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 #設計業 #製造業 的朋友們請注意——
114 年 IDDI 經濟部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補助 即將截止啦!
IDDI 是一個近年由經濟部推出,限定只能「設計業」與「製造業」申請的補助。
補助的核心精神顧名思義,希望以設計的力量帶動企業進行創新,因此非常適合想要投入更多設計資源的公司申請。
如果你是「設計業」的申請公司,你可以透過 IDDI 在原有的設計服務上,研發新設計工具、開創新商業模式、開發新目標市場⋯⋯;
如果你是「製造業」的申請公司,你更可以透過 IDDI 委託專業設計團隊,應用 設計思考 方法、改良現有製造流程、進行品牌轉型重塑⋯⋯。
不過在申請之前,記得特別注意 IDDI 對「設計業」與「製造業」的申請資格認定!
沒有滿足申請資格的企業無法申請 IDDI ,並且「設計業」與「製造業」兩種產業的申請資格、申請類別、補助金額、計畫要求⋯⋯等等都完全不同,小心不要看反了唷!
本篇文章將藉由 113 年 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補助的過案經驗,公開 3 個申請 IDDI 的隱形要求,並獨家分享 IDDI 計畫書撰寫秘訣,讓讀者更了解如何申請 IDDI 。
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補助
114 年補助開放申請時間:
113 年 12 月 30 日 - 114 年 2 月 26 日 17:00 截止
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補助——114 年申請攻略 & 線上說明會懶人包|政府補助翻譯包 #5
我們在 113 年有申請「通過」一件 IDDI 經濟部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補助 的補助案。
恰好 113 年 IDDI 剛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而 114 年 IDDI 之核心精神變動不大,所以對於今年想申請 IDDI 的公司們來說,我們的過案經驗應該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
總結來說, IDDI 是一個很特別的政府補助,審查委員在意的點也跟其他補助計畫不太一樣。根據 113 年的申請經驗,我們歸納出來 IDDI 其實有 3 個隱形要求——
在大部分補助計畫中,因為擔心獲得補助金的公司會經營不善、無法完成計畫,審查委員在審核申請公司時,其實會在意公司「現在」的競爭力大於公司「未來」的可能性。
IDDI 雖然也在意申請公司的「現在」,但相較而言,卻更在意申請公司的「未來」目標。
我們多次聽到 IDDI 審查委員在會議過程中詢問:「你們想成為一間什麼樣的公司?」這其實是在問申請公司對自己的未來定位,或者說是企業願景。
根據我們去年的申請心得, IDDI 想篩選出的補助對象,就是能透過這個計畫,將公司從現狀一舉提升到自己未來定位的公司。而在這個過程中能提升更多的公司,也會對 IDDI 的審查更為有利。
所以, IDDI 其實是一個少見的「進步獎」補助計畫!
IDDI 很重視申請公司的未來目標,但這個目標不能空穴來風,所以審查委員更會反覆詢問、檢視你的公司目標從何而來,以及如何透過這次的補助計畫來達成。
因此,計畫書的合理性很重要,以下這條從「現在」到「未來」的邏輯線更是重中之重,必須在計畫書中被闡述清楚:
Suppork 先生的推薦閱讀:
(Coming Soon)補助顧問手冊 Ch. 4|補助計畫書怎麼寫?(1) 5 步驟快速產出計畫架構
不過, IDDI 最特別的地方,還是在它要求公司設定目標、自我提升,又限制需使用「設計」來作為提升的手段。並且這個「設計」,不太能只是基礎的視覺設計、包裝設計。
根據 IDDI 的 114 年申請須知,設計業者需要透過這個計畫 「⋯提升設計服務的價值或擴大設計自有商品的競爭力⋯」 ,製造業者則需要 「⋯透過 設計思考 定位企業內關鍵設計發展問題⋯」 。
IDDI 要求「設計」很高比例地導入公司,包含進行市場 / 消費者的設計需求分析、與專業設計團隊合作、聘用設計從業人員、購買 / 研發設計工具⋯⋯等等。
所以基本上,這是一個需要量身打造的補助計畫,不太能直接拿其他補助的計畫書來改,也不太能直接把公司開發中的業務拿來寫。
如果你的公司沒有這樣的規劃,那就不適合申請 IDDI ,可以改為申請 SBIR 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 、 SIIR 經濟部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 、 CITD 經濟部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 ⋯⋯等等補助。
不過,如果你的公司剛好有一個需要大量設計資源的構想,那 IDDI 絕對可以是你的第一順位選擇。
因為根據我們的估算, IDDI 的過案率可能有 20-30% ,在補助計畫中算是相當高的了。
只要你可以滿足這 3 個 IDDI 的隱形要求,你就很有可能可以獲得 IDDI 補助金!
Suppork 先生的推薦閱讀:
SIIR 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114 年申請重點公開!|政府補助翻譯包 #4
那麼, iDDI 的計畫書要怎麼寫呢?
設計位階(Design Ladder)
由丹麥設計中心(Danish design centre)於 2003 年提出的概念,用於理解「設計」在企業中如何被不同程度的應用。
設計位階 / 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設計位階」是 IDDI 執行單位「台灣設計研究院」一直在推廣的概念,這也是 IDDI 審查中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基本上, IDDI 的目標就是在協助企業提升自己的設計位階。
不過在這方面, IDDI 對製造業比較有明確要求,對設計業反而較為寬容。
兩者的差別可能是因為,製造業的設計位階大部分都在第 1 階「無設計」,或是第 2 階「設計作為造型美學」,只要投入一定設計資源,很容易就可以滿足設計位階提升的指標。但設計業的設計位階一定在第 2 階以上,可能需要進行大幅度改革才能有效提升。
不論如何,套用「設計位階」的概念,來說明你的計畫具體可以對公司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對 IDDI 的審查委員來說會是非常一目瞭然的。
你知道你的公司設計位階在哪裡嗎?
今年 IDDI 特別推出了一個 IDDI 企業創新能力評測問券 ,在填答過程中你可以自然釐清設計在公司中佔據的比重。最後填完問卷,得到一個「第?類」的評測結果後,你就可以到 問券結果網站 選擇類別,檢視你的設計力評估報告。其中的內容對你後續撰寫 IDDI 計畫書也能提供很多有用的思路喔!
前面我們提過, IDDI 的計畫書有一條很重要的邏輯線,我們可以把它簡化為:
公司現狀 ⭢ 痛點 / 機會 ⭢ 計畫內容 ⭢ 計畫成果 ⭢ 未來目標
在一開始撰寫計畫書時,你可能只確定了「公司現狀」,對「計畫內容」有一點大概方向,其他部分還不知道怎麼寫。
這時候,你需要先找出一個合理的「痛點 / 機會」,讓你的「公司現狀 ⭢ 痛點 / 機會 ⭢ 計畫內容」這部分的邏輯線成立。
這邊可以是公司內部的痛點、目標客群的痛點,或是市場趨勢帶來的機會。不過出於 IDDI 的性質,痛點必須可以用設計專業來解決,機會也要可以透過設計提升來抓住。
譬如,製造業公司可以因應時代變遷進行品牌再造、流程優化⋯⋯,設計業公司也可以看準未來趨勢開發進階服務、創新應用⋯⋯等等。
如果對這部分沒有想法的話,其實 IDDI 企業創新能力評測問券 的 評測結果 是一個很好的靈感來源。你可以重點關注網頁右側「實施指南」段落的內容,來汲取一些方向。
後面的「計畫成果」也可以參考 IDDI 企業創新能力評測問券 的 評測結果 中「成效評估」段落提到的指標,這樣可以確保你提出的查核點 KPI 和審查委員預期的不會差太多,減少彼此之間的認知差距!
IDDI 經濟部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補助 透過補助資源,使「製造業」及「設計服務業」,運用設計驅動創新及升級轉型,發展出創新商品、服務或商業模式,進而提升設計位階與市場競爭力。
設計服務業:
製造業:
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補助【補助類別 & 補助金額】
設計服務業:
可申請 類別一/ 設計服務能量提升
協助設計服務業透過設計思考規劃未來發展藍圖,並回應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例如 數位 AI 設計 、 永續循環設計 及 社會創新設計 等,著重於提升設計服務的價值或擴大設計自有商品的競爭力。
【補助金額】最高 200 萬
【補助比例】最高 50%
製造業:
可申請 類別二/ 設計導入創新加值
協助製造業透過設計思考定位企業內關鍵設計發展問題,並朝向未來生活議題發展應用,如 高齡健康 、 循環永續 、 智能應用 、 無人機發展 、 文化科技 等,以應對市場快速變化。
【補助金額】最高 400 萬
【補助比例】最高 50%
*製造業者須委託 1-2 家設計服務業
受理期間:
113 年 12 月 30 日至 114 年 2 月 26 日 17:00
呼叫 Hey, Suppork!你的政府補助全面支援小幫手——
2025 最新補助列表|3 分鐘問券立即免費索取
政府補助筆記|政府補助懶人包 & 申請經驗分享
補助申請手冊|從 0 開始的手把手補助計畫書教學
補助線上諮詢|線上改計畫書、補助客製化建議⋯⋯
立即點選以上連結,獲得 Hey, Suppork!政府補助顧問圖文祕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