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投資人應該都很怕自己投資的市場崩盤,不論是股票市場或是房地產市場,或甚至是原物料市場。但投資人應該要知道,金融市場的崩盤是無法避免的,只是何時發生與幅度多大的差別。
金融市場的崩盤無法避免,但人生可千萬不能崩盤,不是每個人崩盤後,都可以像金融市場一樣重新再站起來。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就在告訴讀者,如何投資才能讓自己的人生不崩盤。
這本書是由財經傳訊出版,作者是吳佳駿與劉詠廷,吳佳駿自稱小吳醫師,他過去是急診室醫師,又擅長行銷操盤,對醫療、養生、網路創業與理財投資的核心原則有深刻的洞察,同時也是之前分享過的《預見50歲後的大小事》一書的協作作者。
劉詠廷是人生CEO的共同創辦人,他同時是顧問、創業家與投資人,曾有兩個從零到一的新創公司經歷,還有一個從一到十的投資起飛的經歷。他將西方心理學和中華文化融入投資和生活中,實踐投資即生活,生活即投資的哲學。
這本書一開始分享的投資法則,與我在分享的投資觀念一致。作者提到,投資不只是賺錢,而是存錢買資產,與其追逐市場漲跌,不如專心打造你的老闆錢包。第一條重要的投資守則,就是著眼於你能掌控的東西-擴大你的投資本金。
最輕鬆的投資方式,就是選擇好的資產,投入足夠的本金,並持之以恆,這樣你就能長期穩定的賺到錢。因此投資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能夠預測你投資的長期回報率。
每種資產都有其固有的長期回報率,成功不取決於選股的運氣,而是取決於你是否選擇了正確的資產並堅持長期投資,透過複利累積,就能達成驚人的報酬。因此,你會想辛苦研究個別股票,擔心公司倒閉,還是選擇勇敢的投入股市大盤,並持續進行簡單的被動投資就好。
作者的投資原則有一大重點,就是不要讓你的投資資產大幅虧損。避免重大虧損比抓住每一次小獲利更重要,即使勝率低,但如果每次營利足夠高,並能有效控制風險,仍然可以帶來更好的總體報酬。這也是為什麼風險管理不是選擇,而是必須。成功的投資者不是靠預測市場,而是靠穩健的保護本金,從而在市場風浪中生存下來。
打造老闆錢包的六大步驟,要先找到你的風險承受度,然後找出適合的股債配置,購買適合的口袋產品,接著選擇合適的券商,然後開始持續投資你的老闆錢包,最後每年都要定期再平衡並堅持不懈。
以上的投資配置方式,相信我的長期讀者應該都已經清楚,投資標的與再平衡方式也已經知道。作者接著在書中分享了進階的投資視野,也就是採用槓桿,提高承擔的風險。
書裡介紹的是生命週期投資法,在年輕比較能承擔風險的時候,利用借貸與槓桿提高投入股市的本金,然後隨著年齡增加,逐步降低槓桿的比例。內容當然也提到了槓桿的風險與限制,所以作者建議將槓桿比例控制在30%左右,即使市況不佳,也有信心能夠透過收入償還債務。
隨後進一步介紹了資產輪動循環投資方式。作者認為資產漲跌是有輪動性且周而復始的,以黃金透視股市,可以輕鬆找到被低估的資產。書裡提到一個道瓊與黃金價值的比值,如果道瓊比黃金高超過15倍,則代表黃金資產被低估,可以提高黃金持有比例至20%~30%,若小於5,則股票被低估,黃金比例可以大幅降低到5%以下。
小吳醫師的資產池不只有黃金,還加入了白銀這項貴金屬,書中解釋了白銀的重要性,與黃金與白銀的價格比。簡單建議重金屬的黃金白銀比例,若黃銀比大於80,表示黃金高估,可以提高白銀的配置比例,若金銀比小於20,則白銀高估,可以減持白銀換成黃金。
其實也可能是重金屬高估,表示連黃金都是高估的,這時要參考道瓊與黃金比,確定黃金是否也要賣出。作者提到,白銀是一種高波動且高風險的資產,流動性遠比黃金差,如果有興趣可以深入進一步研究,或是乾脆就不要持有白銀這項資產。
書的後半段會開始提到人生資本,投資的核心價值是讓自己獲得選擇權。用人生時薪看財富,重新思考你的時間與金錢。人生時薪不僅代表你賺到的錢,還反映了你為這些錢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這會讓你重新思考每一筆開銷和財富管理。
譬如,你想要享受一頓奢華大餐,這頓飯可能需要花費你一整天的工作時間才負擔的起。當你考慮一個高風險的投資時,這個決定可能讓你損失幾個月的人生時薪,是否值得冒這個險?這些問題能幫助你更理性的衡量選擇。
致富遊戲的四大成功法則,首先就是金融資本。重點在於學會如何構建一個強大的投資系統,並建立起屬於你的資產池,從而穩步累積財富,讓你更有底氣擺脫不想要的工作,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
投資只有四項關鍵因素是你能完全掌握的,第一就是你的儲蓄率,重要的不是你賺了多少,而是你能存下多少。第二是你必須願意投資,並且在市場中保持足夠長的時間,在市場留得越久,市場自然會帶來回報。
第三是避免犯下重大錯誤,很多人急於賺快錢,採取過於激進的策略,導致本金虧損。如果你犯了大錯,可能就無法長期留在市場,更別提讓資金如滾雪球般增長。第四是持續提升自己的收入與認知,當你的收入增加,儲蓄率也提高,就能更快達到財富自由。
除了金融資本,其他還要在意的還有智慧資本、人力資本與社交資本。智慧資本指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認知,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人力資本指的是你擁有的技能和能夠創造收入的能力,該專注於某一領域或斜槓其他領域。社交資本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人脈,透過人脈,我們能獲得更多的機會與資訊。
我們的生活是在六種價值間進行選擇,分別是收入、人力、職業、社交、愛情與孩子,有的人是以事業為中心模式,有的人喜好派對,有的人以孩子為中心。如果能將這些資本有效的串起來,它們不僅能提升生活的整體效益,還可能進一步增強你的資產。
而致富遊戲基本上就是一個最典型的投資飛輪。致富的關鍵在於你是否能有足夠的儲蓄率,而儲蓄率與你的收入和支出息息相關,收入大多是從工作或經營的人力資本而來,你的能力透過串聯你的職業來產生收入,這個收入在進入我們的金融資本,也就是投資系統。
這個系統可以進一步賺取更多的收入,而這些收入又能支持你提升自己的人力資本,學習又帶來更強的能力與收入,也可以提高財富認知,讓金融資本增值更快,進而形成一個自我增強的循環。這個過程就像一個飛輪,隨著時間推進,他會越轉越快。
最後一章分享的是內在的修練,主要就是要理解投資心理學,這四大心理因素分別是慾望、心態、認知和情緒。如果無法控制這些心理因素,就會隨著市場的波動循環而產生心理循環,做出錯誤的決策。
在這些因素中,慾望是為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心態、認知,最後是情緒,但情緒是最難直接控制的,不過我們可以透過依序調整認知、心態和慾望,來降低情緒的影響。
認知最重要的是建構出自己的投資哲學,心態最重要的是隨時保持開放穩定,慾望最重要是知止。投資哲學的兩大重點是,能夠滿足深層慾望,且選擇出自己絕對不做的事。
投資哲學不只是指導我們如何投資,讓我們有紀律可以依循,更重要的是經過一系列的歷史回顧與實踐,並經過思考整理後,我們將獲得面對各種情況的能力,所以無論盤勢如何變化,我們的情緒也不會過度反應。
以上的分享,若有興趣,可以進一步購書詳讀。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