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有幸受朋友邀請,到台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欣賞河床劇團的作品《被遺忘的》,這齣作品是國家歌劇院2023年「遇見巨人」系列的作品之一。過去從未認識過河床劇團,也不太清楚到底是甚麼主題的作品,就進場觀賞的我,可說是一片空白來認識所見到的一切。
開演。首先是感到視覺被大大地剝奪──在中劇院似乎比其他場地更濃重的黑暗裡,沉重的呼吸聲很壓迫地響起,在被黑暗包圍的我們之間,聽覺被放大,這些聲音顯得相當有份量,然後我們才開始看見。
眼前開始出現的是模擬礦工規律行動的表演者,原來這部作品的主角是曾經在台灣的礦坑中工作的礦工們,導演用片段、片段的呈現,在光影之間,結合多媒體、聲音,演出者用身體表達出深陷在這個生活循環之中的模樣,沒有很完整的劇情線,就像是日常片段的累積,我們很難想像在那個時代、那樣的環境中礦工們的經歷,這齣作品以藝術的方式試圖呈現出來。
售票網站Opentix上是如此開啟介紹的:
「臺灣80年代的礦工悲歌,一段不容遺忘的安魂曲」
1984年,289名深入地下工作的煤礦工人,在一連串的礦災中喪生。近40年後的今日,那些曾推動著臺灣經濟奇蹟,卻不曾被關注的生命,已從多數人的記憶中消散,只剩在山徑旁封閉礦區遺址的蛛絲馬跡,仍在提醒我們,路面下如同螞蟻隧道般的礦坑,彷彿還可聽到來自過去的低語,那些捨命入坑的礦工故事──為了黑暗盡頭閃現的微光,他們卯足全力、超越極限。
《被遺忘的》以富有蒙太奇手法的劇場意象,融合舞蹈、歌唱、馬戲,如「動態雕塑」和「流動的畫作」般,讓觀眾在冥想中照見自我。
這是為不被看見的勞動者所作的安魂曲,為犧牲生命的奉獻者所低吟的悼詞。
我記得象徵相思木的撐柱,扶了又倒;我記得一個象徵呼吸道窒息的畫面;我記得還有對夫妻的兩個人,不斷緩慢地重複又重複著在狹小空間上工、返家的活動...老實說間隔了這麼久,我不能記得演出的每個細節,但我記得當時的撼動,我個人認為這部作品確實達到了效果──提醒人們某些「被遺忘的」人事在台灣的歷史當中,即使默默無名也具有存在的意義,而且不該被遺忘。演出後還有座談,包括有這數年以來經營著「猴硐礦工文史館」的老礦工來到現場分享,我才知道有這一座礦工文史館,想讓更多人知道台灣有這麼一段過往;若不是來看這齣作品,我對於台灣曾經興盛過的煤礦時代可說是一無所知,三大礦災根本是個模糊的名詞,我覺得自己之所以寫這篇短短的文章,不是為了評論甚麼,只是為了成為多一個「看見」的人,幫助可能多一個機會讓這些事情不被遺忘,劇場藝術的能量和作用讓我知道了更多,我也可以用這篇文章來做類似的事情。
即使聲音微小如塵,或許也有機會被聽見和記住。
相關連結/延伸閱讀:
謝鎮逸〈《被遺忘的》活裝置與(超)現實美學(?)〉(評2021年版本)
(這篇看完還可以往下拉看到其他篇同樣是對於2021年版本的劇評)
猴硐礦工文史館 Facebook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