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上大四後不知不覺發覺自己默默成為了學校中的老屁股,也漸漸從懵懵懂懂的護理小白,經過基護實習、內外科實習等,走到了現在的社區和最後一哩。最近也開始慢慢意識到,不論是打工換宿、朋友聊天還是自我介紹,只要提到我是讀「護理系」,大家回覆的關鍵字不外乎是:辛苦了、敬佩、感覺好忙,以及
「護理師到底是在做什麼?」
沒錯,新聞、人們總說護理師在臨床很辛苦,但你知道護理師為何辛苦嗎?我們其實只要發發藥、打打電腦?辛苦的是處理情緒不穩的家屬與病人? 有鑑於每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我總覺得我都沒有好好地回答到提問者,因此這次就想要來用護生的角度來說說我對於「護理到底在幹嘛?」的想法。
如同剛進入旅館check-in,你需要填寫基本資料,而這我們稱之為「入院評估」。
我們需要了解病患(也就是旅館客人)的家庭樹、用藥史、疾病史、家族史等等,這樣我們在病患發生狀況時才會知道家屬還可以找誰?或確認平時有在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抗凝血劑)的病患,手術前可能會需要停藥。
除此之外,當我們離開旅館也會需要辦理手續,而這我們則稱之為「出院準備」。
為了確保病患帶著自己的傷口回家後能確實執行傷口護理、按時吃藥等,我們會給予家屬及個案本人出院的衛教,如傷口換藥、用藥指導、術後飲食等,並請照護人回示教,我們才會安心的讓大家回家!
對了!鋪床、整理床鋪換下一位病人也是由我們來做喔!
這部分與旅館最不一樣的地方或許在於:
📌狀況一:假設病人是來醫院動手術,則我們會從術前的準備(術前檢查、禁食、照護病人情緒等)→手術當天的病人準備(換手術衣、量生命徵象等)→術後恢復(注意傷口外觀、滲液、引流液變化、病患疼痛狀況等)→出院。以上一切的目的就在於期望病人能安心順利的動手術,並於術後觀察病患在恢復過程中是否有異常情形(引流液顏色、量、性質正常嗎?疼痛應該如何處理?等),確保病患在正確的恢復道路上,最後經醫師評估能夠出院回家後,再給予出院衛教(包含之後傷口怎麼處理、回家發現異常要怎麼辦等等)。
📌狀況二:還有一個我在兒科實習的例子,若病人患有肺炎,除了一般的抗生素(藥物)、噴霧治療外,其實我們護理端還可以給予胸腔物理治療的護理指導,指導個案於噴霧治療後可以如何拍痰讓痰液能更快排出,以及拍痰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像是手呈杯狀、飯後一小時不要拍),請家屬回示教,並於拍痰後給予抽痰等。最重要的是要評值病患的病況是否有好轉,如聽呼吸音是否從原本充滿痰液的濕囉音(rales)轉變為正常的呼吸音,我認為這正是護理的專業之處,也是我們需要啃一本比一本還厚的專業科目書籍之原因。
總結來說,我認為護理的目的在於:讓帶有病痛的病患,經由護理過程,能夠恢復健康、減輕疼痛,提升其生活品質。
雖然我還是尚未踏入臨床的護生小白,相信臨床的學長學姊們需要處理的事務絕對不止這些,除了醫療評估及技術外,仍有護理紀錄要打、行政作業要跑,加上每人所需要負擔的病人數以白班為例大約為6-8人,等於以上的流程要走六遍,每個個案的實際狀況又不太一樣,只能帶著對前輩們無盡敬佩的心,繼續精進自己,期許成為一個稱職的護理師。
最後謝謝願意瞭解這份職業的你!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你對護理的工作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並感受到這份職業背後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