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因商業經濟發達,土地與房產成為重要的投資品,導致炒房現象普遍
高需求加上有限的土地供應,進一步推高了房價
房價與所得比高達200倍
通貨膨脹情形嚴重就跟現在一樣
就連蘇東坡的租屋生活,他晚年靠變賣字畫買房,反映了就算是名人,也受限於當時高房價的壓力
這跟現代一些高房價地區年輕人無法靠儲蓄買房一樣
宋朝經濟繁榮導致城市化進一步加劇,人口流動性提高,住房需求急劇上升
也誕生出大量類似現代房仲的職業
幫助買家和賣家完成交易,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活躍
宋代的房價高昂與現代"台北天龍國"的房市現象幾乎一樣
就連打房政策都類似
1.宋仁宗天聖七年,宋政府推出"限購第二間房子"
2.地方政府會限制土地或房屋典賣的數量(類似降低貸款成數)
3.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耕地和居民住宅的基本使用權,以免過多土地被富人用作非生產性投資(自住優先權)
4.運用一些妖怪時事讓百姓情緒波動恐慌因而影響房價(就像現在新聞的利空跟利多)
朱熹提到"宰執亦是賃屋",說明就算高官收入豐厚,也未必能夠負擔高房價
宋代地方限制土地交易的做法,與現代政府透過提高首付比例、降低貸款成數等金融手段達到相似目標。這些手段的效果多半只是暫時壓抑市場熱度,但資金充裕的富人能迅速調整投資策略,繼續壟斷資產
古代還不是民主國家都已經試過打房,最後都只是把成本轉移到窮人身上
宋代的房價調控政策與現代政策幾乎一樣方向,但結果還是不如預期
反而可能將成本轉嫁給基層民眾
無論是宋代還是現代,經濟政策都必須在資本與人性間尋求平衡。然而,當結構性問題根深蒂固,政策僅能起到修補作用,無法徹底改變現狀。
這正是“人性慣性的軌跡”
經濟與社會中的不平等會隨著時間累積,並逐步內化為體制化問題。古代可以透過戰爭或改朝換代重新分配資源,但現代的民主社會中,制度更注重穩定性,這使得結構性問題的解決更加複雜且緩慢。
換句話說,歷史總在重複,只是形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