【魔法壞女巫】2024—型像戲好唱功佳

【魔法壞女巫】2024—型像戲好唱功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原本看【魔法壞女巫】是抱著做功課的心情,結果觀影過程愉悅,超乎我的預期。在這個媒體串流的年代,【魔法壞女巫】再次提醒你「電影院」的重要性。


從1900年L. Frank Baum【綠野仙蹤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小說,1939年同名電影成為影史經典,到1995年小說家格萊葛利馬奎爾Gregory Maguire改寫原版善惡故事,以邪惡西方女巫的視角出發,成為【魔法壞女巫Wicked: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Wicked Witch of the West】,2003年,這版又改編成為百老匯舞台劇,轟動一時,到現在2024年,我們看到朱浩偉導演的電影版…一百多年來,這個與女巫們相關的故事不斷變形,你也可以從中看到善惡標準也隨著時代氛圍而改變。


raw-image


提取【綠野仙蹤】的故事,【魔法壞女巫】的故事主軸圍繞在奧茲國邪惡西方女巫艾爾法巴 Elphaba 與善良北方女巫葛琳達 Glinda 之間,綠皮膚的艾爾法巴個性叛逆,葛琳達 則是個性討喜的萬人迷,兩人因緣際會成了大學室友。在這前傳性質的故事裡,被視為「怪胎」、「異類」的艾爾法巴,實則充滿智慧和勇氣,敢於挑戰權威體制,結果卻因為「大人」的陰謀,被迫成為壞女巫。而葛琳達在眾星拱月的環境中,也慢慢學會正視自己的內在,打破外在世人賦予的表象。


「反抗」和「挑戰」讓【魔法壞女巫】很有青少年成長故事的精神在其中,對於人性善惡的複雜性,甚至故事背後的政治意圖,朱浩偉處理的條理分明,把山姆雷米的【奧茲大帝】踩在腳底下再揉三圈;視覺上,電影拍得很有當年看【哈利波特】魔法學院的奇幻感覺,透過剪輯,讓源自百老匯的樣貌錦上添花!此外,這是個歌舞電影的版本,電影採取的是現場收音的歌唱,完全沒有之前【悲慘世界】那樣大明星硬唱的「悲慘」,電影版找來歌唱能力超強的辛西婭艾利沃和亞莉安娜格蘭德飾演Elphaba與Glinda,型像戲好唱功佳,電影已經先贏了一半。



「Defying Gravity」現在還沒放出畫面版,先聽聽原聲帶版本過癮一下。


「Defying Gravity」由百老匯原卡司伊迪娜曼佐Idina Menzel (就是唱「Let it go」的ELSA)2023年的現場演唱版。雖比不上巔峰時期,但還是很神。我每次看都想說她演出時,每天在臉上抹那麼多綠色的顏料,皮膚怎麼保養的?


如果對看電影的聽覺、視覺有所要求,那看【魔法壞女巫】建議還是進電影院!那些名曲像是「What Is this Feeling?」、「Popular」、「Defying Gravity」,配上好的音響真的很有感!未來,我想我家的視聽設備再怎麼好,也無法呈現那麼多的細節,以及帶來的感動。雖然我已經熟知【綠野仙蹤】或【魔法壞女巫】的故事,這次看電影版,還是對這個故事的內核很有感,不要讓別人定義你之外,故事裡不只關照善惡兩女巫的主角線,像是稻草人、錫人和獅子失去的智慧、真心和勇氣,也都有所著墨,很多事情都是以意料之外又意想之中,深深地改變一個人。


raw-image


在上半場的天真玩樂之外,我還蠻期待朱浩偉怎麼在2025年11月的下半場,處理艾爾法巴和葛琳達如何面對自己的「Wicked」,走上分別的命定之路。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的沙龍
44會員
429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故事裡的角色」,到「角色裡的故事」,【雷霆特攻隊】可能不是漫威電影宇宙最需要的英雄電影,漫威找來A24團隊合作,並沒有想要複製魯蛇出頭天的故事,它讓電影進入這群反派角色的心理層面,讓角色自由生長,就有它的樂趣在。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政治正確?因為政治正確不好玩啊!童話的魔力並不在於政治正確,「很久很久以前.....」是因為接下來那些讓你意想不到的故事發展,帶你脫離現實,打開想像力的窗...
看電影的前半段,腦海不斷浮現上面標題的那句問號。在看《米奇7號》時,不同死法的一再死而復生,就像身處無間地獄,一次次的死亡架構了荒謬的存在主義喜劇。但是在看電影時,怎麼都看不出來,多了10個米奇有什麼用?
從「故事裡的角色」,到「角色裡的故事」,【雷霆特攻隊】可能不是漫威電影宇宙最需要的英雄電影,漫威找來A24團隊合作,並沒有想要複製魯蛇出頭天的故事,它讓電影進入這群反派角色的心理層面,讓角色自由生長,就有它的樂趣在。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政治正確?因為政治正確不好玩啊!童話的魔力並不在於政治正確,「很久很久以前.....」是因為接下來那些讓你意想不到的故事發展,帶你脫離現實,打開想像力的窗...
看電影的前半段,腦海不斷浮現上面標題的那句問號。在看《米奇7號》時,不同死法的一再死而復生,就像身處無間地獄,一次次的死亡架構了荒謬的存在主義喜劇。但是在看電影時,怎麼都看不出來,多了10個米奇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