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近在國際的知名度越來越上升,從過去台灣/泰國分不清楚,到如今歐美已經有很多人可以分辨兩者的差異,並且來台旅遊、學習、了解台灣文化、風景與美食。台灣人雖然同樣喜歡著這片土地,但同時往往感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有不足之處而反省,除了常被詬病的交通外,建築和美學也往往在台灣網路社群上被被討論,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中華民國美學」。
如果熟悉台灣網路文化的人可知「中華民國美學」其實是一種貶抑詞,它多半用來舉例很糟糕的美學設計和涵養,有著嘲諷的意味。如果廣義來說,中華民國美學其實有可能也是美的一種?但為何這種美感讓台灣人惶恐,以下將重點條列式來敘述:
中華民國美學在台灣很大一部分,其實是以國共內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後廣為發展的一種美學,在國共內戰時代,中華民國美學其實算是模仿歐美展現出自我風格的創新,在某方面大紅大紫的字與顏色衝突併用,在20世紀脫離傳統美學的各種實驗性美術風格很類似,例如:解構主義的鋼筋外露和保留房屋的管線視覺,以過去住家需要藏起這些管線的美感其實是有衝突的,而在當時中華民國美學其實也具備這樣的衝突性。
簡單來說,中華民國美學常見的拼圖、突兀的大字、顏色的不自然都算是與以前的美術的概念不同,如果繼續對應時代,其實也可以發展出不同影響現代的中華民國之美。但中華民國美學可惜的就是只停留在上一代的風格,並且這樣的風格並沒有學習到現代主義,和一些同樣時代流傳下來的美學,反過來因為受歐美風格的洗禮但又一知半解,導致整體的美感也只有一半。整體來說中華民國美學像是一種「過渡期」產品,特別是在中國內戰時急於推出,而便宜行事的美學風格,可以說它的確是有與舊時代的大清、元明時代做出切割,但主導的底蘊卻不足。
想要有現代主義的新時代風格的中華民國美學,在國民政府退往台灣時候帶進台灣,但為何導致現在被許多台灣人所不喜愛的另一種原因,其實應當是它所出現的場合與所代表太過直白的政治符號。在當時台灣接受日本統治多年,有著一派的日式美學,而中華民國美學的「新」其實與傳統台灣熟悉的日式美學是有衝突的。
台灣其實不只有日式美學、原民文化、客家文化、閩南風格其實都還是有著自己美學文化演變和風格。但中華民國美學一來有種過去的獨裁思維,否定其它台灣設計美感硬推,導致日後讓人聯想到負面意義。其實當時中華民國美學一知半解的西方現代美感,如果透過與台灣當時美學文化結合,固然可以成就一種獨特新舊融合的獨特美學。但排他性造就原本就在過渡期的美感直接被更新、更有文化意義,且國籍化的美學所取代。
雖然對於如今台灣的設計、美學含量,許多人仍然覺得比起許多先進國家有所不足,常常被用來比較的就是亞洲韓國與日本的美學教育與影視和地方設計。而中華民國美學其實也代表過去台灣人美學教育的單一性和不足之處,故為何如今台灣許多人會覺得他們不要中華民國美學、或覺得這種美感和設計很糟糕,我覺得跟台灣逐步不只有一種美學想法與美感的多元性有關。
同時為何將中華民國美學也視作一種「美學」是因為它在美學概念上,的確是在那個時代有前瞻性跟它的創意,並且也可以是創意一環。譬如有一些廣告會故意採用中華民國美學中,不規則的字體和彩虹條紋配上俗艷的大紅色,來達到吸精的效果與討論熱度,這其實也可以看出中華民國美學並非完全被淘汰,它可以表示台灣這片土地的過去風格和如今的演化的美學素養的一環。
故,雖然中華民國美學,並不能說不是「美」,在某個時期或是某些人可能依然喜歡這樣的風格。只是在設計美學演變如此快的時代上,中華民國美學顯然有著一些問題:
可以說,中華民國美學變成今天這樣是因為,本身美學成長背景就存於中國動亂其實,所以美學概念還停留在吸取歐美融入中國的過度實驗性美感,本身開始美術根基就不良好,並多年未改。我想這樣的的美學概念,在今日要走向國際化的台灣,中華民國美學可能逐步成為過去式。中華民國美學是台灣過去美感的一頁,雖然很多人不承認,但中華民國美學的確在過去的美感教育中影響台灣人對美的看法,也是歷史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