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展覽|《 故事.集:說說典藏 》高雄市立美術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展覽以《 故事.集:說說典藏 》為題,粹選出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藝術家的經典作品。展區分為「寫實/抽象:心之倒影」、「符號/圖騰:意念的象徵」、「行為/踏查:以時間為梭」、「在地/原鄉:土地和海洋」四個子題展出。

Ⅰ. 寫實/抽象:心之倒影

藝術創作是藝術家內心的獨白、思緒的映照,也是心像的倒影。

在戰後的1950年代,臺灣興起了抽象表現與材質實驗的風潮,隨後1970年代超寫實主義亦影響著台灣。此展題致意這些年代,藝術家們利用寫實與抽象所創作出的那些內心獨白、思緒映照,甚至是心的倒影。

楊成愿〈 博物館(B) 〉  1993 油彩

楊成愿〈 博物館(B) 〉 1993 油彩

楊成愿的這幅〈 博物館(B) 〉為《 台灣近代建築 》系列作品之一。這一系列作品以超現實主義與普普藝術風格來做呈現,將台灣的史前遺物、古地圖、日據時代的建築與動植物等歷史人文與自然的紛雜、片段意象拼貼在一起。

洪根深〈 柔腸 〉  2009 墨、壓克力顏料、石膏、樹脂、咖啡渣、畫布

洪根深〈 柔腸 〉 2009 墨、壓克力顏料、石膏、樹脂、咖啡渣、畫布

〈 柔腸 〉創作於八八風災發生的2009年。

2009年,莫拉克颱風侵襲了台灣。這次的災情非常嚴重,總共造成681人死亡、18人失蹤。他,被稱為八八風災。〈 柔腸 〉創作背景就是在八八風災之後。作品以虛線和不同材質肌理來表達風災過後因為土石流而中斷的道路橋樑。


Ⅱ. 符號/圖騰:意念的象徵

主觀內在的「意念」,透過客觀外在的「象」使其顯現可視。

此展區以符號與圖騰為主題,呈現作品運用符號與圖騰表徵生命哲思與生活感悟。符號與圖騰具有獨特的視覺吸引力,為觀者帶來神祕美感、廣度想像與深度思維。


Ⅲ. 行為/踏查:以時間為梭  

此展區以行為與踏查為主題,呈現美術創作在風景觀念上的發展與轉向,展現風景觀從寫生再現,轉往結合深具反省與兼容的土地觀點的具現,關切人文議題、關懷地域變遷,以身力行藝術實踐。

以自身演繹行為表達個人信念、抵抗意念或擾動社會議題的思維主張。這樣透過時間積累而提煉的創作亦為臺灣美術構築社會參與的繁景。

〈 行路一百公里 〉為石晉華¹於2012至2017年間創作。行者朝目標100公里前進,並手持鉛筆在牆面上的畫布來回走畫線條。地面的畫布承接牆上掉落的鉛筆粉末,鞋子又將其拓印出行路的足跡,就這樣不停重複走筆。自省、苦行,以一種超乎常人的耐力與意志力,透過鉛筆線的無限重複,將生命的重量形成作品的張力。

¹石晉華(1964-2024):臺灣觀念藝術與行為藝術創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與「身體」緊密相關,代表作品為《走筆》系列。

Ⅳ. 在地/原鄉:土地和海洋

1980年代,臺灣本土意識聲浪茁壯,藝術家們對於常民生活以及庶民美學產生認同,開始以地方日常通俗的元素為題材,創作出具濃厚臺灣風情的作品。

陳順築〈 風中的記憶:田地 〉  1998 照片、錫合相框、五金零件

陳順築〈 風中的記憶:田地 〉 1998 照片、錫合相框、五金零件

在〈 風中的記憶:田地 〉一作中,陳順築將一張黑白田地的放大照片平均分割,裝入相框,再拼貼成有如土地記憶的私人鄉愁。

原應是綠油油的田地,在遙遠的記憶中已轉為黑白的片段組合。並置或錯落排列的影像,使飄逝的家園風景添增了一些追憶的儀式化形象。這些表現,都使人感受到藝術家悵然的情懷。

〈 用力的呼吸 〉展現伊誕獨特的「紋砌刻畫」藝術形式。「紋砌刻畫」中的「紋」代表大地山林以及動植物圖紋;「砌」指石板屋、山坡梯田疊砌的紋路;「刻」是雕刻刀雕出之紋路;「畫」則為模仿季節變換之彩繪顏色。

此作使用大量代表山川、植物的紋樣。仿版畫刻痕,但藝術家將其轉換為更加細緻的硬質線條。作品帶有原始、神秘與童趣的原民藝術風氣。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了藝術家的家鄉達瓦蘭部落,族人被迫遷往山下。在這樣傷痛的背景下,伊誕開始思考人類該如何與土地維持和睦關係,而此作名為「用力的呼吸」,暗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後,土地幾乎窒息,人類也難以暢快呼吸。


《 故事.集:說說典藏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

▍展出藝術家|林淵、曾培堯、劉生容、林壽宇、蕭勤、黃潤色、杜文喜、李朝進、高燦興、李小鏡、葉竹盛、洪根深、莊普、楊識宏、楊成愿、郭振昌、楊世芝、盧明德、卓有瑞、謝德慶、曲德義、陳榮發、林柏樑、黃銘昌、黃進河、李俊賢、簡福鋛、吳瑪悧、李明則、陸先銘、鄭麗雲、顏頂生、郭維國、林鴻文、拉黑子.達立夫、劉秋兒、陳順築、伊誕.巴瓦瓦隆、石晉華、黃文勇、林明弘、李昆霖、李俊陽、林純用、張恩滿、張和民、達比烏蘭.古勒勒、黃志偉、陳伯義、Yuki Kihara、宜德思‧盧信、鍾舜文、陳奕彰、曾琡棻、王國仁、許嘉宏

▍展覽日期|2024/12/28(六) ~ 2025/06/15(日)

▍展覽時間|週二 ~ 週日 09:30 - 17:30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101-103 展覽室

▍購票資訊|全票 NTD90/人;優惠票 NTD45/人;詳情及最新資訊請依官網或現場售票處為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四維空間
5會員
15內容數
歡迎進入藝術的四維空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當我開始記得,記憶,記錄,突然回過神然後好奇、翻找更久遠的時光,總會成為歷史的細瑣日子們,就不那麼百無聊賴、平淡無光。
Thumbnail
當我開始記得,記憶,記錄,突然回過神然後好奇、翻找更久遠的時光,總會成為歷史的細瑣日子們,就不那麼百無聊賴、平淡無光。
Thumbnail
不見~ 心意識深潛 慨嘆~ 剎那間蛻變 ~~ 風蝕歲雕的容顏 才是心相外顯 ~~~ 審己觀他臉上外露的內心地圖經緯等高線了然一個人於瞬間
Thumbnail
不見~ 心意識深潛 慨嘆~ 剎那間蛻變 ~~ 風蝕歲雕的容顏 才是心相外顯 ~~~ 審己觀他臉上外露的內心地圖經緯等高線了然一個人於瞬間
Thumbnail
來臺南市美術館2館看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於2022年6月25日至10月16日登場,其為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aris)於2018年推出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此次巡迴到台灣,也加入9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增添台灣視角的敘述,
Thumbnail
來臺南市美術館2館看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於2022年6月25日至10月16日登場,其為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aris)於2018年推出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此次巡迴到台灣,也加入9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增添台灣視角的敘述,
Thumbnail
經朋友邀約,到高雄美術館參觀黃土水大師的雕像作品<甘露水>,初見這個作品,除了震撼,沒有其他。 上頭的燈光刻意被打得特別亮,往如強調著蚌殼中的少女要往光走去。 猶如那個時期的所有參與文化創作的人們,在大多數人都尚未被文化啟蒙的台灣裡,在黑暗中摸索著往光走去。 參展資訊: 官網:點我進入
Thumbnail
經朋友邀約,到高雄美術館參觀黃土水大師的雕像作品<甘露水>,初見這個作品,除了震撼,沒有其他。 上頭的燈光刻意被打得特別亮,往如強調著蚌殼中的少女要往光走去。 猶如那個時期的所有參與文化創作的人們,在大多數人都尚未被文化啟蒙的台灣裡,在黑暗中摸索著往光走去。 參展資訊: 官網:點我進入
Thumbnail
攝影就是認識過去與現在、自身與國家的一盞大門。 初次造訪第一個台灣的攝影博物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與草山玉溪《世界新聞攝影展》
Thumbnail
攝影就是認識過去與現在、自身與國家的一盞大門。 初次造訪第一個台灣的攝影博物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與草山玉溪《世界新聞攝影展》
Thumbnail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看展心得感想。2020~2021 國立美術館。
Thumbnail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看展心得感想。2020~2021 國立美術館。
Thumbnail
一群阿姨們從教會走出來,圍住了門前佇立的大型雕塑作品《眾心擁抱》(蔡潔莘,2018)且議論紛紛,中斷了在一旁原本準備按下快門的我。我也恰好偷聽這些阿姨們在討論什麼,結果各自有著對作品的創作者、色彩、姿態與之所以在此等種種解釋與看法,遲遲沒有散去。我聽得有趣,因為一件作品串起了彼此非日常的話題與時光。
Thumbnail
一群阿姨們從教會走出來,圍住了門前佇立的大型雕塑作品《眾心擁抱》(蔡潔莘,2018)且議論紛紛,中斷了在一旁原本準備按下快門的我。我也恰好偷聽這些阿姨們在討論什麼,結果各自有著對作品的創作者、色彩、姿態與之所以在此等種種解釋與看法,遲遲沒有散去。我聽得有趣,因為一件作品串起了彼此非日常的話題與時光。
Thumbnail
位於新月廣場附近的「宜蘭美術館」,位址就在車水馬龍的區域,或許是建物採用低調的卡其色彩,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以致於經過好幾年,我才知道原來它是棟美術館。
Thumbnail
位於新月廣場附近的「宜蘭美術館」,位址就在車水馬龍的區域,或許是建物採用低調的卡其色彩,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以致於經過好幾年,我才知道原來它是棟美術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