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保障和銀行存款那裏不同呢?
或許最大的不同,就是這句「平時注入一滴水,難時擁有太平洋」吧。
就單一個人而言,存款是靠自己存錢給自己用,就是不會用到別人的錢,只會用到自己的錢。放入銀行的錢,被銀行拿去投資或貸款,銀行回饋成利率給存款戶。所以,「平時注入一滴水,難時也只有一滴水,隨時享用一滴水」是銀行存款的特質。
保險,是拿眾人的錢(保費),來付眾人的錢(理賠),也就是說,會用到別人的錢。所以,「平時注入一滴水,難時擁有太平洋,隨時享用半滴水」,算是眾人的錢專款專用,因此不能讓保戶太任意提取,以免耗盡太平洋的水資源。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
一個存款戶,拿2萬去存錢,如果不幸在第一年就發生事故,他的戶頭還是只有2萬元(加上利息),所以只有一點錢可以用。但是如果他要解約,銀行會還他2萬元(加上利息)
一個保戶,拿2萬去付保費,如果不幸在第一年就發生事故,保費公司會賠給他100萬元。而這98萬元是那裏來的呢?當然是由其他人的保險費來支付的。但是如果他要解約,保險公司會扣一筆手續費,所以一定會低於2萬元。
保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預防意外,在自己存款還不夠的時候,有急用的時候,還可以有一大筆可以用。
保險公司和銀行的營運模式,基本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用客戶的錢來賺錢」。保險公司跟銀行除了提供一些服務賺取手續費之外,一個很重要的獲利是來自於拿客戶的錢去投資,以獲得更高的報酬。
但是銀行收取客戶的存款跟保險公司收取客戶的保費,這兩筆錢在給付的本質上是有很大的不同。銀行收進來的錢,預期給付是短期的,要隨時準備應付客戶的提款,而保險公司收進來的錢,預期給付是長期的,保戶短期之內不能取走,如果非得拿走,客戶必須支付一筆解約費用給保險公司,於是保險公司拿客戶的錢去投資時,可以選擇投資年期較長(相對的報酬率較高)的工具,這點是銀行比較難做到的。故保險公司經常喜歡以長年期政府公債做為主要的投資工具,以獲得安全、穩定的報酬,這也是為什麼當有時銀行利率低時,保險公司還是能提供高於銀行利率的保險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