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談亞斯】著名的自閉症研究--他人的觀點

【週六談亞斯】著名的自閉症研究--他人的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圖文字

在自閉症兒童身上,他們不會預設、假想別人的觀點

即使問了「莎莉會在哪裡找彈珠?」

他仍然會回答客觀的、正確的彈珠位置

作者結論:自閉症裡有某種認知障礙或心智發展不全(沒有心智理論)

實驗是在1985年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時至今日,在成人亞斯身上我看到更為共通的點,是「情緒盲點」

情緒盲點是無法解碼與情緒相關的訊息

自然擴散影響,而有溝通上的認知障礙

所以他只能認知到「彈珠在哪裡」,而無法解碼「莎莉怎麼想」

或許他認為實驗者問的不是彈珠嗎?莎莉怎麼想會有差嗎,彈珠就在那啊

「情盲」是我的實務經驗、觀察和晤談反覆驗證下所產生的論述

我曾經想過是否設計實驗來證明,但...太複雜了,跟證明「有愛」差不多XD

儘管有些亞斯人認為我的論述沒有實驗、沒有文獻便不可信,那就,算他們對吧


雖然亞斯特質帶來情盲,在社交型社會顯的格格不入

但大家還是要記得,並非是一個特質影響人生

每個人都還有其他特質、性格、環境、生理、關係、直覺、好奇心...

且人類的進步多數其實是亞斯特質追根究底所發現的真理

所以啊「自我認識」、「互相理解」才是最終目的,否則只要異己一律會戰爭啦


書本翻攝《巴夫洛夫的狗:50個改變歷史的心理學實驗》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1會員
240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是一本傳記,從作者艾倫於法學院跟同儕做報告中「發病」開始 時間序從1970年起,那時百憂解尚未問世, DSM手冊才剛於1968年出第二版,社會對思覺失調症沒有那麼清楚(2014年前台灣中文翻譯為「精神分裂症」),給了很多污名及錯誤處置(因為社會害怕,所以錯誤處置)
ADHD特質如狗;AA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1.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 如果有些行為你無法解釋,也沒有明顯創傷,但從小就會這樣(附帶常群體被排擠,但你本人一直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上述莫名的事若在成長中常常發生,你會覺得原
「親愛的,你有看到那頭大象在屋裡嗎?」 「沒有啊,屋裡怎麼可能會有大象?你在亂說什麼啊」 「是真的啊,大象很生氣的時後要去安撫,不然房子就被拆了;大象很難過的時候不動如山,擋住家裡很多地方,什麼事也不能做...你真的都不知道嗎?我希望你來幫幫我」 「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就物理上房子裡不可能有大象
這是一本傳記,從作者艾倫於法學院跟同儕做報告中「發病」開始 時間序從1970年起,那時百憂解尚未問世, DSM手冊才剛於1968年出第二版,社會對思覺失調症沒有那麼清楚(2014年前台灣中文翻譯為「精神分裂症」),給了很多污名及錯誤處置(因為社會害怕,所以錯誤處置)
ADHD特質如狗;AA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1.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 如果有些行為你無法解釋,也沒有明顯創傷,但從小就會這樣(附帶常群體被排擠,但你本人一直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上述莫名的事若在成長中常常發生,你會覺得原
「親愛的,你有看到那頭大象在屋裡嗎?」 「沒有啊,屋裡怎麼可能會有大象?你在亂說什麼啊」 「是真的啊,大象很生氣的時後要去安撫,不然房子就被拆了;大象很難過的時候不動如山,擋住家裡很多地方,什麼事也不能做...你真的都不知道嗎?我希望你來幫幫我」 「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就物理上房子裡不可能有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