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10倍成長思維,創造屬於你的高效人生 🌟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較成功?🤔
成功,究竟是一場需要付出無數努力的馬拉松,還是一個可以輕鬆跨越的高牆?由世界級企業家顧問丹·蘇利文(Dan Sullivan)與知名動機學家班傑明·哈迪博士(Benjamin Hardy)攜手撰寫的《10倍成長思維:成功者獲得時間、財富、人際圈、目標自由的高效成長法則》一書,顛覆了我們對成功的傳統認知。他們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設定10倍目標比2倍目標更容易實現!
什麼是10倍成長思維?🚀
10倍成長思維是一種革命性的高效策略,它強調簡化策略、擴展視野,並集中於最重要的少數關鍵任務。這種思維並非單純要求「努力更多」,而是要求我們捨棄掉那些低效能、非必要的活動,專注於真正帶來突破性價值的行動。透過10倍成長思維,你將:- 發展出一套專注於個人優勢的系統性方法。
- 擁抱「收穫心態」,將目標設定在你真正想要達成的事物上。
- 用20%的努力達成80%的成果,打破付出與收穫不成比例的迷思。
重新理解20/80法則 🎯
10倍成長思維強調的關鍵之一,就是對20/80法則的全新詮釋。許多人誤以為要達到10倍的成長,需要付出10倍的努力,實際上,你只需要集中於最具價值的20%,捨棄其餘80%低效的任務與目標,這一點跟
書中提到了一些具體的策略來實踐這一法則:
- 辨識高價值活動:了解什麼是真正為你帶來成果的行為,將精力投注於這些活動上。
- 捨棄稀缺心態:別再追逐那些「覺得需要」的事物,而是專注於「真正想要」的目標。
- 刻意練習:通過反覆磨練你的核心能力,讓你成為某個領域中的佼佼者。
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簡化。當我們學會放下低效的努力,才有可能更輕鬆地實現超出預期的成果。
從繁忙到高效:少做事如何獲得更多成就 🛠️
或許你會質疑,成功的企業家和領導者不是應該無時無刻都忙碌於各種事務嗎?然而,丹·蘇利文和班傑明·哈迪透過真實案例告訴我們,真正的成功來自於「少做事」。
以下是他們建議的具體方法:
- 識別並移除非必要項目:停止對「無法帶來長期價值的事情」的執著,讓時間專屬於那些有潛力的活動。
- 分配時間類型:將時間劃分為三大類:
- 專注日:只進行高價值活動。
- 緩衝日:處理其他必要但非核心的任務。
- 自由日:完全放下工作,給自己充電與靈感時間。
- 領導與授權:建立一個有共同願景的團隊,學會將執行層面的工作交給信任的夥伴,自己則專注於策略性思考與創新。
打破迷思:付出2倍努力未必比10倍成長輕鬆 💡
一般人常認為,達到更大的成功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這也正是為什麼多數人在追求2倍成長的時候容易卡關。作者指出,這種心態只會讓我們被瑣碎的日常消耗殆盡。相反,10倍成長要求我們打破固有模式,徹底革新自己的行動策略。
舉例來說,作者提到了一種違反直覺但極為有效的方法:完全不考慮自己的短期利益,反而能更快實現長期目標。 當你將注意力放在為他人創造價值上,反而能吸引更多資源與機會,自然達到10倍的成效。
探索內在天賦,玩屬於自己的遊戲 🎮
10倍成長思維不僅是一種成功工具,更是一場發現自我的旅程。透過不斷的自我探索與精進,你可以:
- 發現自己的天賦,並發展出獨特的專業領域。
- 建立一個僅屬於自己的「人生遊戲」,擁抱快樂與成就感並存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生活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的方向。只要開始採用10倍成長的策略,你將發現,成功其實沒有那麼難!
四大階段:讓團隊也能擁抱10倍思維 🤝
不僅個人可以實現10倍成長,企業和團隊同樣如此。書中提出了四個創業轉變階段,幫助團隊實現全面進化:
- 個人主義階段:創業者親力親為,掌控一切細節。
- 團隊經理階段:逐步招募團隊,開始分工協作。
- 領導者階段:將日常營運交給經理,領導者專注於大局策略。
- 文化傳播階段:讓每個團隊成員追求自己的獨特能力,共同實踐10倍思維。
本書特色:為你開啟成功新路徑 🌟
- 顛覆傳統思維:教你如何突破舊有框架,創造屬於自己的高效人生。
- 快樂與成就並存:讓你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也能享受過程中的每一刻。
- 實踐20/80法則:專注於最有價值的20%,以最少的努力創造最大的成果。
- 豐富案例分析:從成功人士的經驗中學習,獲取可直接應用的啟發。
結語:成功,其實並不難!✨
《10倍成長思維》這本書就像是一把通往成功的鑰匙,讓我們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找到真正有效的成長策略。無論你是企業主、管理者,還是一位目標遠大的創業者,只要學會這套思維方式,你也能實現10倍成長,創造屬於自己的高效人生! 🌈
=============
陳映竹! (Chen, Ying-Chu),Ph.D. Student, M.S., M.A., CSCS*D, ACSM-EP-C.
=============
陳映竹同時擁有臺師大國際漢學研究所文學碩士,以及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理學碩士。目前為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博士候選人。希冀透過平台持續推廣運動與健康科學相關知識,以及肌力與體能相關訓練理論及實務,並提供個人跨領域與教練自我成長歷程,讓有志從事教練產業以及斜槓工作者有所依循。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對您有幫助的話,就幫我按個讚喔!還有轉貼分享!更多資訊,請參看
【我是運科竹】Youtube, IG, Podcast, and Instagram.
如果您覺得本次節目對您有幫助的話,就幫我按個讚喔!還有轉貼分享!
★★聯絡資訊 ★★
🟦 微小起心動念,將有莫大改變!小額捐款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
http://tinyurl.com/3jan2d46
🟦需統編者,請改點下面連結,可輸入統一編號!
https://vocus.cc/salon/stevelovesworkout/plans/content
🟨 自媒體經營:以「我是運科竹」為關鍵字搜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oachsteveperformance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oachsteveperformanc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teveLovesWorkout/
▌SubStack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substack.com/
Podcast 頻道 : Sound on, Apple Podcast, 以及 Google Podcast,均為「我是運科竹」。
🟪 文章創作:
▌Vocus 方格子文章創作:https://vocus.cc/user/61d96b17fd89780001e2c067
▌Medium 文章創作:https://medium.com/@coachstevetw
🟦 個人網站:
▌Website: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wordpress.com/about/
▌CV website: https://lunacysaint.github.io
🟨 需要公益演講、商業合作,或者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事宜,請電郵聯繫!
▌E-mail : isame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