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核心崩解:一位教授與思覺失調症奮戰並共存的人生》心得整理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這是一本傳記,從作者艾倫於法學院跟同儕做報告中「發病」開始

時間序從1970年起,那時百憂解尚未問世, DSM手冊才剛於1968年出第二版,社會對思覺失調症沒有那麼清楚(2014年前台灣中文翻譯為「精神分裂症」),給了很多污名及錯誤處置(因為社會害怕,所以錯誤處置)

作者童年隱約覺察自己有怪現象,只是她把自己隱藏得很好,直到大學在眾人面前發病

raw-image

本書三分之二的內容都在治病

作者很抗拒藥物治療,一方面是強烈的副作用,另外則是認為靠意志力與自律可以完成社會任務,其成就會替她洗刷污名

結果壓力大誘發病,被抓去住院進進出出,飽受四肢被拘束沒了尊嚴

治療內容除了醫院,更精彩的則為好幾任精神分析師(與現代的心理師並不相同)做談話治療,分析詮釋

艾倫怎麼跟她們合作、對抗、移情、依賴,都有真實紀錄

艾倫是高智力,再撰寫回憶時寫了很多一般病患無法描述的心理狀態,讓我們知道思覺失調患者「不是發瘋」,是跟你我一樣追求生存,但是飽受內外夾擊之苦的人

我自己看完後的比喻是:他們有情感需求,簡單的喜怒哀懼能直白表現,但是複雜的衝突、無措,會因為「認知障礙」的關係而妄想出情緒災難,也在表達上語出驚人(破碎語言、夢境象徵、極端用語)。作者說這是「我們把自己嚇得半死,無法思考」,是說/做出更極端的言行,以掩飾自己正在害怕的狀態。如果能夠看懂,在對待上就比較能溝通。

艾倫最後在醫師、友人及伴侶的協同下,達到了終身教職,並在「精障患者的法律權益」上有所成就,替這個族群發聲(因為她就是這樣走過來的)。艾倫也參加心理分析學會的訓練,臨床工作過一年,後來專心寫書不再治療,本書(2007出版)榮獲多項殊榮,並巡迴演講分享她如何與精神病共存的經驗。

要特別注意的是,艾倫深知自己是集合諸多例外於一身的人,才能幸運有今天的成就。她認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障礙,非特定族群,其才能、智力分布也與一般人差不多,然因罹病關係,資源分布會嚴重偏離(被認為是不會恢復的病人而不再給資源),很容易錯過治療。艾倫呼籲大家要重視這一塊:障礙者需要更多資源與理解他的人,他一定可以追求穩定生活與發揮才能。

書裡有很多治療方面的對話,也對助人者的專業很有幫助,我摘錄有感的句子與心得如下

以下句子主詞。用「我」時,是心理師自己的心得整理;用「艾倫」時,是書中文字,並精簡組合過

P110.分析師瓊斯太太的分析與詮釋:

佛洛依德認為精神病來自「過度自戀」與「過度內視」所產生的衝突,以致無法適切的產生移情關係。

分析師是白紙,讓案主移情在白紙上看清自己的心智如何運作。

P114.經談話傾吐與詮釋後,艾倫覺得妄想症狀已經不可怕,真實人類略可親近(並非要加害於她)

P118.艾倫:精神病+妄想,讓自己感到驚恐,嚇到魂飛魄散而無法思考

P126.需要設法填滿無所事事的時刻

P186.在醫院:多次的拘束行為後,艾倫終於學到要向當事人道歉才會被鬆綁。當時同時對抗內在和外來的攻擊

P198.艾倫不接受生病,會使用各種想像及極端用語來形容情緒(暴力的、攻擊或被殺的,不連貫的破碎語...)

P228.有深刻的孤立感。以為自己是異類,而非真正人類

P253.懷特醫師為艾倫的行為詮釋:精神病狀是如何保護艾倫免於痛苦意念和感受的影響。

醫師在艾倫面前不會懼怕,不會退縮(動不動就送醫),堅持立場,保護案主利益

P254.艾倫的好友(史蒂夫)是靈魂伴侶,能看清並接納疾病,不會把障礙當成核心本質,讓她感受到自己是真正的人。

艾倫需要等量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時間,類似日間照顧計畫那樣的框架

建立一些生存工具也是重要的。所以艾倫有(1)大學工作,以成長(2)精神科醫師、分析師,讓她覺得活著有價值(3)朋友,讓她像個人。日後再有友誼基礎的同事前發病,她也可以信賴和安心。

艾倫後來有結婚,與對象互補,也經歷過她的嚴重發病,關係仍在。愛情關係讓她覺得像個女人。

P257.艾倫的生活模式:設下目標、成功達成、(無事可做)崩潰

P261.也要注意「憂鬱症」的影響,不是單單只有思覺失調

P269.離開熟悉的環境,或支持的朋友、醫師時艾倫會崩潰,會以發病來處理情緒。

會讓很多外在的事物來爭奪她的注意力,以逃避面對,但同時也被情緒淹沒。

我認為此刻或許可用NLP技巧來將注意力移到當下,但也可能認知系統被關掉了根本無法自主。

我認為可助其「定錨(架構、可預測性)」、「恢復理性/秩序」,雖然案主會覺得失去隨性、自發性

P273.艾倫若要恢復理智,就需要事情的「終點」在正確的時刻和地點來臨。(可預測性)

P291.真正的問題,是精神病何時會發作

P309.依照分析師的思維,艾倫總是用三種濾鏡凝視自己,就像是三個我/主體/人格。分別是「艾倫」、「薩克斯教授」和「病歷表女士」,其中艾倫的時間最少。分析師認為艾倫在逃避自己

P331.談論吃藥。

艾倫反抗吃藥,因為吃藥等於承認自己有病。

但不要抵抗吃藥。發病時就像是陷入激流,不要跟激流鬥力。停止掙扎,暫時讓浪帶著你走,保留力氣,別抵抗(服藥後等待),激流會帶你走到平靜的水域。懂得放手,保留體力,屆時即可游回岸邊

艾倫自行調整藥量的歷程在他人眼中很可怕,但此歷程卻是她認為重要的發展階段(掌握,或親身驗證?)

P336.有了終身教職,生命核心議題就會從「生存」轉向「欲望」

P337.不能一直發病又復原,這會讓功能損傷

P380.分析師的態度強硬:在藥物上合理,因為艾倫也試過了就是不行,為了不讓她無效重複,所以強硬。

但其他方面若強制太多沒有協商空間,則被艾倫覺得威脅、推逼、背叛。(但也可能是艾倫的自我中心觀點)

P383.艾倫認為他自己在人生中執行兩種騙局,兩種交織

(1)疾病:幻象。騙自己以為這不是病,自己可以做到,是萬能的(2)試圖欺騙他人,說「我沒問題」「我很好」「功能健全」

P384.思覺失調的心智,是碎裂(混亂失序的思維)不是分裂。

不會一直發病瘋狂。正性症狀--產生幻覺;負性症狀--無情感或疏離。

#我認為事件一樣會引發情緒,但病患因「認知思考障礙」,故逃避面對情感(主要是衝突、負面情緒),同時經過認知障礙再被扭曲,是雙重的

P388.談話治療

一段關係,可信賴,以建構病識感為主

艾倫需要有人來說哪裡安全、真實、值得掌握

P389.還是需要與身體共處。身體是心智的棲息之所

P390.與心魔和平共處,而不是虛耗在無形上

P412.人們之所以有暴力意念,絕大部分是恐懼,隨之而來的是在防禦這個恐懼

在書的結尾作者有幾個重點:

1.即使是思覺失調,談話治療+藥物治療都是核心。

談話治療是一段關係,有人接受與告訴他安全、真實、值得掌握的。

不是什麼都案主自覺、自決。

2.案主所學習的是「接受現況」

認識精神病症是來保護自己的

要學習即使無法完全掌握現實,該怎樣在職場和親密關係裡理出一條路

隱藏在自己混亂思維及感覺背後的真正東西是什麼(例如恐懼,嚇到自己;例如有什麼需求)

#心理師的整理

我早年即認為思覺失調症者並非發瘋,而是前端的資料收集失調(對方是外星人要控制我),中段邏輯正確(躲避或對抗才會安全),但運算結果仍是錯誤的(躲不了乾脆自傷傷人)。而究其需求,是他們如同一般人有「關係需求」和「成就需求」,所有症狀也會繞著此兩項基本需求在轉。

如今這本書講更清楚了

1.需求都是有的,因為都是人。

2.但是當現實情境無法掌握時,壓力及情緒會把自己嚇死,那種無法掌握的恐懼無法述說,便以症狀表現。

3.認知障礙:不同於精神官能症對情緒有障礙,思覺失調能感受情緒,但因為認知障礙「碎裂把感受的解釋扭曲了」,大概類似你吃了一道蛋炒飯,但是認知扭曲成:一隻雞、農夫、稻穗、劊子手、火焰...都有相關之處但不相連,最後連自己要什麼都不清楚了,他人更不用說簡直被嚇到了。

#關鍵的協助:

1.談話治療:不是助其思考,因為是認知障礙啊,反倒是詮釋,幫他解釋安全、真實、要掌握之處。

2.藥物治療:暫時幫碎裂的部分連起來

3.關係支持:人際安全網。知道他發病時的處理程序,能冷靜對待、尊重意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42會員
269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4/06
ADHD特質如狗;AA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1.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 如果有些行為你無法解釋,也沒有明顯創傷,但從小就會這樣(附帶常群體被排擠,但你本人一直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上述莫名的事若在成長中常常發生,你會覺得原
Thumbnail
2025/04/06
ADHD特質如狗;AA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1.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 如果有些行為你無法解釋,也沒有明顯創傷,但從小就會這樣(附帶常群體被排擠,但你本人一直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上述莫名的事若在成長中常常發生,你會覺得原
Thumbnail
2025/04/05
「親愛的,你有看到那頭大象在屋裡嗎?」 「沒有啊,屋裡怎麼可能會有大象?你在亂說什麼啊」 「是真的啊,大象很生氣的時後要去安撫,不然房子就被拆了;大象很難過的時候不動如山,擋住家裡很多地方,什麼事也不能做...你真的都不知道嗎?我希望你來幫幫我」 「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就物理上房子裡不可能有大象
Thumbnail
2025/04/05
「親愛的,你有看到那頭大象在屋裡嗎?」 「沒有啊,屋裡怎麼可能會有大象?你在亂說什麼啊」 「是真的啊,大象很生氣的時後要去安撫,不然房子就被拆了;大象很難過的時候不動如山,擋住家裡很多地方,什麼事也不能做...你真的都不知道嗎?我希望你來幫幫我」 「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就物理上房子裡不可能有大象
Thumbnail
2025/03/25
給思覺失調者平常保健的方向:「藥物治療(身心科)」+「談話治療(心理諮商)」+「有生產性的創作活動(從己而出的作品,工作、烹飪、繪圖、跑步紀錄…都可以)」 #前端資訊過少時的妄想運算 思覺失調在面對情境時,大腦的邏輯運算是正常的 差別在「接受資訊」時所思所覺『看到的資訊很少,自己補充的內容太多』
Thumbnail
2025/03/25
給思覺失調者平常保健的方向:「藥物治療(身心科)」+「談話治療(心理諮商)」+「有生產性的創作活動(從己而出的作品,工作、烹飪、繪圖、跑步紀錄…都可以)」 #前端資訊過少時的妄想運算 思覺失調在面對情境時,大腦的邏輯運算是正常的 差別在「接受資訊」時所思所覺『看到的資訊很少,自己補充的內容太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九月最後一次 vocus 創作者推薦來啦!從日本獨旅專家、與兩歲娃的南法親子旅行,到台灣健行筆記,結合色彩與符號學的文化觀察,還有透過斜槓的前往理想生活的路途,邀請你跟著 vocus 創作者,用一百種視野探索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 九月最後一次 vocus 創作者推薦來啦!從日本獨旅專家、與兩歲娃的南法親子旅行,到台灣健行筆記,結合色彩與符號學的文化觀察,還有透過斜槓的前往理想生活的路途,邀請你跟著 vocus 創作者,用一百種視野探索這個世界!
Thumbnail
在溫哥華這座被大自然擁抱的城市,不會游泳的人也能在水裡泡一泡~~感受清涼和放鬆。 剛到溫哥華時,我去史丹利公園騎腳踏車,意外經過了 Second Beach Pool。那一眼真是讓我久久不能自己( • ̀ω•́ ),泳池的前方就是開闊的 English Bay,看到泳池裡的人群漂浮在海天之間。
Thumbnail
在溫哥華這座被大自然擁抱的城市,不會游泳的人也能在水裡泡一泡~~感受清涼和放鬆。 剛到溫哥華時,我去史丹利公園騎腳踏車,意外經過了 Second Beach Pool。那一眼真是讓我久久不能自己( • ̀ω•́ ),泳池的前方就是開闊的 English Bay,看到泳池裡的人群漂浮在海天之間。
Thumbnail
七星山主峰已走過幾次,這次要探探沒走過的夢幻湖↔️東峰段路線,補上「陽明山東西大縱走」中的七星山段。因為不喜歡原路折返,所以規劃一個簡易 小O路線,可以免費停車,還能把心頭好的秋芒看好看滿,很推薦的路線唷!
Thumbnail
七星山主峰已走過幾次,這次要探探沒走過的夢幻湖↔️東峰段路線,補上「陽明山東西大縱走」中的七星山段。因為不喜歡原路折返,所以規劃一個簡易 小O路線,可以免費停車,還能把心頭好的秋芒看好看滿,很推薦的路線唷!
Thumbnail
2025年9月1日起,臺新多張信用卡將整合為臺新Richart卡,並推出七大刷卡方案。本文詳細分析各方案優缺點、停卡教學及其他信用卡推薦,協助讀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Thumbnail
2025年9月1日起,臺新多張信用卡將整合為臺新Richart卡,並推出七大刷卡方案。本文詳細分析各方案優缺點、停卡教學及其他信用卡推薦,協助讀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Thumbnail
首先,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原創」是否有必要性?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原作者在翻拍時就創作了《今際之國的闖關者 RETRY》,講述的是有栖成為心理諮詢師後,因為救人意外再次被捲入遊戲世界。這樣的續作已經能自然承接主線。如今這種「硬原創」,只會讓整個 IP 的口碑下滑,新角色也淪為犧牲品。
Thumbnail
首先,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原創」是否有必要性?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原作者在翻拍時就創作了《今際之國的闖關者 RETRY》,講述的是有栖成為心理諮詢師後,因為救人意外再次被捲入遊戲世界。這樣的續作已經能自然承接主線。如今這種「硬原創」,只會讓整個 IP 的口碑下滑,新角色也淪為犧牲品。
Thumbnail
「知道自己怎麼了,然後呢?現狀還是沒有任何改變。」伴侶與諮商師晤談之前,曾與我描述她的狀態:「其實道理我都知道,已經發生很多次,我也在狀態好的時候練習過很多次。可是現在腦海的雜亂聲音不斷攻擊我,我知道『可以』怎麼想比較好、知道那些聲音是怎麼來的,也知道躺平軟爛你也不會覺得我怎樣。但知道又如何?
Thumbnail
「知道自己怎麼了,然後呢?現狀還是沒有任何改變。」伴侶與諮商師晤談之前,曾與我描述她的狀態:「其實道理我都知道,已經發生很多次,我也在狀態好的時候練習過很多次。可是現在腦海的雜亂聲音不斷攻擊我,我知道『可以』怎麼想比較好、知道那些聲音是怎麼來的,也知道躺平軟爛你也不會覺得我怎樣。但知道又如何?
Thumbnail
一轉眼,咩咩就已經九個多月大了,天氣也漸漸涼了起來,可以開始真的帶去爬山囉! 住在新店已經六年了,選擇二格山當她們的第一座小百岳,非常有意義。而且這天天氣超級好,視野好到超乎預期,連大霸尖山和南湖大山都一清二楚! 雖然我們作弊從小格頭起登,來回也才1.2k上一百多,但她們都玩得非常開心呢!
Thumbnail
一轉眼,咩咩就已經九個多月大了,天氣也漸漸涼了起來,可以開始真的帶去爬山囉! 住在新店已經六年了,選擇二格山當她們的第一座小百岳,非常有意義。而且這天天氣超級好,視野好到超乎預期,連大霸尖山和南湖大山都一清二楚! 雖然我們作弊從小格頭起登,來回也才1.2k上一百多,但她們都玩得非常開心呢!
Thumbnail
(00:00) 精神病這件事(11:23) 什麼是自閉症(16:15) 自閉症的規模與經濟衝擊(20:25) 神經多元性(Neurodiversity)
Thumbnail
(00:00) 精神病這件事(11:23) 什麼是自閉症(16:15) 自閉症的規模與經濟衝擊(20:25) 神經多元性(Neurodiversity)
Thumbnail
小說家凌明玉所著的《此處收不到訊號》,講述一個受到失智症襲擊的家庭,九個章節、為期一年的時間軸,看似不長的篇幅卻極為細膩地描寫出那些,對於處於超高齡化社會的人們,所應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小說家凌明玉所著的《此處收不到訊號》,講述一個受到失智症襲擊的家庭,九個章節、為期一年的時間軸,看似不長的篇幅卻極為細膩地描寫出那些,對於處於超高齡化社會的人們,所應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了解失智症,以及相關知識。
Thumbnail
★了解失智症,以及相關知識。
Thumbnail
海外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者因為承受長期的照護壓力,約40~50%有憂鬱症狀,你也總是燃燒自己,照亮家中失智長輩嗎?從小君的故事裡可以看到失智症照顧者常見的挑戰與壓力源。
Thumbnail
海外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者因為承受長期的照護壓力,約40~50%有憂鬱症狀,你也總是燃燒自己,照亮家中失智長輩嗎?從小君的故事裡可以看到失智症照顧者常見的挑戰與壓力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