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年付費訂閱學到的五件事

更新於 2024/12/12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Hi 我是 VK~

去年 12 月,正式把寫了一年的免費電子報轉成付費內容。

時間也過了一年,想花點時間回顧一下這段時間學到的事和一些想法。

整篇內容可以分成兩大部分:前三點和寫作原則/方法有關,後面兩點則和心態轉變有關,這期內容會有:

  • 找到合適自己的產出節奏
  • 醞釀並保持好奇心是持續產出的關鍵
  • 多點規則和限制不見得是壞事
  • 走下享樂跑步機、對每次產出有合理期待
  • 需要很努力才有機會贏得一點點的信任
  • 結語:為讀者創造獨特價值

最後,分享好康活動《VK科技閱讀時間》周年慶開始啦,為了感謝讀者這一年以來的支持,現在可以用每年 1688 元訂閱到《VK科技閱讀時間》的所有內容。限時優惠,只到 12 月底!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1 找到合適自己的節奏

這不是第一次開付費訂閱...

在開始寫科技主題之前,寫過將近三年的心理科普內容,在疫情中試著開了第一次以心理科普為主的付費訂閱,印象中只有不到五個人訂閱,這大概是第一次有點失敗的嘗試,之中還是有些學習:

  • 規律地產出很難,但對讀者來說很重要(我記得我大概寫了半年多)
  • 產出頻率和特定領域/主題的變化速度有關(心理科普相對更小眾些)

後來關掉付費訂閱後,中間還是斷斷續續有在寫,也發現我越來越少寫心理科普的主題,好像距離心理學越來越遠了。那時也在想對什麼感興趣、想花時間研究,後來這主題就是科技和新創。

直到 2022 年在生日前夕問自己說,「有堅持過什麼事,超過一年嗎?」

找來找去答案是沒有。說喜歡寫作好像也只寫給工作,似乎沒有幫自己寫些什麼。

於是決定寫滿一年,送給隔年的自己當作一份生日禮物:一年份的週更電子報。這有點浪漫的目標,比我想像中還要困難,回頭看卻也覺得很值得。

兩年前大概沒有想過,這份免費電子報會在一年後轉成付費內容,也幸運地度過了第一年。

在開訂閱以前,一直深受科技領域最知名、長青的電子報作者 Ben Thompson 的影響。之前他在《Acquired》上分享經營付費電子報《Stratechery》的十年心得提到,「付費電子報在賣的是「持續性的承諾」,反而不是在賣一篇文章或賣一集 Podcast。」

他沒有特別說如何做到持續性,但他補充了幾個有趣的觀察:

  • 任何人都能寫出很好的文章或製作一個非常讚的 Podcast。
  • 能夠持續產出有趣內容是種非常特殊的能力,盡可能越早向人們展示這種能力,並提供讀者任何方式去關注或訂閱你。

無論從經營免費電子報的當時聽了這段分享,或是開了付費一年的時間,都讓我相信「持續帶來了信任」。身為讀者會想持續收到信,不僅是希望能持續收到好文章,也累積了對於作者的信任,願意或期待收到信,因為這些內容多少都會帶給我一些靈感或想法。

持續性再問得更具體一點,「那這樣要日更,還是週更?」

對這問題的想法是:在怎麼樣的更新速度,是可以在保有對事物好奇的同時,也能夠有高品質的產出。可能是日更、週更或是雙週更都可以。找到最合適自己的節奏比較重要,就像要把跳繩跳好不絆腳,需要有一定的節奏,才可以持續跳下去。

《非虛構寫作指南》是一本出版 40 多年的經典寫作書,也影響我寫作非常深。作者 William Zinsser 過去本身在報社工作,在寫作方法中先點出了規律寫作的重要性:

你必須從寫作中學習寫作,這是老生常談,也正是因為此話不假才是老生常談。學習寫作的唯一途徑,就是強迫自己規律地寫出一定的字數

如果你在報社工作,每天得寫出兩到三篇新聞,六個月後,你就會寫得更好;雖然未必會成為好作家,筆下也可能會充斥著冗詞贅字和陳腔濫調,但是你至少練習了寫作的功力,漸漸有了自信,也是發現一些最常見的問題。

回頭再看這段還是蠻有共鳴的,這確實在過去的幾年裡有發生。

有時會想如果要我回答 Peter Thiel 的經典問題「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這答案會是什麼?越來越覺得持續地做好一件事的影響性往往被低估。

raw-image

#2 醞釀並保持好奇心是持續產出的關鍵

偶爾會被讀者或聽眾問到說,「能夠維持週更的關鍵是什麼?」這是一個很讚的問題,也想趁這個機會把每期的產出過程、一年心得整理一下。

是不是背後有一套內容產出系統?欸沒有,我比較常用不斷問問題的方式,找到一個主題要寫的內容。

還是有預留 1-2 週的庫存?我想過,但一直都沒做到。

對我來說,維持週更的關鍵是如何保持對於科技和新創等主題的好奇心。(這聽起來很玄,但讓我解釋一下)

之前在〈寫在 NotebookLM 之後〉的那期提到,「不論是電子報或是 Podcast 都是由問題所組成的,他們可能是由 8-10 個連貫的關鍵問題串起來的。」要找到關鍵問題之前,需要問很多很多的問題,這也是在研究各種主題的階段,會需要大量問問題。但如果對一個領域陌生,要如何克服對於不熟悉主題的陌生感、挫折感,不斷往下研究,這時就會回到: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會想問更多的問題。

這聽起來好奇心是個有或沒有的二選一狀態。一開始我也誤以為是這樣,但後來慢慢發現「好奇心可以培養,而且需要一點時間醞釀」。當有了這個想法上的轉變後,就可以來談一下如何把靈感變成每週的主題:

1. 建立常看的資訊源

2. 隨時記錄「目前有點好奇、未來可以研究的題目」

3. 這些題目不見得要馬上動筆,可以預留一小段時間醞釀好奇心

4. 預先排入未來 2-3 週會寫的題目

每兩周會固定和 Miula 開會討論接下來的題目,有時候他會建議可以寫的題目。比如說有沒有興趣寫 Steve Ballmer、Palantir 等,通常這些題目都會需要花上更久的時間研究,當他提完之後,我大概就會需要花上一段時間醞釀好奇,從看各種資料中慢慢培養起對這個主題的好奇和興趣。

從「常看資訊源」醞釀好奇也是類似想法。最近一期的 Salesforce 就是先聽到 Ben Thompson 訪談 Salesforce 執行長 Marc Benioff,他們談到一些早期故事、如何開創 SaaS 服務,也花很多時間談他們在生成式 AI 下的布局。

一剛開始對 Benioff 的印象停留在他的書《開拓者》,但在聽完這訪談後,都讓我對 Salesforce 這家公司有很多的好奇,為什麼他們最早想創業、為什麼會特別強調 No Software 等?這些問題後來都形成了一期的內容。過去有很多的內容都是用這樣方法形成的,雖然時間會拉得比較長,但也可以真正回答到重要的問題。

偶爾我們都會知道說要讓自己接觸新事物,才會產生新想法。但新事物總是有些陌生,要如何降低陌生感,產生好奇,這裡有個心理學的方法「單純曝光效應」,隨著特定人事物曝光的次數越多,會讓你對這些事情產生一定的熟悉感和好感。舉例來說,廣告或是熟悉的陌生人等,都是生活中單純曝光效應的案例。

單純曝光效應的方法也能運用在各種內容創作、輸出上,刻意留出 20-30% 的比例接觸那些不熟悉、不確定自己感不感興趣的領域。

舉例來說,對創投有興趣但不算熟悉,那我就會試著去訂閱跟創投有關的電子報,或是收聽相關的 Podcast,一開始可能只能看懂 10-20%,沒關係,隨著時間和動手去找些資料會慢慢了解更多,對一個領域的好奇也會從中有更多想法。

#3 多點規則和限制不見得是壞事

「如何持續產出高品質的內容?」這幾乎是我在今年花非常多時間找到解法的挑戰。

即便在 2022 年開始寫了免費電子報,將近一年多的時間,到 2023 年 12 月轉為付費電子報,要如何為付費訂戶創造更多價值,同時我也能保有對於科技、新創和商業等內容的好奇,並做到規律地產出。

這解法是「提前幫自己設下規則」,盡可能不要花時間和心力決定要不要做一件事等。

印象很深刻開始做 Podcast 的時候,Miula 就說「想好每週什麼時間更新後、不能改,時間到就要上線。」當下聽到的第一個想法是完了,我沒有藉口偷懶或拖延...

在認真執行了一年後,為自己創造死線的急迫感,確實是個讓人快速進步的好方法。在剛開始錄製 Podcast 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抓到講 Podcast 的方法,幾乎都是忙到發布內容的前一刻。深陷錄音、剪輯地獄中。

但不得不說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規則和限制後,會讓人更有意識地去修正和進步。

這也是之前在談《終局思維》中,為什麼對用規則取代決定很有共鳴的地方,因為沒有設下規則時,很容易會開始進入決定階段。如果沒有決定好何時更新,很容易每週都在決定,下週要更新嗎?更什麼主題?找不到還是休更一週?決定好更新時間的話,就可以更快進入研究主題、動筆的狀態。

如果再往下問一層,規則和決定分別代表限制和自由的概念。在聊《把時間買回來》那本書的時候,有提到剛開始做付費電子報和 Podcast 我幾乎投入大量的時間,可以到一週 70-80 小時,(主要那時候 Podcast 會寫成逐字稿),這持續了一段時間。

「妳創作的方式太自由了...就連 Ben Thompson 的寫作都有格式」一次開會 Miula 說。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會花到這麼多時間。當下有種當頭棒喝的感覺,那時會先大量去看一家公司,在過程中形成我對這期的想法,再開始動筆。這個方法幾乎很難規模化,可能要看很多資料之後,才發現只有一點點的資料派得上用場,言下之意太自由了,這對要定期更新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找到並且建立適合自己的格式,是內容可以持續做下去的關鍵。格式倒也不是說,每期的內容都有個固定模板,只要填填看就好(這是剛開始我很排斥的想法)。這比較像是一個比例問題,比如說談到科技公司或新創的主題,通常會有些一定要回答的問題,比說早期故事、重要產品等,這些都可以形成一種既有格式。格式之外也可以彈性地再加上主題中特別有趣的地方,或是特別想要進一步聊的事。

格式就像是先建立從零到一的指引,快速有了架構後,會更有餘裕去做彈性調整,讓內容變得更豐富和獨特。規則和限制不見得是個壞事。

raw-image

#4 走下享樂跑步機、對每次產出有合理期待

數字是個雙面刃,能讓人看得清楚進展,卻也會帶來很多的焦慮。無論這數字是流量還是訂閱數,當表現不如預期時,會開始想哪個環節錯了,選得題目不對嗎?呈現的方式讓人不覺得有興趣嗎?等等各種聲音會出現。

就像《腦筋急轉彎2》台詞:「I don't know how to stop Anxiety. Maybe we can't. Maybe this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 grow up. You feel less joy.」(我不知道該如何停止焦慮,也許我們沒辦法停止焦慮,也許長大就是這樣,你更難體會到純粹的快樂。)  

有一陣子的快樂建立在各種目標上,只要我達到某個里程碑,可能是七天單集不重覆下載數、訂閱人數等,我可能會快樂一點。但實際上這件事並沒有發生,達到後並沒有想像中的快樂。甚至變成一種無盡的欲望,如果再把目標設高一點、多一點,應該就會更快樂一點。這些都沒有發生,我只是在這台「享樂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上不斷奔跑著。  

雖然覺察到享樂跑步機的陷阱中,現在偶爾還是會落入量化指標的陷阱中,畢竟這是個直觀的檢驗方式,但也慢慢地練習「把注意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設下合理的期待」。

把注意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這點很有感。今年去參加 TEDxPU 前需要寫一份自我介紹和個人成就,前者可以理解,但後者有點難想。量化指標通常是個好方法,但不是我最想呈現的事。那時候跟製作人 Joseph 聊到這件事,他靈光一閃說:「你電子報不斷更兩年啊,這很值得寫進去吧。」

週更兩年確實是我一直認為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比起其他流量或訂閱數字來說,它相對可控,只要你願意寫,願意更新,就可以做到,這也是我最想呈現給聽眾的事。

除了更新頻率之外,品質也是相對可以控制。週更有個好處是沒有太多時間想為什麼上期表現不好,稍微總結一些上期哪裡做得不錯,哪裡需要調整改進,就需要馬上投入到下期的研究和寫作中。

如何讓內容的品質變得更好,是相對可控的,而且讀者和聽眾可以感受到。在過去一年比較有共鳴的是在做 Podcast 這件事上,比起寫作要一個人對著麥克風講話,很不容易,花了蠻多時間做調整的。

比如說,把空白剪得更乾淨、一集中要傳達的重點究竟是什麼?所有發展的內容有沒有圍繞在這核心上?該用什麼的說話架構談會是比較好讓人理解的?段落和段落之間有沒有 metadata(讓人知道剛剛這段在談什麼、接下來會有哪些內容)等,每次調整一件事,可以稍稍從中獲得一些成就感。

至於設定合理的期待,後來開始演變成比上集進步一點點就好,不見得要達到某個數字,可能是這次覺得做了很棒的一集,或是收到讀者或聽眾的回饋等,就會讓我覺得蠻暖心的,甚至有種做這件事真好的感覺。

比起數字,能夠讓人有期待的心情,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珍貴禮物。今年有兩次休息,因為大月的關係(遇到有五週的大月,會休息一周),但剛好七月份休息比較臨時決定,沒有提前在上一封信和讀者說。(接下來我都會提前說的~)

電子報通常會固定在週二發布,那週有位訂戶等到了週四傳訊息問說,「是不是系統壞掉,因為他沒有收到這週的內容」當下覺得哇,這代表讀者有一段固定的時間會收看,才會發現這週沒有收到,小聊了一下他說:「他會在週二下午固定收看」

完全懂這個期待的心情,我也會這樣期待收到我喜歡電子報作者的文章,能夠成為別人期待的內容,對我來說真的是非常珍貴的禮物,也謝謝讀者們的信任!

raw-image

#5 需要很努力才有機會贏得一點點的信任

今年深受啟發的一場訪談是和 Nest Labs 草創員工、Google Nest 台灣研發中心前負責人洪福利 Felix 一起聊聊 Tony Fadell 的書《創建之道》(Build)。

對其中一個想法特別有共鳴:在爭取更公平、更多的福利之前,要先停下來想一下你有努力付出去贏得(earn it)這些東西嗎?

Tony Fadell 在書中有一大篇都在談該不該給員工福利?要給到多少?Felix 解釋,Fadell 想要表達的很多人都需要被提醒 "you haven't earned it."。他提到,「事實上大公司裡很多人所做的產品不見得真的在損益表上是賺錢的,即便當年被 Google 併購的 Nest 也是在淨損的狀態。....他想要表達的是,Nest 應該要向 Google 看齊,Google 有穩定賺錢的業務,可以提供這些福利。但 Nest 才剛被收購,他們還沒到達山頂、還沒完成任務,得繼續努力,不能現在就心態鬆懈。」

保障和福利之間是有差別的。保障本來就該給員工,包含退休保險金、健保等。相對的福利 (perks),則是讓人感到愉快或驚喜的事,像是免費食物、派對和禮物等,但不能給太多。

Felix 也講了一段值得反思的問題「那些公司所提供的福利真的是 “you earned it” 嗎?」他提醒,要記得「不要把公司的成功誤當作是個人的成就。」

做了一段時間的訂閱後,也對 Felix 說的贏得(earn it)很有感。前陣子每天都有人付費訂閱支持,年費和月費都有。很多時候會想為什麼願意付費支持?願意持續閱讀?甚至願意買票出現在(有我參加的)線下活動中?

或許能夠回答這三個問題的共通想法,是對一個人的信任。進一步往下問,如何贏得別人的信任、成為別人期待的事,大概就是回到需要持續地把一件事做好,花上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累積一定的可信度(credibility)。

印象很深刻有一次的聽眾回饋,「我聽了你的 Podcast 三個月後,發現整個 Podcast 都持續進步,我決定付費訂閱你的電子報支持你。」這樣的回饋出現過不少次,聽到的當下都蠻感動的。回頭看的時候就會覺得努力是值得的。

比起數字(雖然還是很重要),通常帶給我動力繼續往下做的,都是這些讓人覺得很暖心的回饋。

偶爾會被問到「全職創作者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通常對初次見面的人,可能會以半開玩笑的方式帶過,因為二元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壞處可能就是工時很高,很累,但我覺得我可以接受這樣的狀態。」

我並沒有真正覺得什麼地方很糟糕。願意投入到這麼多的時間,某程度是我願意也喜歡這樣的選擇。有 work-life balance 嗎?至少過去兩年沒有發生過。確實會存在難以消除的壓力感,但當清楚知道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這些犧牲無論是高工時、偶爾推掉一些聚會,或是休息時間等相對是我可以接受的。這也是我的選擇,沒有對錯或好壞,適合自己與否。

就像 Felix 在部落格文章〈取,捨,人,生〉 談到,「人生嘛,就是取捨...沒有哪個選項比較好。Life is what you make it.」與其尋找不存在的迷信,對社會與職場充滿不滿,不如弄清楚自己當下的目標為何,為什麼而犧牲、為什麼而戰,這樣才有意義。

結語:為讀者創造獨特價值

無論是 Peter Thiel 的經典老書《從零到一》,整本書的核心都在討論避開競爭、創造獨占。如同 Thiel 所說:「如果想要創造、並長久留住價值,不應該建立一個沒有差異化的產品模式。創意的獨占意味著新產品讓大眾受益,為創新者帶來長期利潤。」

或是,《科技島讀》周欽華在〈科技人才創造豐盛,商業人才尋求稀缺〉中提到,稀缺帶來利潤、有價值不等於利潤。雖然有些服務有價值,可能提供餐點、教學等但可能因為供給過多而導致虧錢。真正讓「有價值=利潤」的關鍵在於掌握稀缺。當掌握稀缺後,可以訂高價格,留住利潤。

這兩個想法幾乎很深地影響我看待付費訂閱,在寫每期的靈魂拷問就是這期為讀者創造了哪些獨特價值?這些內容夠獨特/稀缺嗎?讀者在其他地方看不到嗎?

這答案也在做了一年後可以肯定回答,幾乎很少可以在其他看到類似內容。這獨特的價值是從人的角度去聊一家科技公司、新創團隊,他們為什麼創業?為什麼這些早期產品如何奠定他們成功等,讓讀者和我都可以從這些故事中汲取靈感,對科技和商業有更多好奇。

現在可以很完整地講出內容為讀者提供的價值,但在一年多前不是這樣的。這也是歷經許多版本的迭代,在這過程中不斷去思考內容為讀者/聽眾創造哪些價值、每期內容是否具備獨特性等問題。這些是所有內容的基礎,很難一時半刻有個完整回答,但它非常重要。

回答完創造哪些價值後,這像是金字塔的基礎或是一種指引。有了具體想法後,會更容易去做長篇幅內容,也更有想法去建立讓其他人更容易接觸、消費這些內容的管道,也就是創造多種內容變體,比如說:把最後沒有用上的參考資料變成貼文、電子報的同主題可以用不同切角錄成 Podcast,Podcast 又可以再剪成 2-3 支短影音等。

後記:說沒有低潮是騙人的...

每期電子報只要有空就會寫後記。大多時候它會和主題相關,比起前面的主文它更多時候是寫給未來的自己看的。有種原來當時的想法是這樣啊,最後的最後,還是想記錄一下這一年來的低潮時刻。

前陣子去塞掐聊聊,很喜歡那集的訪談聊了很多在其他節目比較少聊的話題。其中很有印象的一題是「有沒有考慮過回去上班?」這答案是有,在今年上半年確實想過這件事。現在可以笑著說,主要也是渡過那段很低潮的時期。

困難反而不是最難的事,這些大概都可以預期比如說要去摸各種不熟悉,也不算擅長的事,像是做 Podcast、談互相 feat 等。在低潮席捲而來的感受反而是知道困難存在,試了很多方法改進很多事,但還是處於撞牆期,感覺沒有在前進。這時就會開始有很多懷疑「我真的適合做 Podcast 嗎?」「在這樣下去會不會餓死?」「還是我回去上班好了?」等等。

知道要對自己多點耐心,還是會很難接受沒有在前進的狀態。過程中真的很感謝 Miula、製作人 Joseph 聽我「靠邀」了無數次,如果沒有他們的鼓勵,大概也很難撐過那段相對低潮的時間。

如果你正好在低潮可以分享三個小 tips:

  • 集點卡:人很容易遺忘,記下那些你覺得很棒的事或里程碑,「好事逐漸發生,努力記錄美好的事物」
  • 記錄重要數據:記下那些你認為重要指標的數字,會發現這段時間是有在成長的
  • 幸運表面積:試著用不同角度解釋現在的狀況

偶爾會被朋友問到「做了兩年電子報有什麼值得分享的收穫?」通常會濃縮成幸運表面積的概念分享,也就是當做一件事的品質越來越好,同時告訴的人越多,獲得到的幸運也就會越多。

一路上很幸運擁有很多很多人的幫助,寫的東西有人喜歡,有人願意付費支持,有人願意花時間寫下心得或是和我多聊一點,這些都是超級珍貴的禮物。

很謝謝每一位付費訂戶,沒有你們的支持,大概沒辦法走到今天,甚至繼續下去。(光是在打下這段文字時,不小心哽咽了)也謝謝每一位幫助過《VK科技閱讀時間》的人!

    avatar-img
    21.7K會員
    66內容數
    📢12/01 - 12/31 加入年方案享終身優惠價 $1,688 Hi,我是 VK~ 好奇科技發展、想看懂科技趨勢和新創的眉角。決定每週記錄下那些我感興趣、還看不懂的事。這裡會聊很多科技公司、新創,他們背後的人物與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K科技閱讀時間 的其他內容
    Hi 我是 VK~ 講到美國金融科技公司 PayPal 多少都會聽過人才輩出的 PayPal Mafia,集結了很多現在矽谷知名的企業家、創投家等人,像是馬斯克、Peter Thiel、Reid Hoffman 等人。 PayPal 究竟是一家怎麼樣的公司,可以催生出矽谷重要力量。在寫這期之前,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Hi 我是 VK~ 先前,瑞典先買後付 (BNPL)巨頭 Klarna 執行長 Sebastian Siemiatkowski 宣佈,將終止與 Salesforce 和人力資源和招募平臺 Workday 的服務提供者關係,並以內部建立的 AI 工具來作為替代方案。 這實際上並不是 Klarna
    Hi 我是 VK~ 上週打開 X 幾乎每滑幾條,就會有人在討論 Paul Graham 的最新文章〈Founder Mode〉。之中 PG 提到 Airbnb 共同創辦人 Brian Chesky 在演講分享,後來 Chesky 透過研究賈伯斯管理蘋果的方法,來幫助 Airbnb 度過難關。 整
    Hi 我是 VK~ 自從看了《大熊餐廳》,寫完《超乎常理的款待》後,好像跟餐廳的主題結下不解之緣。尤其是非常好奇餐廳背後的商業模式,如何支持他們持續做到讓人意想不到的體驗。 有趣的是,在不同科技類型的文章或 Podcast 節目中,都很喜歡將米其林餐廳作為討論的主題之一。剛好這陣子《2024 米
    Hi 我是 VK~ 這期內容會來介紹 Google 實驗性產品、號稱終極寫作助手的 NotebookLM。它究竟是如何被開發出來的?背後的設計原則是什麼? 身為 NotebookLM 開發團隊中主要成員的 Steven Johnson,他又是如何透過 NotebookLM 與 AI 協作、激發靈感
    Hi 我是 VK~ 講到美國金融科技公司 PayPal 多少都會聽過人才輩出的 PayPal Mafia,集結了很多現在矽谷知名的企業家、創投家等人,像是馬斯克、Peter Thiel、Reid Hoffman 等人。 PayPal 究竟是一家怎麼樣的公司,可以催生出矽谷重要力量。在寫這期之前,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Hi 我是 VK~ 先前,瑞典先買後付 (BNPL)巨頭 Klarna 執行長 Sebastian Siemiatkowski 宣佈,將終止與 Salesforce 和人力資源和招募平臺 Workday 的服務提供者關係,並以內部建立的 AI 工具來作為替代方案。 這實際上並不是 Klarna
    Hi 我是 VK~ 上週打開 X 幾乎每滑幾條,就會有人在討論 Paul Graham 的最新文章〈Founder Mode〉。之中 PG 提到 Airbnb 共同創辦人 Brian Chesky 在演講分享,後來 Chesky 透過研究賈伯斯管理蘋果的方法,來幫助 Airbnb 度過難關。 整
    Hi 我是 VK~ 自從看了《大熊餐廳》,寫完《超乎常理的款待》後,好像跟餐廳的主題結下不解之緣。尤其是非常好奇餐廳背後的商業模式,如何支持他們持續做到讓人意想不到的體驗。 有趣的是,在不同科技類型的文章或 Podcast 節目中,都很喜歡將米其林餐廳作為討論的主題之一。剛好這陣子《2024 米
    Hi 我是 VK~ 這期內容會來介紹 Google 實驗性產品、號稱終極寫作助手的 NotebookLM。它究竟是如何被開發出來的?背後的設計原則是什麼? 身為 NotebookLM 開發團隊中主要成員的 Steven Johnson,他又是如何透過 NotebookLM 與 AI 協作、激發靈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初登板後,過了一個月,一個月的日子悄然過去。但是人容易遺忘,時間容易匆匆。在無聊的生活中,仍然要堅持寫作,不讓時間隨意流逝。
    Thumbnail
    這邊會分享幾個我近期寫文/創作用的技巧
    Thumbnail
    第一次發文 |・ω・`)(試探 這個【創作進度】的區塊,預計會是類似週記的東西。
    091|讀書紀錄如何幫助你重拾過去? 2024年6月14日, 最近嘗試多寫讀書紀錄, 增加英文,日文,中文的出版物能帶給我的啟發。 寫著寫著,發現寫作真的是最好的回憶方式。 我目前寫讀書紀錄的工作流,大概有五個步驟: Step 1: 亂翻書,找打中心靈的一兩句話
    原本是想說當日記寫,但我覺得這種突如其來的動力沒辦法應該堅持不了每天來上一篇,更別說持續寫了,所以就暫且稱其雜記吧。
    嗨 這是我的第一篇Blog,所以決定想說什麼打什麼了,我以前其實不是一個很愛寫作的人,寫作文也只寫議論文,記敘文總是寫不好的那種,所以決定開這個Blog分享一些事情我自己也覺得挺神奇的,就是說可能...練練文筆吧! 出國以後,每天的生活穿插德文和英文,除了與家人朋友聊天以外,剩下的時間其實沒有什麼
    Thumbnail
    我以前要寫來這裡之前我會先寫在私密社團 撰稿完之後才會複製過來,結果剛寫了700多字 因為跳離開而已,再回去,字全部不見了..... 因此,往後我直接就寫在這裡,因為方格子 有自動儲存功能,就算跳掉也有草稿 結果我忘記剛剛寫什麼了,又要重想......
    Thumbnail
    就這樣又過了一年,去年的我嘗試了寫連載,雖然沒過多久就以失敗告終,但對於第一次寫長篇故事的我算是獲益良多。以前寫短篇或是散文時,壓根就不考慮故事鋪陳或是角色關係,一切都憑感覺,放任手指敲敲打打就寫成一篇文章,一氣呵成不需費盡腦汁,但終究也只寫得出一篇篇自說自話,甚至都不知道稱不稱得上是文章的東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初登板後,過了一個月,一個月的日子悄然過去。但是人容易遺忘,時間容易匆匆。在無聊的生活中,仍然要堅持寫作,不讓時間隨意流逝。
    Thumbnail
    這邊會分享幾個我近期寫文/創作用的技巧
    Thumbnail
    第一次發文 |・ω・`)(試探 這個【創作進度】的區塊,預計會是類似週記的東西。
    091|讀書紀錄如何幫助你重拾過去? 2024年6月14日, 最近嘗試多寫讀書紀錄, 增加英文,日文,中文的出版物能帶給我的啟發。 寫著寫著,發現寫作真的是最好的回憶方式。 我目前寫讀書紀錄的工作流,大概有五個步驟: Step 1: 亂翻書,找打中心靈的一兩句話
    原本是想說當日記寫,但我覺得這種突如其來的動力沒辦法應該堅持不了每天來上一篇,更別說持續寫了,所以就暫且稱其雜記吧。
    嗨 這是我的第一篇Blog,所以決定想說什麼打什麼了,我以前其實不是一個很愛寫作的人,寫作文也只寫議論文,記敘文總是寫不好的那種,所以決定開這個Blog分享一些事情我自己也覺得挺神奇的,就是說可能...練練文筆吧! 出國以後,每天的生活穿插德文和英文,除了與家人朋友聊天以外,剩下的時間其實沒有什麼
    Thumbnail
    我以前要寫來這裡之前我會先寫在私密社團 撰稿完之後才會複製過來,結果剛寫了700多字 因為跳離開而已,再回去,字全部不見了..... 因此,往後我直接就寫在這裡,因為方格子 有自動儲存功能,就算跳掉也有草稿 結果我忘記剛剛寫什麼了,又要重想......
    Thumbnail
    就這樣又過了一年,去年的我嘗試了寫連載,雖然沒過多久就以失敗告終,但對於第一次寫長篇故事的我算是獲益良多。以前寫短篇或是散文時,壓根就不考慮故事鋪陳或是角色關係,一切都憑感覺,放任手指敲敲打打就寫成一篇文章,一氣呵成不需費盡腦汁,但終究也只寫得出一篇篇自說自話,甚至都不知道稱不稱得上是文章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