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獻上祈禱-1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本章節推薦BGM:俄羅斯的離別的集禱頌(The Russian Kontakion of the Departed)





預想之中的懲罰並沒有發生,至少不是此時此刻。在奧黛塔撲抱住父親後,帕維爾清楚地看見迪米崔・齊格蒙維奇滿身繃緊的怒意,在頃刻間便消散殆盡。老師輕拍著女兒哆嗦的肩膀,低頭安慰道;奧黛塔則正揉開淚水,縱然隔著距離而聽不清他對奧黛塔說了什麼,但遠比帕維爾一開始以為的發展還要溫和許多。

列奧尼德舅舅撓撓後腦,和外甥對望一眼,彷彿在說:我們剛出來時他不是這樣子的。至此,公爵父女也已經談和。迪米崔牽起女兒的手走在前頭,舅甥兩人只好快步跟上,趕在夕陽西沉之前回到宅邸。

帕維爾剛踏進起居室,母親便從椅子上起身,張臂擁抱他,彷彿在迎接凱旋而歸的騎士,毫不在意他滿身的塵土和擦傷。

「帕沙,幸好你平安無事。」母親長長呼氣,眼中溢滿欣喜與感激,手指掠過他的頭髮,顏色已經全然和她的一樣深了。「謝謝你們為我做的。」

帕維爾滿足一笑。他有好久沒有看見母親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然而列奧尼德舅舅忽然咳了兩聲,打斷了此刻的溫馨。

「葉夫嘉,男孩們,」他朝外甥們點點頭,「我有件事情得告訴你們,跟我來。」

母親臉上的笑容一滯,被疑惑給取代。然而列奧尼德只是神秘兮兮地引著他們前往會客室,米倫娜也溫言勸說「走吧,葉夫嘉。」並挽過姊姊的手臂,又招呼著外甥們。帕維爾只好扶著阿列克榭一同前去。

不知何時,會客室中央的座椅和茶几被清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蓋著絨布的棺材,就安置在男女主人的肖像畫前,顯得與周遭格格不入。這幅過分衝擊的景象引發了一陣沉默,帕維爾隱約理解到了真相,可那太過灼燙,以至於他開不了口,直到令他窒息的沉默被母親顫抖的聲線給打破:

「列卡,告訴我,這是我想的那樣嗎?」

「是的,葉夫嘉。」列奧尼德低聲宣告,「伊利亞・尼古拉耶維奇・康汀斯基就在這。」

一陣戰慄鑽過康汀斯基兄弟全身。母親掙脫米倫娜的攙扶,蹣跚幾步,跪坐在棺材邊。淚水滴落在絨布上,暈開一片深色的水印。伊利亞,她伏在棺材上,嘶啞地喃喃唸道,伊柳沙1一再重複那些日以繼夜的祈禱,在這回終於如願以償:

「伊柳沙,」她終於放聲啜泣。「你回來了,和我們一起。」




就像被撥慢的時鐘重新恢復準點,葉夫多基亞的病情在那晚急速惡化。他們匆忙聯絡醫生,即便心中早已浮現最糟的結果,得到的回答也一如預期,本就沉重的心情緩緩落至谷底。神父來到家中,替病人執行儀式。葉夫多基亞平靜地領了聖餐、進行懺悔、接受塗油,等待最後一刻來臨,聖伊利亞的聖像始終擺在床頭。

接下來的幾天,帕維爾和阿列克榭守在母親床畔,寸步不離。沒有人忍心叫他們離開,只設法勸他們可以輪流看顧。同樣憂愁的女孩們會帶著補給品去陪伴朋友,確保男孩們有定時進食,或是幫忙唸書給病人聽。

在第五天的下午,帕維爾正在朗讀亞克曼的詩集,正念到那句「當時間到來,你不知道該何處安置你的鬼魂」2,母親聽膩了法文詩,低聲請求:「換唸普希金吧。」

「好。」帕維爾詢問,走到書架前揀選,「《奧涅金》可以嗎?」他回過頭,看見奧黛塔正捧著一碟餅乾走進來,拘謹地坐到椅子上,並把餅乾擺在他伸手可及的位置。他想起稍早前,吉賽拉才以不容拒絕且略帶威脅的口吻逼著阿列克榭先去吃東西。

「當然好。」母親欣然應好,只是微笑略顯虛弱。

他翻開書頁,斟酌著該要唸哪一節。母親狀似隨意地提及:「我想聽達吉亞娜離開家鄉那一段。」

帕維爾找到那一頁,看見達吉亞娜迎著曙光,奔向即將告別的田野,眼前的一切都讓她留戀不已。他清清喉嚨,開口朗誦:


再會,我寧靜的山谷,

還有你們,我熟悉的山巒,

還有你們,我熟悉的樹林:

拋棄可愛、清靜的地方⋯⋯


停在窗沿的椋鳥發出一聲明亮的叫喚,沒有人驅趕便逕自飛去。他接過母親和奧黛塔期盼的眼神,繼續唸下去:


換取浮華、耀眼的喧嚷⋯⋯

再會吧,還有你,我的自由!

但,我奔向何處?我何所求?


沒來由地,他的雙唇發顫,視野湧起朦朧的水霧,遲遲無法說出最後一句呼告——命運安排是怎樣的前途?母親的咳嗽聲打斷他的躊躇,他抬起頭,淚水潸然落下。

「帕沙,坐近一點。」母親一開口,暗紅的血液便湧出唇間,滴落在雪白的前襟上。帕維爾扶住她的肩膀,母親痛苦地蹙眉,叫喚道,「我想見阿遼夏⋯⋯」

「我去帶他過來。」奧黛塔站起身,和他交換過眼神,便匆匆步出房間。她慌張的聲音還飄盪在走廊上,「噢,媽媽,帶阿列克榭過來⋯⋯」

阿列克榭不一會就出現了,同行的還有米倫娜阿姨以及她請來的神父。阿列克榭率先走到母親床邊,牽住她的手。「媽媽。」他的藍眼濕潤得像漲潮的海灣。

母親以眷戀不捨的目光凝視男孩們,黑髮如河水般流散身周。神父緩緩移動到床鋪的另一側,準備為病人進行臨終祈禱。她太過痛苦,無需再拖延。

「至聖之上帝,至聖且全能之上帝,至聖及永生之上帝,憐憫我們。」神父以低沈的嗓音複誦,指腹沾取聖油,塗抹過她的額頭。帕維爾在唇間無聲嗡唸:憐憫我們。

母親伸出手,蒼白的手指懸在他們的臉上,緩緩滑過眉骨和鼻樑,像是要藉此想像他們的未來。阿列克榭握緊母親的手,徒勞地想多爭取一些時間。

「如果能看著你們長大就好了。」她猛咳一陣,可不知道那雙栗色眼睛瞧見了什麼,劃過一絲光亮,死蹙在她眉間的苦澀亦緩緩散開些許。「可是你們已經長大了呀,我的戰士們。」

阿列克榭沒忍住淚水,匍伏在她的臂上,母親勉勵道:「唉,列西,要勇敢起來。你都是一個能獨當一面的戰士了。哭太久會⋯⋯」她想替他擦去淚水,手指卻連抓握的力氣都沒有,一時喘不過氣。阿列克榭勉強撐出笑容,把話接下去:「會看不見重要的事。」

「我很快就會和你們的父親見面了。」她緩緩喘息,胸口的起伏越來越平靜,「當個勇敢的人,帕沙。照顧好你的兄弟,保護你愛的一切,不要害怕自己的脆弱⋯⋯」

帕維爾啞聲承諾,「我會的。」

「我知道你會的。」母親親吻他們的臉頰,「你們是戰士伊利亞的兒子,我永遠會以你們為傲。」

帕維爾雙唇哆嗦,眼眶後方傳來微弱的抽痛,陣陣加劇,又聽見母親強撐著最後一口氣:

我們都會以你們為傲。」說畢,她才安然闔上雙眼。

一秒,兩秒,她的呼吸消失無蹤,寧靜的神情永遠凝固在那瞬間。禱告聲嗡嗡響起,他和弟弟一同開口附和哀悼的經文。帕維爾閉上眼睛,像要挽留住最後一絲生命的氣息般緊握著雙手。

神父低聲祝福:「我們的上帝是有福的,從此時此刻,直至永永遠遠,阿門。」

阿門。帕維爾輕聲道,額頭抵著指節,把眼淚藏在手心裡。




噢,我的骨肉血親、靈性手足、以及所有親朋好友,盡情哭泣、嘆息、哀悼,因為看哪,我將要離開你們了。3


康汀斯基兄弟任由大人們安排一切,換上喪服、點燭守夜,跟著指示朗讀詩篇、吟唱三聖頌4,讓悲傷一點一點融入燃燒的燭光與焚香中。米倫娜阿姨雙眼通紅,領著他們為母親清潔身體、裹上嶄新的白色長袍,把紅色披肩繞過肩膀,手指仍微微顫抖。

棺材裡的母親沉沉安睡,懷中抱著聖像,洗去所有苦痛,不再有疾病,不再有憂慮,並得以與所愛相伴。倘若西林曾飛到窗邊,定會為她歌唱。

列西低垂眼睫,親吻母親的臉頰,並往她身邊放進一束乾燥處理過的水仙花,是他們摘回來的野花中最漂亮的。他退離棺材邊,悄悄拉住哥哥的袖口。吉賽拉與奧黛塔接著走上前送花致意,維榭洛夫公爵夫婦則伴在女兒們身後。


我宛若雨水,我那憤怒且渺小的往日,已逐漸逝去。聖母,請拯救我。最神聖的聖母,請拯救我們。

我的雙唇沉默,舌頭無話可說,但我的心會發聲:因為這毀滅的火焰由內點燃,難以言語之聲持續呼喚妳,噢,聖母。


守靈的頭三日似乎最難熬,米倫娜阿姨克制地啜泣,直到淚水流盡;列奧尼德舅舅刮掉滿臉鬍鬚,反而更顯得面容削瘦,少有地一派沉默。所有的窗戶與鏡子都被罩上黑布,時鐘也凍結在女主人離世的那一刻。

家族舊識與父親的軍中同僚陸續前來悼念,彼此傳遞薄煎餅和麥餡餅5、輪流朗誦詩篇、分享對亡者的回憶,談論起伊利亞的真誠、葉夫多基亞的爽朗,以及曾在這幢房子裡接受過的盛情款待,緬懷他們的種種。維榭洛夫一家則始終默默地在旁陪伴,協助一切順利進行。

「戰爭就要結束了。」其中一名軍官在會客室的角落,向列奧尼德與迪米崔談論戰事,「我們的海軍輸得一塌糊塗。」他搖了搖頭,走向棺木朝同袍道別。

到了移靈的那日,教堂的鐘聲從遠方傳來,紫藤花開滿了樺樹莊園的庭園,為首的銀樺樹垂首送別他們的主人,而阿爾漢格爾斯克的田野,在夏季的陽光下欣欣向榮,彷彿今日的一切本就該盛大而隆重,連阿爾科諾斯特都會為此刻緘默祈禱。父親的胸針別在他的前襟,小小的寶石閃爍著光彩,一下似紅,一下似靛,有若兩股火焰交纏碰撞。

送葬隊伍緩慢地穿越沼澤,步過橋樑,河水在他們足下潺潺流動,來到聖米迦勒教堂。神父在祭壇上赦免亡者的罪孽,祝福他們的來世,讓親友進行最後一次送別,才闔上棺木。安魂曲則將送葬隊伍引往墓園,來到已經挖好的墓穴前。三聖頌再度響起,莊嚴而哀戚。

帕維爾灑下一捧土,望著雙親的棺材被緩緩放下、逐漸被黑土淹沒,速度遠比他原以為的還快,就在他意識到前,曾經屬於他內在的某一部分已經永遠離去了,像火焰焚燒森林,像河水帶走沙石。

「再見。」阿列克榭溫柔地輕喃,塵土從他手間落下。「再見。」第二聲道別帶著哽咽,但他忍住了淚水,即便沒有人會責怪他在此刻失態地嚎啕大哭,沒有人會無情地斥責失去母親的男孩,但獅子的心偏偏是如此倔強。


死亡黑夜毫無預警地降臨,漆黑無月,迫使我毫無準備地踏上這漫長駭人的旅途。女士啊,願妳的仁慈一路相隨。

噢,女士,沒有人同理我的悲傷,也沒有人願意寬慰我,因為所有親朋都已拋棄我。但妳,我的希望,永遠不會背離我。


棺木下葬後,送葬的人群逐漸散去,剩餘的人則回到樺樹莊園。身處在哀悼的親屬之間,帕維爾幾乎無法獨處,卻又不完全融入其中,哪怕這是他自幼長大的家。

此時此刻,送別了前任主人的宅邸像是突然從長眠中甦醒,環繞著他、審視打量著「你就是我們的新主人嗎?」,沉思究竟該把他像打獵標本一樣掛在牆上,還是認認真真地服侍。就連壁爐上的天堂鳥們彷彿也在無聲應和,喜悅與悲傷都同樣嚴肅。他渴望奔向戶外,呼吸幾秒新鮮空氣,但他仍留在起居室,固執地負隅頑抗。

奧黛塔離開家人身邊,走到他面前。她擔心又忐忑地瞄著他,似乎對於一切都很不習慣:沉默又欲言又止的人們、冗長得讓人不自覺肅穆起來的宗教儀式、所有人都一身黑衣素著,甚至是在她的下巴打了個大蝴蝶結的大黑紗圓帽,都讓她不知如何是好。但朋友稚氣的藍眼中流露出的關心,仍如此真摯。

她伸出手,輕握住他的,沒有因他滿手的寒意而怯退。

「我也很難過。」她把手帕按進他的掌心,低聲道:「但我很高興,我有機會能認識葉夫多基亞・格奧爾基耶芙娜。」



註1:伊柳沙(Илюша)是伊利亞的小名。

註2:路易絲—維朵琳・亞克曼(Louise-Victorine Ackermann)是法國帕納索斯派的詩人。引用的是她的詩作〈實證主義〉(positivism)中的一段:狂熱的支配者,當時間到來,你不知道該何處安置你的鬼魂。

註3:以下斜體字引用的是東正教的靈魂身體分離儀式(Exdos of soul from body)的禱文。

註4:三聖頌(Trisagion)是東正教的一種頌文,用於日常祈禱、領聖禮和喪禮的守夜。

註5:麥餡餅(колива),或譯科利瓦(koliva)是以小麥為主要食材、加入水果、糖或蜂蜜煮成的點心,用於東正教喪禮的追悼儀式環節上食用。

科利瓦的一種模樣

科利瓦的一種模樣



作者補充:

這次的BGM是俄羅斯的離別的集禱頌(The Russian Kontakion of the Departed),使用了伊莉莎白二世過世時在喪禮上的節錄影片。Kontakion是拜占庭的讚美詩,用於節日時詠頌,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自然也保留了此一形式。

至於為何會被今日的英國王室所使用,乃是維多利亞女王在參加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喪禮時,聽見了這個版本的集禱頌,並甚是喜愛。到了女王過世時,她的女兒們曾想在喪禮上使用母親喜愛的歌曲,然而因為不符合英國國教的儀式而被阻止。

然而好的曲子總是會發聲:在愛德華七世的妻子,丹麥的亞歷山德拉王后的葬禮上,集禱頌首度被演唱,之後在邱吉爾、菲利浦親王,乃至伊莉莎白二世的葬禮也都有出現。

(出現在菲利浦親王的喪禮上應是最合理的,因為親王本人是信奉希臘東正教。)

關於Kontakion更多的介紹可參閱此篇文章


一眨眼間方格子的進度就要追上原本的連載平台了,本文預計會在聖誕節這天完結,突然有種不真切又分外不捨的感覺。

另外1917在徵集第一部結束後的問答,如果對1917還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即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彩蛋的鳥巢
3.7K會員
172內容數
彙整一些雜感、歷史藝文知識分享與讀書心得,想到什麼就放上什麼。
彩蛋的鳥巢的其他內容
2025/01/07
1917第一集完結的問答集,因為第二次的問題徵集沒有收到多少新的提問,就不需要多做一篇。
Thumbnail
2025/01/07
1917第一集完結的問答集,因為第二次的問題徵集沒有收到多少新的提問,就不需要多做一篇。
Thumbnail
2024/12/24
1917童年篇的後記。
Thumbnail
2024/12/24
1917童年篇的後記。
Thumbnail
2024/12/24
夏天結束了,客人們即將離開維榭洛夫家。
Thumbnail
2024/12/24
夏天結束了,客人們即將離開維榭洛夫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好好地欣賞太陽昇出海面 專心於觀察登山時所見所聞 愛一本書像愛一個人 讀一首詩像神明聆聽禱告 人間必然是地獄 你可以創造天堂
Thumbnail
好好地欣賞太陽昇出海面 專心於觀察登山時所見所聞 愛一本書像愛一個人 讀一首詩像神明聆聽禱告 人間必然是地獄 你可以創造天堂
Thumbnail
2023.4.28 「讓過去安息吧。」
Thumbnail
2023.4.28 「讓過去安息吧。」
Thumbnail
2024.5.19 時間是掠過湖面的風 讓每一個微小的結束全都凝結地輕巧
Thumbnail
2024.5.19 時間是掠過湖面的風 讓每一個微小的結束全都凝結地輕巧
Thumbnail
1月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告別與回憶的書,映照出生命中不同的告別場景,讓讀者或許能從中找到共鳴。思考自己曾經歷的告別,並在回憶中找到力量。 邀請您在新年初,在每一次的呼吸之間,放下一些沉重,透過閱讀,而後更好的理解自己,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來去得失。
Thumbnail
1月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告別與回憶的書,映照出生命中不同的告別場景,讓讀者或許能從中找到共鳴。思考自己曾經歷的告別,並在回憶中找到力量。 邀請您在新年初,在每一次的呼吸之間,放下一些沉重,透過閱讀,而後更好的理解自己,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來去得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