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生綠金-綠色冀泉社會企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綠色冀泉社會企業的創辦人陳宇華(人稱華仔)曾是年收入百萬的保險經紀人,打拼二十多年後,因贊助台東國小足球隊的契機,決定轉換跑道追求夢想,以實際行動創造綠色經濟,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raw-image


從人身保險到環境保險

華仔從事保險業到了不惑之年,開始有一些新的想法。人身保險是活越久領越多,又可以轉嫁人生的風險;那大眾所關注的地球環境變遷風險,用什麼方式去轉嫁呢?「其實種樹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而且人人都可以做得到。」華仔笑說,就像保險,每個人都可以買,同樣地,我們每個人也可以一起轉嫁地球的風險,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raw-image


紀錄數據創造綠金價值

許多個人或團體會自發性種樹,但往往種完樹後都沒有進一步的規劃與追蹤。綠色冀泉把樹當主角,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情況下,樹種的珍貴與價值性更能被突顯。大自然透過風力、水力或動物等媒介傳播種子,同樣地,人也可以做這件事情。全臺灣種樹參與者這麼多,華仔認為每一個種樹的過程都應該被如實的記錄,綠色冀泉導入了新技術,用區塊鏈的方式記錄,資料無法被竄改,因此這大數據在分析的時候就會相對客觀,透過數據的累積量化之後,才能貨幣化,製訂出種樹的價值。華仔相信,砍樹目的是為了要賺錢,如果不砍樹能創造更高的價值,沒有砍樹的需要,自然可以讓樹活得更長久,達到讓樹來照顧人群的目的。

raw-image


質疑聲浪中堅持做對的事

推廣種樹經濟的過程中,因為華仔和團隊夥伴是半路出家的創業者,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專家學者的挑戰。雖然質疑的聲音很多,但他們仍堅持做對的事情。因為綠色冀泉是社會企業,既然是企業,所以還是要有商業模式相輔運行,才能養活華仔自己和員工。因為不是非營利組織,他們不能去募款,只能在行動中滾動式修正,終於找到一個種樹的邏輯,然後讓這個邏輯變成企業的商業模式。「我們在這過程中花了很多時間打底跟建模,因為我們希望走自己的路。」華仔回憶到,社會企業的起點就是最困難的點。

raw-image


「以樹養球」到活化土地

少子化的影響下,偏鄉的學童愈來愈少,因為足球沒有年齡與性別之分,成為主要發展的運動,華仔長期贊助偏鄉國小的足球隊,甚至自己舉辦球賽,推動「以樹養球」的方式來推廣足球。除了天災或人禍造成樹木毀損,提供補種的樹苗,當小朋友贏球後,綠色冀泉也會在學校種樹,透過樹材的利用,例如做獎牌、做文創,來創造營收,其中三分之一提供給球隊運用,鼓勵小朋友們認真踢球,活化樹的循環經濟發揮到極致。小朋友在贏球時,除了有成績上的肯定,「我們也會告訴他,那棵樹是你們比賽勝利得來的。」華仔說,培養孩子從小對環境、樹木的認識和重視,是一件根植人心很重要的事情。 

除此之外,有一些閒置廢耕的土地,像檳榔園等,都存在很多水土保持的問題,此時一定要有新的樹種做替代,這類型的土地就會是綠色冀泉優先合作的私有土地。同時透過這個種樹的商業模式,華仔也邀請企業來共同參與,共同認養土地,讓年紀較大,已無法繼續農作的地主,其土地不會荒廢。企業往往非常樂意可以幫助弱勢,地主們也很開心土地被活化,而且綠色冀泉提供的樹種是台灣原生種,讓檳榔園恢復成有價值的森林。

raw-image


自己做主,友善環境開創事業

對於未來的規劃,華仔希望每一個人一輩子能為地球種一棵樹。不僅容易做到且意義非凡,而且可以透過種樹來抵消我們每年的碳排放量。綠色冀泉也規劃了生態旅遊、低碳旅遊、零碳旅遊等活動,旅遊的過程不造成在地的負擔,安排在地種一棵樹,並用系統記錄種植者的名字,未來可以每年回來關心自己的樹,還透過國際碳權開發商註銷整個旅遊的碳排放量,讓旅遊零碳排,如此的旅遊變得更加有意義,實現夢想在地永續。

華仔給年輕創業者兩個建議,首先要能自己做主,因為成敗都要自己扛,所以不要聽太多意見,不僅沒有效率,而且精神會發散掉,容易失焦。創業最重要的事是進入市場去測試可行性,不應花太多時間做內部溝通。第二個就是創業的前幾年盡量不要領政府補助,如青年創業貸款等,這些不是從市場上賺來的錢,會讓人忽略商品或服務的核心價值。「我看過很多新創公司一旦沒了補助,整個公司恐要進行裁員,這些補助某個程度有點像慢性毒藥會麻痺自己。」華仔語重心長說,所以他建議前面幾年要靠自己的實力,當創業有了一定的規模,很容易就能拿到補助和投資,這時多多益善,絕對是沒有問題。


【更多資訊】

綠色冀泉社會企業

地址:台東市中華路1段684號(台東大學心動館3樓)

電話:0920-954608

官網:https://www.greatghs.com/company/

FB粉絲頁:綠色冀泉社會企業

森林足球場粉絲頁:綠色冀泉之森林足球場


【影音專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獨角傳媒 | 創業專訪第一品牌
35會員
743內容數
獨角以紀錄、分享各大行業的奮鬥史為企業使命,為此我們開始積極邀約該業界代表企業體參與採訪,每一季篩選200家具有潛力的企業品牌參與免費創業故事專訪。
2025/04/14
「中賀海貿有限公司」副總鄭凱夫,公司主要業務為提供各類貨物整櫃及併櫃運送,專責於歐洲、美洲及亞洲之間的複合運送。由於創辦人來自國際知名船公司,熟知國際海運及物流運作,因此得以滿足客戶各大洲的進出口需求。「中賀海貿」與各大船公司如馬士基、長榮海運、陽明海運、法國達飛、台灣海洋網聯等皆有長期運送合約
Thumbnail
2025/04/14
「中賀海貿有限公司」副總鄭凱夫,公司主要業務為提供各類貨物整櫃及併櫃運送,專責於歐洲、美洲及亞洲之間的複合運送。由於創辦人來自國際知名船公司,熟知國際海運及物流運作,因此得以滿足客戶各大洲的進出口需求。「中賀海貿」與各大船公司如馬士基、長榮海運、陽明海運、法國達飛、台灣海洋網聯等皆有長期運送合約
Thumbnail
2025/04/14
植接有限公司以水耕方式種植生菜,產品無需清洗即可直接食用,其種植環境潔淨,過程不使用農藥,營養價值高。公司創辦人高靜觀期望透過在地生產、在地經營的理念,降低碳足跡,並將水耕蔬菜推廣至更多消費者。未來計劃拓展至海外市場,並研發水耕人蔘產品。
Thumbnail
2025/04/14
植接有限公司以水耕方式種植生菜,產品無需清洗即可直接食用,其種植環境潔淨,過程不使用農藥,營養價值高。公司創辦人高靜觀期望透過在地生產、在地經營的理念,降低碳足跡,並將水耕蔬菜推廣至更多消費者。未來計劃拓展至海外市場,並研發水耕人蔘產品。
Thumbnail
2025/04/14
春柏企業有限公司創辦人林佳華Joanne,將瑞典精釀酒HVEN EVERSPRING引入亞洲市場,展現創新精神。從英文老師到品牌經營,她結合環保與藝術的包裝設計,打造獨特品牌識別。本文分享她的創業歷程、市場策略與異業合作經驗,並強調多元發展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14
春柏企業有限公司創辦人林佳華Joanne,將瑞典精釀酒HVEN EVERSPRING引入亞洲市場,展現創新精神。從英文老師到品牌經營,她結合環保與藝術的包裝設計,打造獨特品牌識別。本文分享她的創業歷程、市場策略與異業合作經驗,並強調多元發展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黃存佑是詠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原本家裡是經營報社的,在面對數位化衝擊後轉而投入自動化機器銷售領域。當黃存佑發現人力短缺問題後,他決定改提供代工服務,開創了詠強農業科技的基業,逐步累積穩定收入,穩健成長。這段從傳統產業到科技領域的轉型歷程,展現了企業家在面對市場變遷時的敏銳觸覺和靈活應變能力。
Thumbnail
黃存佑是詠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原本家裡是經營報社的,在面對數位化衝擊後轉而投入自動化機器銷售領域。當黃存佑發現人力短缺問題後,他決定改提供代工服務,開創了詠強農業科技的基業,逐步累積穩定收入,穩健成長。這段從傳統產業到科技領域的轉型歷程,展現了企業家在面對市場變遷時的敏銳觸覺和靈活應變能力。
Thumbnail
東益報關暨東聯拖車執行長林慶全原先是環工所畢業的工程師,在科技業打拚了一段時間後,回頭接下家業,在繼承的基礎上,用創業家的精神拓展不一樣的事業版圖,讓屹立40多年的企業仍能迎來第二春,甚至可望走出台灣,進軍亞洲市場。
Thumbnail
東益報關暨東聯拖車執行長林慶全原先是環工所畢業的工程師,在科技業打拚了一段時間後,回頭接下家業,在繼承的基礎上,用創業家的精神拓展不一樣的事業版圖,讓屹立40多年的企業仍能迎來第二春,甚至可望走出台灣,進軍亞洲市場。
Thumbnail
吳浩天先生,為康泰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在看到市場對環保、無毒塑膠材料的需求後,決定創立康泰興業,並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與研發投入,所產製的PP管獲得政府認證與許可,成功引領環保綠建築的新指標。吳浩天總經理也將持續帶領團隊,研發更多環保無毒產品,為客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Thumbnail
吳浩天先生,為康泰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在看到市場對環保、無毒塑膠材料的需求後,決定創立康泰興業,並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與研發投入,所產製的PP管獲得政府認證與許可,成功引領環保綠建築的新指標。吳浩天總經理也將持續帶領團隊,研發更多環保無毒產品,為客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Thumbnail
詠惠生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黃素南女士,在坎坷的創業開局,經歷了許多未曾預料的挑戰和困難,她未曾氣餒,以園藝事業爲起點,最終創立了詠惠生技有限公司。1992年代表台灣獲得園藝賽事兩面金牌。1994年榮獲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詠惠生技有限公司的理念融合了創新與健康,致力於推廣永續農業和大健康產業。
Thumbnail
詠惠生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黃素南女士,在坎坷的創業開局,經歷了許多未曾預料的挑戰和困難,她未曾氣餒,以園藝事業爲起點,最終創立了詠惠生技有限公司。1992年代表台灣獲得園藝賽事兩面金牌。1994年榮獲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詠惠生技有限公司的理念融合了創新與健康,致力於推廣永續農業和大健康產業。
Thumbnail
綠色冀泉社會企業的創辦人陳宇華(人稱華仔)曾是年收入百萬的保險經紀人,打拼二十多年後,因贊助台東國小足球隊的契機,決定轉換跑道追求夢想,以實際行動創造綠色經濟,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Thumbnail
綠色冀泉社會企業的創辦人陳宇華(人稱華仔)曾是年收入百萬的保險經紀人,打拼二十多年後,因贊助台東國小足球隊的契機,決定轉換跑道追求夢想,以實際行動創造綠色經濟,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Thumbnail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以堅毅與務實著稱。他從小挑著扁擔賣米養家,15歲便開始在嘉義當配米工人,靠著一斗米僅賺一分錢的微薄利潤,打造了價值兩兆元的企業帝國。他的創業精神與生活習慣,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王永慶的故事,是一部以勤奮與節儉為核心的成功教科書。
Thumbnail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以堅毅與務實著稱。他從小挑著扁擔賣米養家,15歲便開始在嘉義當配米工人,靠著一斗米僅賺一分錢的微薄利潤,打造了價值兩兆元的企業帝國。他的創業精神與生活習慣,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王永慶的故事,是一部以勤奮與節儉為核心的成功教科書。
Thumbnail
台灣開廣股份有限公司經過48年的成長,已從專注工業水處理的公司轉型為多元化集團。現任董事長蔡晉暉先生秉承父親的理念,帶領公司拓展至紡織、防火纖維、塑膠製品等多個行業,並進軍機械及保健食品市場。公司在全台設有辦事處,並憑藉優質產品和服務成為國際知名品牌。
Thumbnail
台灣開廣股份有限公司經過48年的成長,已從專注工業水處理的公司轉型為多元化集團。現任董事長蔡晉暉先生秉承父親的理念,帶領公司拓展至紡織、防火纖維、塑膠製品等多個行業,並進軍機械及保健食品市場。公司在全台設有辦事處,並憑藉優質產品和服務成為國際知名品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