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盛頓智庫的最新報告,儘管美國政府推動《晶片法案》並向台積電提供高達66億美元的補助,旨在提升美國本土的半導體產能,專家指出,未來美國仍將長期依賴台灣的先進晶片技術。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晶圓廠雖將有助於美國擴大半導體生產能力,但面對技術差距和全球供應鏈的挑戰,台灣在高端製程方面的領先地位,仍使美國企業無法完全擺脫對台灣晶片的依賴。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兩期建設計劃是美國歷來最大規模的外國直接投資之一,預計總投資達400億美元。第一期將於2025年開始生產4奈米製程的晶片,而第二期則計劃於2028年投產3奈米製程。儘管這些計劃將為當地創造約6,000個高薪工作,並提升美國的半導體自給能力,專家指出,這些晶圓廠生產的晶片將落後於台灣的技術水準。台灣目前已經開始量產3奈米晶片,並計劃進一步推進到2奈米製程,這使得亞利桑那州的4奈米製程顯得相對過時。
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佔有90%的市場份額,許多美國科技巨頭,如蘋果、輝達和高通,依賴台灣生產最先進的晶片。儘管美國政府大力支持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但專家認為,《晶片法案》未必能夠改變美國對台灣高端製程技術的依賴。即使亞利桑那州的工廠投產,也無法短期內縮小與台灣在製程技術上的差距。
《晶片法案》旨在減少美國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特別是針對台灣和中國的依賴。該法案為台積電提供的高額補助將有助於其在美國擴展業務,並推動半導體產業本土化。然而,儘管美國政府提供了大規模補助和稅收優惠,專家認為,美國本土晶片產能的增長仍無法快速追趕上台灣的技術優勢。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無論是在5奈米、3奈米,還是即將推出的2奈米技術上,都遠遠領先於美國目前的製造能力。
隨著半導體需求的持續增長,尤其是在5G、人工智慧(AI)和自駕車等領域,全球對先進晶片的需求將持續上升。台積電目前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影響力不容忽視,其技術優勢和龐大的市場份額使得美國企業即使投入大量資源發展本土半導體生產,仍難以完全替代台灣晶片的角色。對於美國企業而言,儘管在國內建廠能減少一部分供應鏈風險,但面對台灣在技術上的領先,依賴台灣生產高端晶片的現實仍無法避免。
台灣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無論是從技術領先、產能擴張,還是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影響力而言,都讓美國難以擺脫對台灣的依賴。儘管美國政府試圖通過政策措施推動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並減少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但台灣的技術優勢使得這一過程充滿挑戰。對美國而言,如何在擴大本土產能的同時,保持對台灣先進技術的需求,將是未來半導體市場中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