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廠外銷用,中國3個廠內銷中國用,歐洲營收佔比最高,所以在德國有行銷中心,德國還有一個小的廠在製造電動自行車。俄羅斯在烏俄戰爭後就停止銷售,美國暫時還沒有計劃進入。行銷最大花費在贊助勝利車隊。2022年底中低階開始進入供過於求,高階車202305月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目前逐漸在回升,所以台灣廠營收下去又上來。中國Q2 Q3營收大幅成長,但在9月也開始出現一點供過於求的狀況。一般台灣廠營收貢獻都會在50%以上,但因為歐美去庫存,中國營收起來,所以目前佔比才比較低,預計明年歐美復甦,中國會下去一點,占比會回到常態。重要新車款昨天開始生產了,可以把存貨開始下降。營收要車上船才能認列營收,這個月來不及,大概要1月才能認列營收跟打消存貨。公路車一直到現在都供不應求,還是銷售主力。電動登山車銷售不錯,城市車比較賣不好。北美洲是幫SBC生產,美利達自有品牌沒在美國販售。歐美市場有明顯在回溫,各個經銷商展望都正向,中國預計會下降,但下降多少還要評估。中國廠沒外銷美國,美國關稅不影響。中國低中高階都有,目前入門款壓力最大。北半球10月~2月傳統淡季,3月開始轉旺季。目前在淡季看不太出來真實狀況,要到明年3月狀況才會明朗。歐美明年預計會比較明顯成長,應該可以互相抵銷中國下降,但哪邊幅度大還不好說。中國低中高階每家定義不一樣,1,000RMB以下低階車占10幾%,賣比較爛。10,000RMB以上的高階車還是供不應求。過去自行車20幾年來沒什麼循環,一直以來都是整體向上,疫情後才出現大賣之後接超高庫存堆積,以前沒這種狀況。3Q24台灣廠EBIKE: 40,939台 (ASP: 1,934 USD); 台灣廠PEDAL: 47,827台(ASP: 1,399 USD); 中國內銷: 378,591台 (ASP: 1,938RMB)。中國過去自行車通勤用,這兩年明顯觀察到生活型態轉變,轉為有賽事跟運動用。今年中國公路車成長最大,過去公路車占10%左右,今年3、4月後都維持在30~40%。銷售端3月復活節後進入春天,才會進入旺季。工廠端生產後到歐美大概要2個月,台灣營收Q4會比較好。SBC預期Q4還是會虧損。SBC營收全年預期會略低於20億。目前沒有庫藏股計劃。SBC庫存水位在6月後已經回到疫情前水準,算業界裡面較早回復正常的,大概4~5個月。美利達品牌庫存去化預估明年中後才會恢復正常。城市型的車跟城市型電動車,通勤用的,庫存壓力最大,因為最多人在做。SBC庫存去化最快、美利達速度大概在中間,各家廠商速度不一。短期內沒有計劃越南投資,目前沒需求,因為本來就沒川普關稅壓力。生產銷售目標以中高階為主,所以還是以在台灣廠製造為主。公司理念沒有很喜歡100%併購,因為還是需要在地人主導銷售,他們比較了解在地市場,偏好他們也持有一定股份。不會特別想去併購經銷商。中國今年Q2Q3基期高,預期明年中國營收會負成長。因為有歐美去庫存前車之鑑,所以一開始就預期中國超強的成長不會一直持續,對中國庫存設有上限9萬~10萬台,夏天最旺的時候大概是一個月銷售11萬台,本來庫存就備不多。預期主要影響就是明年中國銷售較低,不太會有庫存跌價損失。中國明年銷售下降,預期大概就對毛利影響0.幾%。整體毛利率還是抓在18%左右。 Q:歐洲如法國開始刪減自行車補貼對銷售影響? A: 我們的銷售狀況跟補貼沒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