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東勢客家文化園區」不騎原路回去,就到東勢、石岡小鎮到處轉轉,特別是「東勢林業文化園區」、「電火圳步道」及「八仙山林鐵平地線遺址」一定不能錯過!
從園區後門自行車道騎出去,右轉往南接上泰昌街,這條路是昔日通往「大雪山林業公司製材廠」(今東勢林業文化園區)鐵路聯絡道!
聽說東勢這裡還有一處台灣欒樹秘境,就在附近的「龍神橋」,經過東勢高工舊校區就到了,「龍神橋」是龍形山下劉屋伙房聚落居民橫跨石角溪外出耕作,及學生每天往返必經之路,民國46年建造此橋,四孔圓拱糯米橋,造型古樸,搭配後面的台灣欒樹,每年十月變紅時最美,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前來欣賞,現在季節已過,但寧靜的鄉村還是很迷人的!
接回中專一線東坑路,這條路是前往「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道路,前面是統一超商粵西門市,前(111)年參加「新北世季騎」大雪山之行,就在這裡集合整補,旁邊有一面「大雪山後門」的站牌,大雪山在這裡?嚇我一跳!原來旁邊是「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原大雪山林業公司),所以當地人簡稱這一帶是「大雪山」,一個很通俗很親切的地名!
經過正在整修的「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後門時,有一排跑馬燈打著「歡迎光臨」,就直接進去,省的繞到台八線中橫公路的正門;「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前身為「大雪山林業公司」成立於民國47年,佔地29公頃,迄民國62年營運困難裁併至林務局,閒置多時於民國102年正式開園,提供民眾參觀,園區內生態豐富風景優美,尤以生態貯木池、製材廠、鐵道殘跡及大紅豆杉倒木最吸引人;從修理工廠往西南望去,貯木池荷花已殘,但環湖風光還是挺美的!
依規定單車禁止騎上環湖步道,就順時鐘方向沿水泥路騎去,前面這片廢棄廠房是興建於民國53年的「大製材廠」,占地三公頃,為園區的核心,主要目的是將單純的伐木工業,延長至木材加工,創造更高的產業價值,為當時東南亞最大的製材廠,後因產能不足、成品低劣及成本過高等因素,在「停工虧,開工更虧」的情形下,於民國62年12月停止營運,民國95年5月13日發生火災全檜木廠房燒燬殆盡,遂以殘跡保留展示,非常可惜!
前面這座三角形廠房是園區最美麗的建築--燃料倉,它是製材工廠廢木料貯存場所,也是鍋爐間燃料的來源,佇立池邊像座湖畔小木屋!
經過鍋爐間、切片倉就看到一棵巨大「台灣紅豆杉」倒木,這是民國85年賀伯颱風侵襲傾倒後,從埔里林班運到這裡保存展示,首徑2.5公尺,胸徑2公尺,末徑1公尺,長度約9.5公尺,為目前所發現最大的紅豆杉倒木!
臺灣紅豆杉分布於中、高海拔的山區,在中央山脈呈不連續分布狀,因心材為紫紅色,優美且木理均勻結構緻密具光澤,樹皮及葉含紫杉醇之成分可供抗癌藥用,為珍貴稀有之國寶級樹木!(參考導覽資料)
經過樹下有幾條舊鐵道,它是由「羅東客家文化園區」(羅東車站)延伸過來的,然後通達到製材廠切片倉,將木材成品運送出去!
園區林木茂盛,製材廠「貯木池」面積約四公頃,湖水是由東勢本圳挹注,並建有1000公尺環湖步道,湖區遍植荷花,每年5~8月荷花盛開是他最美麗的季節,遠方是大雪山,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生態貯木池分別在東西南北建有一座觀景平台,西側觀景台是欣賞湖區最佳的地點,湖中殘木、湖畔小木屋燃料倉,加上遠方青山陪襯,畫面非常優美,來東勢這裡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
回到東勢市區在本街鯉魚巷有一座充滿鄉間傳奇的「鯉魚伯公廟」,此地為東安里靠近大甲溪一帶,東勢最早開發的區域,先民在匠寮巷和鯉魚巷一帶聚居形成街市,後來大甲溪氾濫,土方逐漸被洪水割坍,道光年間居民在溪流與斜坡間砌建一條石堆護堤,以確保街肆安全!
據說剛建成時堤防有一百多公尺,現在長約30公尺,卵石排列狀似鯉魚鱗片,堤防隨地形起伏,若一條俯仰洄游的鯉魚,故稱「鯉魚堤防」,護堤完工後,水患逐漸平息,居民感念鯉魚神保佑,便在護堤起頭建伯公廟祭祀,後因「護民有功」將祠升格為宮,期永保平安,故「鯉魚伯公廟」又稱「保安宮」,為全臺罕見稱「宮」的福德正神!
接著騎回本街匠寮巷,清乾隆35年(1770年)先民初入東勢時,由墾首鄭成鳳率匠師百餘人,築寮三十餘戶,從事軍功伐木製材、拓墾工作,漸漸形成一個聚落,所以當時稱東勢街為「匠寮」、「寮下」,居民以廣東潮州大埔縣客家人為主,因工作區域與生活範圍,入山伐木、抽藤吊鹿常與番人發生衝突,遂返鄉請回巧聖先師令旗供奉於製材工寮內,成為東勢第一個信仰中心,每次入山伐木前先到廟內祭拜,祈求平安!
乾隆40年(1775年)建「巧聖仙師廟」奉祀,廟身僅為木板搭建,為全臺最早主祀魯班的開基祖廟;道光13年(1833年)重建匠館,並於廟內設置撫墾局,處理防番事務,使仙廟成為地方信仰及行政中心雙重身分,故時稱「公館廟」;期間經多次修建,迄九二一地震後重建,此為93年竣工之新廟!(參考導覽資料)
廟內還陳列五塊清朝時期石碑十分珍貴,其中一塊「「樂助義渡碑」是紀錄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中元普渡時有十八位石岡地區婦女搭乘渡船前往東勢寮腳看戲,途中遭船伕調戲,驚慌騷動導致渡船翻覆,婦女全部溺斃,釀成地方嚴重械鬥,直到石岡土牛庄貢生劉章職出面調停始平息,除賠償罹難家屬,嚴懲肇事者外,也邀集地方仕紳,發動募捐成立「義渡會」,以杜絕民渡勒索行旅之害!
並購買「義田」、打造渡船,免費搭載往來行旅,為感念此義行,時任彰化知縣李廷璧於道光十四年(1834年)正月勒石立碑紀念;另特頒「仗義卹鄰」題額,表彰劉章職的奉獻精神,此免費義渡工作,在日據時期昭和八年(1933年)架設大甲溪鐵線吊橋正式功成身退!
經過「東勢大橋」時看到橋頭有似馬似龍,人稱「龍馬」的鎮橋獸塑像,很特別!它是民國50年配合中部橫貫公路改建為鋼筋水泥橋,在橋頭兩端增設的,旨在鎮守大橋,不過我看起來比較像「西洋龍」,只是少了一對翅膀而已;也有人認為是龍生九子中的「蚣蝮」,生性適水,可保護橋樑不被洪水沖毀,有著「鎮洪辟邪」之隱喻,這座新橋是921地震後,民國91年重建,全長564.6公尺!
過橋後是石岡土牛,先去探訪「電火圳步道」,左轉129縣道是前往新社的道路,前行約200公尺看到「和盛福仙祠」,左側為「和盛公園」這裡是「八仙山林鐵平地線」的起點,轉進和盛街營林巷,去看「八寶圳」的源頭,它是「電火圳」主要水源!
從和盛街營林巷一路往南騎約2公里柏油路盡頭,就看到「八寶圳取水口」水門,這段算是八寶圳的上游;「八寶圳」是石岡、豐原地區除葫蘆墩圳之外,最主要的灌溉水圳,八寶圳的闢建為石岡、豐原、潭子地區,由甘蔗、甘薯產區轉型為水稻產區的關鍵;其水源取自前方新社區永居湖附近大甲溪畔,圍堰引水,可惜此時沒引水,水圳平靜見底,有些遺憾!
原路返回穿過129縣道,接上對面和盛街13巷到新石新村旁就看到「電火圳閘門」,「電火」無論客語或臺語都是「電燈」的意思,都與發電廠有關,如「天送埤、后里發電廠」發電後的尾水道都稱為「電火溪」,所以這條送水給「社寮角發電廠」的水道,就稱為「電火圳」!
水閘門左側高位是電火圳,右側低位為八寶圳,電火圳是閘門全開滿水供應,沿路有幾處溢流口,圳水過多會溢流到下位的八寶圳,而且「社寮角發電廠」發電後的尾水也會流入八寶圳,再匯入食水嵙溪!
「電火圳」大概與「社寮角發電廠」同時在1922年完成,步道原作為巡視圳路之用,近年來開發為休閒步道,起點在水閘入水口,終點是發電廠,全長2.5公里,生態豐富環境清幽,是一處絕佳的休閒路線,現在可能電廠歲修,沒水的電火圳少了一分清幽有些孤寂!
位於中93縣道石岡萬仙街旁的「社寮角發電廠」看起很普通,它興建於1921年,次年竣工啟用,川流式水力發電廠,所需原水來自電火圳,為大甲溪水系第一座水力電廠,當時並供應八仙山林場土牛貯木池與小型鋸木廠機械化的動力,目前為「大甲溪發電廠社寮機組」,尚在運轉由天輪發電廠遙控發電!
回到「和盛公園」這裡原是「八仙山林鐵平地線」的終點--「和盛站」(貯木場站),林鐵老車站消失後為「國軍九八八彈藥庫營區」,現在則是「土牛五分車站紀念公園」,公園內有沒屋頂車站立面、鐵道及導覽解說牌等,是瞭解「八仙山林鐵」始末最佳的地點!
「八仙山林鐵平地線」原是1924年「台中輕鐵株式會社」經營的五分車鐵道,1927年由營林局收購,從豐原到和盛,全長13.1公里,設有翁子、半張、朴子、埤頭、石岡、九房厝、社寮角、林厝、梅子、學校裡、土牛、和盛等13站,主要以運送八仙山林場的木材、平地的甘蔗及沿途出入豐原的民眾!
八仙山林業鐵道全線行駛五分車,1959年八仙山林場停伐,林鐵山地線便停駛,交通路線由台鐵東勢支線及豐原客運所取代,1961年平地線也停駛走入歷史!
公園內還興建一段五分車鐵路,一般說法「五分車」,因其軌距(762mm)為歐美標準軌距(1435mm)的一半,「五分」指「一半」的意思;但也有別的說法:
(一)「五分仔車」並非專家學者的定義,而是民間農村習慣的稱謂,但當時台灣並無國際標準鐵軌(1435mm),直到民國86年3月28日台北捷運淡水線通車後才出現,怎麼知道是國際標準鐵軌的一半?所以有人認為「車廂約為台鐵一半」,故稱「五分仔車」!
(二)有些糖鐵前輩表示:所謂「五分」,是指「五分仔力」,即指台糖火車在剛柴油動力化時的車速(三、四十公里),最快約臺鐵的一半(七、八十公里)!
(三)另外「五分仔車」鐵軌的寬度約五分;或說約五分鐘走一站;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
林鐵平地線從豐原至土牛站屬於客、貨運並行軌道,行駛五分車(汽柴油火車頭);土牛以上,林鐵山地線專載木材,行駛機關車(燒煤的蒸氣火車),土牛站是調換火車頭的場站;而和盛站是平地線及山地線交會點,山地線由此以「Z」字型方式,前進、後退、再前進,往久良栖(松鶴)駛去。從和盛公園看去,左前方129縣道往南眉、新社、水底寮上坡路段,是昔日山地線的方向,正前方道路道往電火圳閘門,右前方豐勢路77巷是平地線的道路往土牛!
從豐勢路77巷騎出去,這裡應該是昔日的土牛站,現在已看不出任何痕跡了,從資料中看到當地耆老回憶:「以前土牛車站一帶非常熱鬧,有米店、柑仔店、麵店、酒家、戲院、市場、旅館、香蕉集配場,三、五天就有露臺戲,不輸豐原、石岡。」,此地也是前往東勢的中繼站,東勢、新社要往豐原、臺中市區方向的旅客,都要到土牛搭車,不過存在時間很短,隨著林業沒落、公路發展及二戰爆發,五分車的時代逐漸結束,「土牛轉運站」也迅速沒落,漸漸歸於沉寂!
來到下土牛看到「土牛客家文化館」標誌右轉德成巷約100公尺就到達,這座客家文化館緣起石岡、東勢一帶規模最大的建築群--「劉屋老夥房」,於民國88年921地震時重創全倒,在家族與當地工作團隊的不懈努力下,經過六年的時間終於重建起來,演變為「土牛客家文化館」,於2006年5月9日對外開放!
很快的來到「外門樓」,他是園區的進出口,不正對伙房深具防禦功能;客家人喜歡三合院建築,除同宗族同住一起增進感情之外,也有團結自保作用,因一起「開伙」,所以將這種建築又稱「伙房」、「夥房」;「劉屋老夥房」在重建時有一段故事,家族內也分裂成「重建」與「售地」兩派,意見嚴重對立,最後在社區營造工作者「一旦賣了,宗族凝聚力就散了,石岡的歷史文化也毀了」一席話下,團結一致與政府合力重建,才有今日的「土牛客家文化館」,不僅留下祭祀祠堂凝聚族人,也成為石岡客家文化新地標,衝著這一點也該進去看看!
「土牛客家文化館」(原劉屋老夥房)座南朝北,背倚新社台地,一進雙護龍三合院格局,包括公廳、廊間、左右護龍、子孫巷、內外門樓、內外埕與半月池等,紅磚白牆紅瓦,整體結構嚴謹,屋內除公廳祠堂外,還展出許多客家文物值得參觀,這裡也是道光十三年(1833年)調解東勢、石岡兩地紛爭建立義渡會,石岡土牛庄貢生劉章職的家!
接著來到土牛國小,清乾隆年間為防止番漢衝突,劃定「以山溪為界;其無山溪處,亦一律挑溝堆土,以分界限」,希望以一條明顯地界分隔「番地」與「漢地」,互不侵擾,和平相處。這條挖出來的溝渠,泥土堆成土堆,外形像伏臥的水牛,故稱「土牛」,溝渠稱為「土牛溝」!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彰化縣令在此地立有一面「土牛界碑」,警告漢人不得入「番」界(但在清嘉慶二十年即解除漢人越界開墾的禁令),迄今仍屹立在「土牛國小」校園內,它是目前台灣保存最好的「土牛溝古碑」!
來到「土牛國小」向警衛打招呼便讓我們進去參觀,「土牛碑」位於警衛室後面的涼亭,並以玻璃加框保護,此碑由花崗岩打造,雖歷260多年,字跡依然清晰可辨,碑文如下:「勘定朴子籬處,南北計長貳佰捌拾伍丈伍尺,共堆土牛壹拾玖個,每土牛長貳丈,底闊壹丈,高捌尺,頂闊陸尺,每溝長壹拾伍丈,闊壹丈貳尺,深陸尺,永禁民人逾越私墾。 乾隆貳拾陸年正月 日 彰化縣知縣張立。」依現在的算法,這條土牛溝長約一公里,溝寬約4公尺,深約2公尺。每隔50公尺,堆起一座長約6公尺、寬3公尺、 高2.5公尺、頂寬約2公尺的「土牛堆」,共19個;另東勢因位於土牛溝的東邊,故名「東勢角」(勢指方向、角指角落)!
繼續八仙山林鐵平地線尋根之旅,從梅子天橋右側梅子巷進來,這條是昔日「八仙山林鐵平地線」鐵路,很快的來到「梅子五分車懷舊公園」,公園內有復舊的月台及一部由虎尾糖廠購買的(溪洲牌柴油機關車頭937號)16噸重糖鐵五分火車頭,讓人緬懷舊時八仙山林鐵的歷史及回憶!
回到東豐自行車道往西行,到達「萬興社區公園」這裡是昔日八仙山林鐵的「社寮角車站」,居民還刻意整修一條五分車大小的步道,藉以喚起大家的記憶!
這附近還有一處很特別的「金星石鎖」,他位於下坑溪金仙橋旁,兩岸各一座錐形石塔由鐵鍊相連,底座呈圓形,高約4公尺,相傳早年這裡遇到豪大雨,就可能山洪暴發,沖垮家園與農田,經附近石忠宮媽祖廟提示,於民國65年建立這對石鎖,此後當地就不再發生水患;這對石鎖在台灣很罕見,具有防洪、鎖財功能,但石塔在離島很常見,如澎湖西嶼三仙塔,都具有鎮煞驅邪作用,這種民間風水布局也挺有意思的!
近年來由於石岡、豐原發展迅速,許多舊鐵道都無跡可尋,只能依站名去尋找,沿台3線續往前行,穿過國四高速公路約500公尺就到達「半張」,豐原東郊為開鑿「葫蘆墩圳」張達京嫡系後代所居住,這個地區因姓「張」的居民超過半數,故稱「半張」!
這裡是昔日「八仙山林鐵平地線」半張車站所在,為緬懷過去五分車站之歷史典故,興建社區小公園時,命名為「半張五分公園」!
往前一公里就到達「翁子」,它的地名源自於平埔族「翁仔社庄」,也是早期「八仙山林鐵平地線」翁子車站,從豐原出發後的第一個車站,已看不到昔日任何五分車站的痕跡!
終於到達「豐原車站」(1440、27.7K),昔日「八仙山林鐵平地線」的起點,最早興建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今日所見是2016年10月16日鐵路高架化後的車站,騎到這裡今日全部行程結束,很豐富、很精采,其中「東勢林業文化公園、土牛客家文化館及土牛國小土牛碑令人記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