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推播的影片做為練習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日youtube不知為何,開始推播一些的影片,主題大概都是以前我喜歡看的,例如一些老歌、訪問等。前日跳出一部影片,是Michio Kaku受GQ訪的片段。想想剛好適合拿來練習,就練習了一下。


念書的時候很喜歡看一些「陰謀論」類的影片,以及一些科普的影片,但倒也不是指看一些整天講政府陰謀、深層政府(Deep state)之類的部分,而是像影集X檔案那類的,或者當時歷史頻道遠古外星人這類的,總之,從科普到一些「另類說法」。

當時因緣際會的看了一大堆BBC的地平線的影片,這當然導致了一些代價,例如某次連續看了好幾集有關傳染病、病毒的主題後,我基本上就有恐菌症了。我認為這些東西靠機率遲早會來個大爆發,沒事還是多洗手。當然也是有點收穫,例如我就大概知道Michio Kaku這個人,而他會用很巧妙的譬喻來解釋一些理論概念,非常厲害。

由於前幾天看了youtube推播的這影片,想想還是來找一下Michio Kaku最近的一些資訊。一查發現除了一些公開演講外,還有一些不同主題的短片。我一開始看的是有關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傳回影像的評論,影片的大意是指這些影像顯示宇宙的情況跟大爆炸理論不太一致。我認真聽了一下,覺得好像有道理,畢竟理論還是要靠實證資料來檢驗,看到不同的現象,如果這個觀察的方式也沒問題,那可能要看看理論該怎麼修正了。然後影片下方有人留了幾句,引起我的注意,大概是說不要一直旁白,直接給我Michio Kaku的說法,我覺得有道理,但也沒想太多。

於是繼續找找Michio Kaku最近有什麼演講之類的。但我開始看到一些主題,例如最近美國某些地區開始頻繁看到不明飛行物(可能是外星人),印度或中國登月採集到非已知元素(可能是外星人),黃石公園火山正在爆發...等。一開始還沒覺得這有什麼,畢竟,看到未知的事物時,大膽的假設我覺得沒什麼問題,重點是資料與驗證(我個人是採證否立場的,也就是說,你的假說要可以推翻,而一直找不到證據推翻,才是目前可接受的說法,這說法日後還是可能被推翻)。我可以說我猜測貓遲早會主宰地球,但還是要透過經驗資料來檢驗。

後來才發現前面那句留言意義深遠。這些影片都是拿專家的照片、新聞訪問的片段,然後自己加了一大堆旁白。但事實上當事人怎麼說,甚至真的有發生這些事嗎?都沒有證據。

我想我或許還是得多練習這些辨別、追問的習慣了。當然,這麼練習的原因是我不想變成以下這類思維習慣:只要跟我已知的東西不一樣的,那都是騙人的;這人形象好講話就是真的;課本、理論不會有錯;我覺得就是這樣...。我個人認為這會讓自己過得很開心,但不會長進。

因此,自己慢慢練習,也慢慢紀錄。


copilot。幫我畫張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copilot。幫我畫張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宙人-avatar-img
2024/12/29
道西基地?我兒子超愛😊
漫步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31
宇宙人 感謝,似乎頗有趣,哪天我也來看看
一語-avatar-img
2024/12/29
您好, 首先,我認為語言本身是一種相對平面的(二維)溝通工具,僅靠文字留言,往往難以完整傳遞真實的想法與細節。而每當一則訊息被接收後,不同的人也會因背景與理解方式的不同,解讀出各自的版本。不過,能藉此引發討論,終究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其次,談到對資訊真偽的辨別,這正如學術領域中常提到的驗證與檢驗。在科學上,我們必須非常謹慎地求證,即使透過顯微鏡觀察到某些現象,也不能輕易下結論,還需多方收集證據並反覆檢驗。然而,人類目前的技術能力仍有限,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尚無法觸及。 我的教授曾說過,科學是一個由無數研究者透過點滴觀察與研究逐步累積起來的體系。在舉證過程中,只要我們問心無愧地對待每一個數據與觀察,並做到對現象自圓其說,那便已是值得尊敬的努力。 以上是一點小小心得,願與您分享。
漫步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31
在生活中旅行 感謝分享
Amanda Chu-avatar-img
2025/01/02
恭喜精選,很棒的實事求是的精神。👍🏆🤩
漫步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2
Amanda Chu 感謝各位,新年快樂
津涔-avatar-img
2024/12/30
恭喜即時精選喔🥰
漫步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31
津涔 感謝大家,新年快樂
avatar-img
漫步筆記的沙龍
216會員
164內容數
走走看看,有什麼在地的小故事就記錄一下。
漫步筆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3
最近試著用各種家AI免費版本,試試回應的情況。因為茶喝太多整個失眠,胡思亂想突然想到,AI有沒有可能去證實或推翻「我們其實處於一個模擬的世界裡」這個說法?於是就問ChatGPT,繞了一下,讓我似乎有點感受,但最多感受的還是用腦過度睡意襲來,相當慚愧。
Thumbnail
2025/02/03
最近試著用各種家AI免費版本,試試回應的情況。因為茶喝太多整個失眠,胡思亂想突然想到,AI有沒有可能去證實或推翻「我們其實處於一個模擬的世界裡」這個說法?於是就問ChatGPT,繞了一下,讓我似乎有點感受,但最多感受的還是用腦過度睡意襲來,相當慚愧。
Thumbnail
2025/02/01
回想一下當初為何開始緩慢進行斷捨離的?
Thumbnail
2025/02/01
回想一下當初為何開始緩慢進行斷捨離的?
Thumbnail
2025/02/01
接續前篇,本次紀錄一下透過AI自學的一些問答與想法。
Thumbnail
2025/02/01
接續前篇,本次紀錄一下透過AI自學的一些問答與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從youtube推播的影片延伸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影片開始,接著找一些內部、外部的判斷真偽可能方法,簡言之,若沒有相關知識背景,可能就得從講的人是否可信、講的人是否真的講了這些話來判斷。
Thumbnail
從youtube推播的影片延伸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影片開始,接著找一些內部、外部的判斷真偽可能方法,簡言之,若沒有相關知識背景,可能就得從講的人是否可信、講的人是否真的講了這些話來判斷。
Thumbnail
前一篇講到看科普影片想說多看一些結果找到一堆真偽難辨的影片。這邊繼續討論歸納一下有什麼辨別的可能性。
Thumbnail
前一篇講到看科普影片想說多看一些結果找到一堆真偽難辨的影片。這邊繼續討論歸納一下有什麼辨別的可能性。
Thumbnail
近日youtube不知為何,開始推播一些的影片,主題大概都是以前我喜歡看的,例如一些老歌、訪問等。前日跳出一部影片,是Michio Kaku受GQ訪的片段。想想剛好適合拿來練習,就練習了一下。 念書的時候很喜歡看一些「陰謀論」類的影片,以及一些科普的影片,但倒也不是指看一些整天講政府陰謀、
Thumbnail
近日youtube不知為何,開始推播一些的影片,主題大概都是以前我喜歡看的,例如一些老歌、訪問等。前日跳出一部影片,是Michio Kaku受GQ訪的片段。想想剛好適合拿來練習,就練習了一下。 念書的時候很喜歡看一些「陰謀論」類的影片,以及一些科普的影片,但倒也不是指看一些整天講政府陰謀、
Thumbnail
以陳修平老師的短影片,進行影片結構、腳本、音樂面向的觀察。 目的是想從別人的好作品,學習短影音節奏。
Thumbnail
以陳修平老師的短影片,進行影片結構、腳本、音樂面向的觀察。 目的是想從別人的好作品,學習短影音節奏。
Thumbnail
我平常日文歌幾乎只聽有看的動漫的OP ED 最近有了"是時候開始好好接觸日文了"的想法 因為我個人比起正規的讀寫學習 "聽"這個動作,對我來說更能加速培養我對該語言的語感
Thumbnail
我平常日文歌幾乎只聽有看的動漫的OP ED 最近有了"是時候開始好好接觸日文了"的想法 因為我個人比起正規的讀寫學習 "聽"這個動作,對我來說更能加速培養我對該語言的語感
Thumbnail
我曾有一段時間,非常著迷於上網看YouTube的影片,尤其是那種專職youtuber的作品,短則二、三分鐘,長則三、四十分鐘的都有。 這些網路影片的題材包羅萬象,從桌球到鋼琴,從電玩到政治,乃至於電影配樂、魔術、變裝......當時我覺得,YouTube真是太神奇了!簡直就像收看電視節目一樣精采,甚
Thumbnail
我曾有一段時間,非常著迷於上網看YouTube的影片,尤其是那種專職youtuber的作品,短則二、三分鐘,長則三、四十分鐘的都有。 這些網路影片的題材包羅萬象,從桌球到鋼琴,從電玩到政治,乃至於電影配樂、魔術、變裝......當時我覺得,YouTube真是太神奇了!簡直就像收看電視節目一樣精采,甚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上youtube看電腦的視頻和歌曲,尤其是韓國的歌曲或日本以前流行的老歌。 今天周末,閒來無事打開youtube,看到一個「日本老歌合集」的視頻,打開之後,才發現這個視頻,把我三四年來聽過的十幾首日本老歌,都給集合在一起。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上youtube看電腦的視頻和歌曲,尤其是韓國的歌曲或日本以前流行的老歌。 今天周末,閒來無事打開youtube,看到一個「日本老歌合集」的視頻,打開之後,才發現這個視頻,把我三四年來聽過的十幾首日本老歌,都給集合在一起。
Thumbnail
        現在開電視的目的是為了收看頻道節目的機會越來越小,大概只剩看新聞或體育賽事。其他的都是自選影片,或是付費影片。        而光是選擇YOUTUBE的影片也是要花一番功夫,因為有各式各樣的主題和內容可以選。像是以月光最常看的投資理財節目,可以分為主持人邀請來賓談論話題的,下班經濟
Thumbnail
        現在開電視的目的是為了收看頻道節目的機會越來越小,大概只剩看新聞或體育賽事。其他的都是自選影片,或是付費影片。        而光是選擇YOUTUBE的影片也是要花一番功夫,因為有各式各樣的主題和內容可以選。像是以月光最常看的投資理財節目,可以分為主持人邀請來賓談論話題的,下班經濟
Thumbnail
本來只是想分享一些知識給親朋好友,後來在YouTube上放的影片越來越多,索性做成一個專門的頻道。
Thumbnail
本來只是想分享一些知識給親朋好友,後來在YouTube上放的影片越來越多,索性做成一個專門的頻道。
Thumbnail
2007年9月20日,距今已近13年。這是回去看看加入 YouTube 的日期!這一輪的生肖輪迴後,所有人的生活,也深深受到「網路創作者」的影響吧? 有發現這幾年的新聞會越來越多出現一群「YouTuber」這個新興名詞嗎?還有印象是什麼時候開始這一群人也佔據了主流媒體成為不可忽視的聲音嗎?諸如
Thumbnail
2007年9月20日,距今已近13年。這是回去看看加入 YouTube 的日期!這一輪的生肖輪迴後,所有人的生活,也深深受到「網路創作者」的影響吧? 有發現這幾年的新聞會越來越多出現一群「YouTuber」這個新興名詞嗎?還有印象是什麼時候開始這一群人也佔據了主流媒體成為不可忽視的聲音嗎?諸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