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偵查不公開」#反情報操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些時候要對一些概念提出正論(正確的說明與解釋),以免被情報操作者利用。

常聽到有涉案人或關係人說已進入司法程序,偵查不公開所以不便評論,間接的使民眾注意力淡出。

進入司法程序其實仍可以評論或出示證據自清,有時只是不想評論、想讓民眾不再注意、或者沒有可顯示清白的證據,所以以偵查不公開為藉口不表示意見。

偵查不公開到底是什麼呢?

法規名稱: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C0010028

第 5 條

1應遵循偵查不公開原則之人員,指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辯護人、告訴代理人或其他於偵查程序依法執行職務之人員。

第 7 條(包含標的僅限偵查行動及偵查時所獲內容)

偵查不公開,包括偵查程序、內容及所得之心證均不公開。


刑事訴訟法 245 條


有事實足認其有妨害國家機密或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或妨害他人名譽之虞,或其行為不當足以影響偵查秩序者,得限制或禁止之。


245條大概表示:


1對像為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之辯護人,不是這兩者即不可能受限

2「得」字表示非必然之限制,必須有受到要求而限制

3表示你要說的東西有事實足認其有妨害國家機密或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或妨害他人名譽之虞,或其行為不當足以影響偵查秩序者

綜合以上法規,不是檢察司法機關人員、不是受到要求限制的被告及被告的辯護人就與偵查不公開無關;不是偵查程序、偵查內容及偵查所得,都不受偵查不公開限制。


ps. 其餘類型的公開資料發生洩密、侵犯隱私時,另有其它法律辦理。


當有人說偵查不公開的時候,請先思考「對象」和「標的物」是否合於偵查不公開的要件,還是只是為了批評政敵、保護友方而信手拈來的概念。


參考資料一(怎麼可以公開!)

堅信高虹安無貪污企圖 柯文哲轟檢方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

https://rwnews.tw/article.php?news=10744


參考資料二(怎麼可以不公開!)

北士科、京華城爭議 黃珊珊:有人想用偵查不公開蓋牌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7942074

raw-image
raw-image


參考資料

戴利玲此片段中間問自己能不能講?

謝震武問最後有沒有講任何....

應該就是在問,檢調有沒有告知有偵察不公開的限制或禁止。

https://x.com/koyehol567/status/1824138804296552579


補充資料

偵查可公開的情況

柯文哲案屬於

七、對於媒體查證、報導或網路社群傳述之內容與事實不符,影響被告、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之名譽、隱私等重大權益或影響案件之偵查,認有澄清之必要。


法規名稱: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

第 8 條

案件在偵查中,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經審酌公共利益之維護或合法權益之保護,認有必要時,偵查機關或偵查輔助機關得適度公開或揭露偵查程序或偵查內容。但其他法律有不得公開或揭露資訊之特別規定者,從其規定:


一、對於國家安全、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重大災難或其他社會矚目案件,有適度公開說明之必要。


二、越獄脫逃之人犯或通緝犯,經緝獲歸案。


三、影響社會大眾生命、身體、自由、財產之安全,有告知民眾注意防範之必要。


四、對於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之案件,依據查證,足認為犯罪嫌疑人,而有告知民眾注意防範或有籲請民眾協助指認之必要。


五、對於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之案件,因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逃亡、藏匿或不詳,為期早日查獲或防止再犯,籲請社會大眾協助提供偵查之線索及證物,或懸賞緝捕。


六、對於現時難以取得或調查之證據,為被告、犯罪嫌疑人行使防禦權之必要,而請求社會大眾協助提供證據或資訊。


七、對於媒體查證、報導或網路社群傳述之內容與事實不符,影響被告、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之名譽、隱私等重大權益或影響案件之偵查,認有澄清之必要。


原稿:建立於20240814

#反情報操作 - 正論(偵查不公開)

什麼是情報操作?

本系列文章發表所探究的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調閱需要的經驗、扭曲轉化記憶、召喚不同的情緒、引用想要的分析方式,為思維過程開路,到達他想要的結果。

作者:冰山小企鵝

長年居住在冰山上,觀察人類進行著各種加速冰山融化的行動,固定發表推文希望某天人類能看懂。自2020年起,經營推特帳號:冰山小企鵝(@YaleChen2020) / Twitter以「情報操作」為主題,關注世界和人類腦內隱藏秩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冰山小企鵝的沙龍
4會員
109內容數
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為思維過程開路,達到目的。
2025/04/29
情報操作者會為了使人對某種資訊反感,而製作「苦毒三明治」。 所謂的「苦毒三明治」,指的就是如果一個三明治外面是苦的,當你吃到苦的時候,會把整個三明治丟掉。 雖然有時某些文章並不是情報操作者發出的,但是卻和情報操作者的動機需求緊密連動。 近期大罷免的宣傳文章中,出現了兩個「苦毒三明治」的案例。
Thumbnail
2025/04/29
情報操作者會為了使人對某種資訊反感,而製作「苦毒三明治」。 所謂的「苦毒三明治」,指的就是如果一個三明治外面是苦的,當你吃到苦的時候,會把整個三明治丟掉。 雖然有時某些文章並不是情報操作者發出的,但是卻和情報操作者的動機需求緊密連動。 近期大罷免的宣傳文章中,出現了兩個「苦毒三明治」的案例。
Thumbnail
2025/04/29
長期塑造賴清德的強硬印象的粉專之一「打馬捍將粉絲團」。 在動員移工的話題上,將勞動部的依法查處行動,配置了賴清德的照片。 會衍生的效果是: 1.泛綠看了覺得很好,而藍白則會認為是在放大權力,進一步當成連接獨裁極權印象的背景資料。 2. 一週後若查出的成果不多,或相應的處罰不嚴厲......
Thumbnail
2025/04/29
長期塑造賴清德的強硬印象的粉專之一「打馬捍將粉絲團」。 在動員移工的話題上,將勞動部的依法查處行動,配置了賴清德的照片。 會衍生的效果是: 1.泛綠看了覺得很好,而藍白則會認為是在放大權力,進一步當成連接獨裁極權印象的背景資料。 2. 一週後若查出的成果不多,或相應的處罰不嚴厲......
Thumbnail
2025/04/25
柯文哲不雅照藏什麼,成熱門話題。 黃揚明的爆料,有一連串的疑點及思考: 1.黃揚明的資訊來源?(檢查官、法官、白營內放料?) 2.舒淇寫真集會讓柯文哲緊張? 5.勿忘藍白目前都在合力實現檢方揭露的這個方向: 柯文哲8月間曾傳訊告訴妻子陳佩琪,「我覺得正面應付,讓每個人都知道,就變成政治迫害」
Thumbnail
2025/04/25
柯文哲不雅照藏什麼,成熱門話題。 黃揚明的爆料,有一連串的疑點及思考: 1.黃揚明的資訊來源?(檢查官、法官、白營內放料?) 2.舒淇寫真集會讓柯文哲緊張? 5.勿忘藍白目前都在合力實現檢方揭露的這個方向: 柯文哲8月間曾傳訊告訴妻子陳佩琪,「我覺得正面應付,讓每個人都知道,就變成政治迫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常聽到有涉案人或關係人說已進入司法程序,偵查不公開所以不便評論,間接的使民眾注意力淡出。 進入司法程序其實仍可以評論或出示證據自清,有時只是不想評論、想讓民眾不再注意、或者沒有可顯示清白的證據,所以用「偵查不公開」為藉口不表示意見。 偵查不公開到底是什麼呢?
Thumbnail
常聽到有涉案人或關係人說已進入司法程序,偵查不公開所以不便評論,間接的使民眾注意力淡出。 進入司法程序其實仍可以評論或出示證據自清,有時只是不想評論、想讓民眾不再注意、或者沒有可顯示清白的證據,所以用「偵查不公開」為藉口不表示意見。 偵查不公開到底是什麼呢?
Thumbnail
新聞事件中,常看到事件當事人遇到媒體採訪時,以「偵查不公開」為理由,拒絕對外說明。。 到底什麼是「偵查不公開」?被告或告訴人也必須負偵查不公開的義務嗎? 本文先從偵查不公開的意義及目的,再從「何人負有偵查不公開」、「對誰不公開」、「不公開什麼」、「違反偵查不公開的法律效果」等方面解釋偵查不公開原則。
Thumbnail
新聞事件中,常看到事件當事人遇到媒體採訪時,以「偵查不公開」為理由,拒絕對外說明。。 到底什麼是「偵查不公開」?被告或告訴人也必須負偵查不公開的義務嗎? 本文先從偵查不公開的意義及目的,再從「何人負有偵查不公開」、「對誰不公開」、「不公開什麼」、「違反偵查不公開的法律效果」等方面解釋偵查不公開原則。
Thumbnail
why-所以發生什麼? 試想你是被關在看守所的人,唯一向外訴說、求救的途徑是透過和律師談話溝通,但在這個過程中的所言均會被錄音錄影當作你犯罪證據的呈堂供證 你會如何思考? 你是否開始害怕說出真相、思考該不該說? 甚至當你要面對原告(或檢察官)的攻防戰時,就已經投降輸一半,該怎麼打這場戰役? 這就是我
Thumbnail
why-所以發生什麼? 試想你是被關在看守所的人,唯一向外訴說、求救的途徑是透過和律師談話溝通,但在這個過程中的所言均會被錄音錄影當作你犯罪證據的呈堂供證 你會如何思考? 你是否開始害怕說出真相、思考該不該說? 甚至當你要面對原告(或檢察官)的攻防戰時,就已經投降輸一半,該怎麼打這場戰役? 這就是我
Thumbnail
本次我們從「公訴」中的「偵查」開始介紹。所謂「公訴」是指當代表國家執行犯罪追訴的檢察官知有犯罪並進行偵查後,認為被告有受有罪判決的高可能性,應向法院提起公訴,於起訴後繫屬於法院進行審判。而除了公訴外,我國刑事訴訟法還有「自訴」的制度,也就是由被害人自己提起刑事訴訟之謂,需特別注意的是提起自訴一
Thumbnail
本次我們從「公訴」中的「偵查」開始介紹。所謂「公訴」是指當代表國家執行犯罪追訴的檢察官知有犯罪並進行偵查後,認為被告有受有罪判決的高可能性,應向法院提起公訴,於起訴後繫屬於法院進行審判。而除了公訴外,我國刑事訴訟法還有「自訴」的制度,也就是由被害人自己提起刑事訴訟之謂,需特別注意的是提起自訴一
Thumbnail
本話所要介紹的是「證據保全」,所謂證據保全,是指預定提出供調查之證據如有湮滅、偽造、變造、藏匿或礙難使用之虞時,若不即使進行取證等積極作為,即未來將無從再行取得該證據;是以,在偵查中或審判中,刑事訴訟法分別定有相當規定,使告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或辯護人有向檢察官或法院聲請證據保全之權利,使檢
Thumbnail
本話所要介紹的是「證據保全」,所謂證據保全,是指預定提出供調查之證據如有湮滅、偽造、變造、藏匿或礙難使用之虞時,若不即使進行取證等積極作為,即未來將無從再行取得該證據;是以,在偵查中或審判中,刑事訴訟法分別定有相當規定,使告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或辯護人有向檢察官或法院聲請證據保全之權利,使檢
Thumbnail
彰檢表示,他們主要是偵辦人口販運案,至於涉案人是否與中州科大有關還要進一步調查,檢方指出,涂姓被告係因涉入貪瀆案而被聲押,目前案件還在偵辦中。看到這則新聞,民眾不禁疑惑,警方是否可以在案情尚未明朗之階段,就公布相關案情內容,如此是否違反「偵查不公開」!? 刑事訴訟法第 245 條 偵查,不公開之。
Thumbnail
彰檢表示,他們主要是偵辦人口販運案,至於涉案人是否與中州科大有關還要進一步調查,檢方指出,涂姓被告係因涉入貪瀆案而被聲押,目前案件還在偵辦中。看到這則新聞,民眾不禁疑惑,警方是否可以在案情尚未明朗之階段,就公布相關案情內容,如此是否違反「偵查不公開」!? 刑事訴訟法第 245 條 偵查,不公開之。
Thumbnail
「法院」在查明檢察官所起訴的犯罪事實,可以依職權調查證據的權限,縱使當事人(公訴人、自訴人或被告)沒有提出調查證據的聲請,法院仍得調查的意思。會有這樣的主義,就是賦予法院有澄清事實的義務,以達到發現真實的刑事訴訟目的。
Thumbnail
「法院」在查明檢察官所起訴的犯罪事實,可以依職權調查證據的權限,縱使當事人(公訴人、自訴人或被告)沒有提出調查證據的聲請,法院仍得調查的意思。會有這樣的主義,就是賦予法院有澄清事實的義務,以達到發現真實的刑事訴訟目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