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天,為我的文化幣服喪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新年的第一天,為我的文化幣服喪。

疫情過後,為振興藝文風氣並拓展新的藝文客群,2023年文化部正式將「藝FUN券」轉型為「文化成年禮」,18至21歲的青年能夠獲得1200點文化成年禮金(即文化幣),用於藝文相關消費的折抵。那時我正好21歲,搭上了文化幣的末班車;隔年(2024年),運氣似乎又特別好,隨著文化成年禮金政策再升級,受惠對象拓寬至16至22歲的青年,我又一次以壓線的年紀坐上這班列車,實在感激。

想當然爾,沒有人在天天過年的,年紀到了還是得下文化成年禮的列車。隨著新的一年開始,正式迎向不再是文化青年的第一天(但昨天的我還是文化部認證的文化青年)。不過,今年(2025年)文化部也加碼向下扎根,除了16至22歲的青年能夠領取1200點文化幣,這次更擴大試辦13至15歲的青年,每人可領取600點文化幣。換句話說,從國中開始就能以文化幣進行藝文消費,這不僅推動藝文風氣年輕化,也降低藝術學習的高門檻,特別是在劇場領域。

raw-image

不得不承認,劇場與電影相比,票券消費門檻實高得驚人。同樣是兩小時的作品,多數票價動輒八百、一千,表演工作坊長達八小時的作品《如夢之夢》的蓮花池座位甚至上看一萬一千元。如此高的消費門檻,對青少年而言無疑是藝術學習路徑上的阻力之一,畢竟我們似乎很難作為一個學習戲劇卻不看戲劇作品的學生。而作為一個連續受益於文化政策兩年的昨日青年,想在此大力提醒還能領取文化幣的青年們,若對劇場作品有興趣,務必將文化幣省著用在戲劇票券上。

多數劇場作品設有數量不等的青年席(通常是十席),青年席的票價比普通票便宜許多,最少是普通票價的5折,也有不少是3折甚至1折。以我2024年購買阮劇團《FW:家的妄想》為例,原普通票價1000元的作品,青年席僅需100元(也就是扣除文化幣100點的消費,無須有個人的實際開銷)。不過,青年席需要透過文化幣消費來購買,但並不需要全額使用文化幣支付,而大部分青年席的文化幣低消為100點。也就是說,若購買原價1000元、青年席打3折僅需300元的票券,只需用100點文化幣即符合購買條件,而使用的100點文化幣也將作為折抵,因只有所剩的200元是需要自行支付的金額。總體來說,文化幣效益若要最大化,就是僅使用符合低消條件的點數進行消費。

raw-image

以我的文化幣消費經驗為例,2023–2024年間我總共獲得2400點文化幣,若每部作品的最低文化幣消費額為100點,便可購買至少24場劇場作品的青年席次。假設普通票價為1000元,而青年席以3折計算,折抵100點文化幣後,每張實際僅需支付200元。換言之,若觀看24場劇場作品,一般票需支付總額24000元,但透過文化幣的補助,總花費可大幅降低至僅4800元。從另一角度來看,若以1000元的實際支出計算,一般票僅能觀看1齣,而善用文化幣則可觀看5齣戲劇作品。因此,文化幣的妥善利用可以降低進入劇場的經濟門檻,也或多或少能縮減戲劇學習過程中因財務條件造成的差距。

因此,提醒目前13至22歲的青年們(200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特別是生活資源有限但仍然對戲劇領域感到興趣的青年,務必珍惜文化幣的使用機會。此外,今天早上8點起已經可以領取文化幣,歡迎大家把這些資訊分享出去,並多進劇場看戲,善用文化幣降低進入劇場的消費門檻。而我,決定在早上八點時,在夢中繼續為我的文化幣服喪,也開始適應無法再肆無忌憚透過文化幣買票觀劇的新的一年。

由衷感謝文化幣,我會想你。

raw-image


avatar-img
23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簡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該是對自身在美國的藝術道路具有高度堅持的角色,卻在偉同父親臨終前不知所以的迴光返照下,最終願意貢獻自己的子宮以成全與自身毫無血緣關係與足夠感情基礎的家庭的幸福。並且,這樣缺乏辯證與去脈絡化的幸福結局,也使《囍》在結構上落入某種西方解放東方傳統的危險之中。
該劇挑戰了傳統移工戲劇中使用的文化符號,以說故事的方式引發觀眾對社會議題的思考。雖然在劇中展現了移工的困境和壓迫,但同時也被批評未能充分描繪移工的主體性。儘管如此,這部戲劇仍為舞臺演出帶來了新的視野及討論的空間。此文章分析了劇作的策略及其對社會議題的影響。
《LogIN:新南向》是一部結合劇場與走讀的沉浸式體驗作品,觀者透過手機APP進入桃園中壢的商圈,體驗東南亞企業帶來的文化碰撞。作品探討了本地人與東南亞移民之間的關係,並引發觀者對未來繁榮與本土文化衰退的思考。透過選擇與決策,觀者在探索中將影響故事的走向及結局,最終反思在科技及社會變遷下的城市發展。
阮劇團的年度製作《剪刀·石頭·布》以四位女孩的扮家家酒為起點,通過劇中劇的方式講述一段關於重逢與離別的童話故事。此劇不僅突破了傳統民俗文化的界限,還巧妙結合了臺語元素,反映在全球化背景下臺語文化的消逝。透過互動性與詩意的表現手法,引領觀眾反思生命的本質及童真的價值,發掘演出背後更深層的情感與意義。
本文探討施如芳所編劇的《鯨之嶋》在臺灣人文地理特色的表現,分析其角色象徵與劇場技術的融合,並指出在多元元素的表達中,缺乏強大的敘事核心所帶來的挑戰。本文也反思了觀眾的理解門檻及其對於作品的共鳴,並建議未來創作應更著重於意義的深度而非僅是象徵的堆砌,從而使戲劇更能與本土文化建立更為直接的聯結。
「接住更多女性」的抱負出自於同病相憐的情感紐帶,可當「自己的房間」同時亦疊合了「公共的救贖空間」,卻也揭露並延續了一種「獻身的慣性」——從「為藝術獻身」到「為女性獻身」——個人能力的有限總是被忽略。以「老師」自居或許意不在傳遞威權的火炬,可表面身分的自我慰藉,無形之中再現了難以轉身拔足的權威的陰影。
4/5藝術之子
本該是對自身在美國的藝術道路具有高度堅持的角色,卻在偉同父親臨終前不知所以的迴光返照下,最終願意貢獻自己的子宮以成全與自身毫無血緣關係與足夠感情基礎的家庭的幸福。並且,這樣缺乏辯證與去脈絡化的幸福結局,也使《囍》在結構上落入某種西方解放東方傳統的危險之中。
該劇挑戰了傳統移工戲劇中使用的文化符號,以說故事的方式引發觀眾對社會議題的思考。雖然在劇中展現了移工的困境和壓迫,但同時也被批評未能充分描繪移工的主體性。儘管如此,這部戲劇仍為舞臺演出帶來了新的視野及討論的空間。此文章分析了劇作的策略及其對社會議題的影響。
《LogIN:新南向》是一部結合劇場與走讀的沉浸式體驗作品,觀者透過手機APP進入桃園中壢的商圈,體驗東南亞企業帶來的文化碰撞。作品探討了本地人與東南亞移民之間的關係,並引發觀者對未來繁榮與本土文化衰退的思考。透過選擇與決策,觀者在探索中將影響故事的走向及結局,最終反思在科技及社會變遷下的城市發展。
阮劇團的年度製作《剪刀·石頭·布》以四位女孩的扮家家酒為起點,通過劇中劇的方式講述一段關於重逢與離別的童話故事。此劇不僅突破了傳統民俗文化的界限,還巧妙結合了臺語元素,反映在全球化背景下臺語文化的消逝。透過互動性與詩意的表現手法,引領觀眾反思生命的本質及童真的價值,發掘演出背後更深層的情感與意義。
本文探討施如芳所編劇的《鯨之嶋》在臺灣人文地理特色的表現,分析其角色象徵與劇場技術的融合,並指出在多元元素的表達中,缺乏強大的敘事核心所帶來的挑戰。本文也反思了觀眾的理解門檻及其對於作品的共鳴,並建議未來創作應更著重於意義的深度而非僅是象徵的堆砌,從而使戲劇更能與本土文化建立更為直接的聯結。
「接住更多女性」的抱負出自於同病相憐的情感紐帶,可當「自己的房間」同時亦疊合了「公共的救贖空間」,卻也揭露並延續了一種「獻身的慣性」——從「為藝術獻身」到「為女性獻身」——個人能力的有限總是被忽略。以「老師」自居或許意不在傳遞威權的火炬,可表面身分的自我慰藉,無形之中再現了難以轉身拔足的權威的陰影。
4/5藝術之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三十歲之前,我的人生哲學是及時行樂。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既然如此,更不要讓自己帶有任何遺憾,盡情享受生活才是王道。不過,隨著年紀持續增長,心態也隨著環境與時間而有時不同。 過了四十之後,漸漸發現身邊朋友陸續加入投資行列,一向自傲「月光族」的我也開始思考
在開始撰寫這篇告白書,或說是告別書之前,我久違地打開了自己的facebook個人頁面,將一篇多年前刊登過的文章權限改為不公開,說來可能有點中二,以這個近三十的年紀來說,竟還要做上這種鎖上一段過去才能開啟未來人生的蠢事嗎?弔詭的回文此刻卻著地展開:「未來在過去萌成熟,過去在未來腐爛。」我一直認為的那篇
Thumbnail
青春只一瞬 轉忽老來至 若念孩童時 當惜時如金 學庸 94.12.15/11:07:58
又到了畢業季,凝視著青春期的陰影,那些朦朧的回憶隨著歌聲飄來。 從青澀到熱情,從失落到重新開始,再一次勾勒出追逐夢想的回憶。 走進過去,尋找那些悄然拼湊的人生追尋和回憶,一起感受年輕時燦爛的青春。
Thumbnail
國中時的愛好,四十年後的傷悲
Thumbnail
3/1 事實上,我好像從來沒有做好二十歲的準備。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 我卸下了笑容 化了追求名利的妝。 從何時開始 我疏遠了玩具 與書本形影不離。 從何時開始 我不再理解天空的憂傷 轉而解答題目儲存的答案.....
Thumbnail
3/1 正式結束18歲了。 我曾經跟身邊朋友揶揄過,新聞系的學生都很喜歡在社群媒體上打長文,但當我開始萌生想把感言打出來的念頭時,那瞬間我好像也頓悟了。第一次是真心想把文字分享給大家,不再是用簡單的數字紀錄自己成長一歲的時刻。 18歲的開端是一團亂。 我不能說自己是愛讀書的人,更
當我離開年輕的時代 蒼老卻摒我於門外 屬於何個世紀的尷尬季節 只有默然時間的擺渡 時光匆匆 歲月匆匆 人生一再匆匆走過 拎拾沿途的記憶 每一刻的美 是人生珍愛的黃金 沉重而寶貴 欲割捨卻不能 只因我貪得太多 學庸75.11.03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三十歲之前,我的人生哲學是及時行樂。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既然如此,更不要讓自己帶有任何遺憾,盡情享受生活才是王道。不過,隨著年紀持續增長,心態也隨著環境與時間而有時不同。 過了四十之後,漸漸發現身邊朋友陸續加入投資行列,一向自傲「月光族」的我也開始思考
在開始撰寫這篇告白書,或說是告別書之前,我久違地打開了自己的facebook個人頁面,將一篇多年前刊登過的文章權限改為不公開,說來可能有點中二,以這個近三十的年紀來說,竟還要做上這種鎖上一段過去才能開啟未來人生的蠢事嗎?弔詭的回文此刻卻著地展開:「未來在過去萌成熟,過去在未來腐爛。」我一直認為的那篇
Thumbnail
青春只一瞬 轉忽老來至 若念孩童時 當惜時如金 學庸 94.12.15/11:07:58
又到了畢業季,凝視著青春期的陰影,那些朦朧的回憶隨著歌聲飄來。 從青澀到熱情,從失落到重新開始,再一次勾勒出追逐夢想的回憶。 走進過去,尋找那些悄然拼湊的人生追尋和回憶,一起感受年輕時燦爛的青春。
Thumbnail
國中時的愛好,四十年後的傷悲
Thumbnail
3/1 事實上,我好像從來沒有做好二十歲的準備。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 我卸下了笑容 化了追求名利的妝。 從何時開始 我疏遠了玩具 與書本形影不離。 從何時開始 我不再理解天空的憂傷 轉而解答題目儲存的答案.....
Thumbnail
3/1 正式結束18歲了。 我曾經跟身邊朋友揶揄過,新聞系的學生都很喜歡在社群媒體上打長文,但當我開始萌生想把感言打出來的念頭時,那瞬間我好像也頓悟了。第一次是真心想把文字分享給大家,不再是用簡單的數字紀錄自己成長一歲的時刻。 18歲的開端是一團亂。 我不能說自己是愛讀書的人,更
當我離開年輕的時代 蒼老卻摒我於門外 屬於何個世紀的尷尬季節 只有默然時間的擺渡 時光匆匆 歲月匆匆 人生一再匆匆走過 拎拾沿途的記憶 每一刻的美 是人生珍愛的黃金 沉重而寶貴 欲割捨卻不能 只因我貪得太多 學庸7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