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半以後

DXX-avatar-img
發佈於我看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再度遇到簡媜的〈水證據〉,上一次自己畫的圖是小時候的家鄉樣貌,農田、竹林還有圍牆後的舊戲院都還在,這次畫了跟同學們分享的是現在的狀況了。

這學期畫的

這學期畫的


家門口對面的咖啡店也已經歡慶過八週年,咖啡店後面原本閒置許久的大片空地成了連鎖五金百貨,溪湖人是不是對手做有特別的情感,小鎮東南西北有好幾家五金賣場,而新開的這家似乎比較時髦,兩旁不是快滿溢的商品,而是陳列整齊不感到壓迫的空間,甚至一進門有不少鮮艷時髦的小鍋具與電子鎖,這種對比強烈的時髦感或許是其他五金百貨難以望其項背的。

兩個月前開幕的NET前身就是五金百貨,或許是溪湖最早的五金百貨,四季百貨、停車場以及馬路對側原本都是田地,西環路與福安路的開闢改變了土地與視野的界線。NET前身的五金百貨曾是家裡缺這缺那買一下就有的地方,貼春聯的漿糊、個人喝茶的小杯子、疫情時買到的酒精……,也在某次回家時候聽說要熄燈了。

現在招租的那個轉角黃金三角窗,原本是開了好多年的服飾店,感覺總是生意慘淡,能經營那麼久一定有我不懂的生存之道。倒是有攤賣雞蛋蛤蜊就在服飾店光鮮亮麗玻璃窗外做了好久的生意,冬冷夏熱都有不少顧客,機車隨意立在一旁,安全帽戴著就挑起雞蛋來了,再帶兩斤蛤蜊吧,孫子今晚回來。某次回家看到攤位不在了,竟然已經移到兩百公尺外的另一個路口,租了一個完整的三角窗,有自己的屋頂與屋簷,老顧客們應該都還在,光滑的安全帽一頂一頂如雞蛋似的沒少。

綠色那些圓點是家裡原本的樹,小時候就在的、路開了以後才種的,但現在都不在了。桃花心木入冬就開始掉葉子,巴掌大的葉子落滿地,春天長新芽嫩綠可愛,夏天葉子厚了大了,有了樹蔭有了蟬,滿樹的轟鳴連耳朵不好的阿公都嫌吵。儘管叫吧,蟬鳴聲倒是不分過去與現在,閉了眼就能回到小時候的土埕一樣,不該說蟬嘶吵雜,而是穿古越今了。廳前的桃花心木終於還是放倒了,承受不了放肆向天的枝幹,來年的蟬得去找另外的翠綠了。

蓋個連鎖百貨跟戲院,讓整個溪湖鎮從這裡起飛呀~當然這樣想過,但每次回去看到收了哪家店、拆了哪個老舊院落還是不捨,童年時候爬著的那幾顆樹,樹上的芭樂龍眼、吮吸著蜜汁的各色金龜子們停在我成長的某個切片。

三色金龜

三色金龜


 「變了,就不是了。」我或許一直有這種感覺,也就無法真心貼近現在的樣子,也就用一種疏離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也保護自己記憶中的那些,怕自己寫上現在的記憶之後,那些舊的被覆蓋而消失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XX的沙龍
17會員
76內容數
藉著自己的興趣,連結或者開拓人與人的關係。讓咖啡、讓人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DXX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09
前一篇寫的好像就是三合院週邊的樹木茂盛,披垂的枝蔭覆蓋層層,一塊塊密不透光的暗翳給人感覺雜亂。長輩這幾天就動手鋸除過盛的樹枝了。
Thumbnail
2023/10/09
前一篇寫的好像就是三合院週邊的樹木茂盛,披垂的枝蔭覆蓋層層,一塊塊密不透光的暗翳給人感覺雜亂。長輩這幾天就動手鋸除過盛的樹枝了。
Thumbnail
2023/08/20
最後幾年阿公會去補血,在鎮上的小小醫院,吊著血袋補充血液。
Thumbnail
2023/08/20
最後幾年阿公會去補血,在鎮上的小小醫院,吊著血袋補充血液。
Thumbnail
2023/06/29
看起來像是封印的紅布蓋住灶腳那口井,據說裡面有條小龍,但為什麼要封住就不得而知了,或許不是「封住」,而是更具有儀式性的作為,這我也不得而知。
Thumbnail
2023/06/29
看起來像是封印的紅布蓋住灶腳那口井,據說裡面有條小龍,但為什麼要封住就不得而知了,或許不是「封住」,而是更具有儀式性的作為,這我也不得而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習慣性走這巷子到底,左轉,走幾步進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店。 這天,碰上垃圾車清運垃圾,無法前進,只好彎進右邊巷子,再繞路。 經過服飾批發店,居酒屋後… 喔,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短短一條街竟全是夾娃娃機的小店舖! 記憶裡,從前這條街一家家店內牆壁刷著粉紅色或米白、嫩黃夢幻顏色, 所貼的廣告海報
Thumbnail
習慣性走這巷子到底,左轉,走幾步進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店。 這天,碰上垃圾車清運垃圾,無法前進,只好彎進右邊巷子,再繞路。 經過服飾批發店,居酒屋後… 喔,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短短一條街竟全是夾娃娃機的小店舖! 記憶裡,從前這條街一家家店內牆壁刷著粉紅色或米白、嫩黃夢幻顏色, 所貼的廣告海報
Thumbnail
五金百貨大賣場在台灣到處都可以看得見 五金百貨大賣場可以說是遍布全台的每個角落,這類的店家客群大概會從35歲至55歲之間,年紀再大一點的也都會往這個地方去消費,在以前沒有那麼多便利商店的時候,這樣的賣場就跟區域性的好鄰居一樣,只要家人有要買東西就會去店家找。
Thumbnail
五金百貨大賣場在台灣到處都可以看得見 五金百貨大賣場可以說是遍布全台的每個角落,這類的店家客群大概會從35歲至55歲之間,年紀再大一點的也都會往這個地方去消費,在以前沒有那麼多便利商店的時候,這樣的賣場就跟區域性的好鄰居一樣,只要家人有要買東西就會去店家找。
Thumbnail
住家旁邊巷口的雜貨店取下已經掛了一年的出售/出租招牌,開始裝潢之後,大家就開始好奇這裡要開什麼店。 這家雜貨店已開業甚久,從我們剛搬到附近時就已存在,是自家的店面,一家人自營的商店。 彼時常被我戲稱是「市區鄉下」的此地,還是安靜的住宅區,沒有傳統市場與超市,連便利商店都要開車才能到。於是這家兼賣
Thumbnail
住家旁邊巷口的雜貨店取下已經掛了一年的出售/出租招牌,開始裝潢之後,大家就開始好奇這裡要開什麼店。 這家雜貨店已開業甚久,從我們剛搬到附近時就已存在,是自家的店面,一家人自營的商店。 彼時常被我戲稱是「市區鄉下」的此地,還是安靜的住宅區,沒有傳統市場與超市,連便利商店都要開車才能到。於是這家兼賣
Thumbnail
偶然的機緣下,意外發現新北三峽傳統市場旁的二樓,有一家獨特的書屋,已經開業5年的時間。而我居然隔了這麼多年才知道,家鄉不僅有絕代風華的祖師廟,歷史悠久的老街、耕耘地方文創的業者,還有一間默默存在的「獨立書店」。年輕的老闆說她不敢自稱是「獨立書店」,因為店內僅有銷售固定幾本書,其他的書限於店內閱讀。
Thumbnail
偶然的機緣下,意外發現新北三峽傳統市場旁的二樓,有一家獨特的書屋,已經開業5年的時間。而我居然隔了這麼多年才知道,家鄉不僅有絕代風華的祖師廟,歷史悠久的老街、耕耘地方文創的業者,還有一間默默存在的「獨立書店」。年輕的老闆說她不敢自稱是「獨立書店」,因為店內僅有銷售固定幾本書,其他的書限於店內閱讀。
Thumbnail
去公館總是這樣, 以為對那裡很熟悉, 但真的要找家店, 看著Google map的指引走, 繞來繞去就是找不到,
Thumbnail
去公館總是這樣, 以為對那裡很熟悉, 但真的要找家店, 看著Google map的指引走, 繞來繞去就是找不到,
Thumbnail
來到鹿港,記得上次是10多年前,久未踏進鹿港鎮,或許只是時間的差異,老街變化許多,畢竟10多年沒來了,人潮已無法跟之前相比。 刻意停在遠離老街的區域,慢慢的從外圍步行進街區,有開始排隊的名店,也有已成企業規模的店家,轉彎進小巷弄,Google 地圖顯示,附近有間書店,刻意停下,別於外面馬路的熱鬧,巷
Thumbnail
來到鹿港,記得上次是10多年前,久未踏進鹿港鎮,或許只是時間的差異,老街變化許多,畢竟10多年沒來了,人潮已無法跟之前相比。 刻意停在遠離老街的區域,慢慢的從外圍步行進街區,有開始排隊的名店,也有已成企業規模的店家,轉彎進小巷弄,Google 地圖顯示,附近有間書店,刻意停下,別於外面馬路的熱鬧,巷
Thumbnail
昨天為了去搶復興商工美術社,美術用品大打折的色鉛筆和水彩,就從家裡經過中和廟口,轉到永和。 在經過中和廟口後面的枋寮老街時,發現幾間本來閒置的透天厝,開了一些年輕人的文創美食店,還開了一家國中小補習班。心中非常的驚訝。 中和廟口後面的枋寮老街,在民國六十幾年的時候,是非常熱鬧的,星期六星期天進去逛,
Thumbnail
昨天為了去搶復興商工美術社,美術用品大打折的色鉛筆和水彩,就從家裡經過中和廟口,轉到永和。 在經過中和廟口後面的枋寮老街時,發現幾間本來閒置的透天厝,開了一些年輕人的文創美食店,還開了一家國中小補習班。心中非常的驚訝。 中和廟口後面的枋寮老街,在民國六十幾年的時候,是非常熱鬧的,星期六星期天進去逛,
Thumbnail
📷 📷 由於小時候在這裡長大, 這一帶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很多像"芳和超市", "清水溪書店"都是我小時候就有了...... 來到這一帶, 就像來到了以前童年時光...... 以前在這住過的朋友, 步訪回來看看, 看看這一帶有甚麼改變..
Thumbnail
📷 📷 由於小時候在這裡長大, 這一帶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很多像"芳和超市", "清水溪書店"都是我小時候就有了...... 來到這一帶, 就像來到了以前童年時光...... 以前在這住過的朋友, 步訪回來看看, 看看這一帶有甚麼改變..
Thumbnail
台南開元市場外頭的金字招牌,不外乎「xx小吃」、「oo水果行」,卻有一個招牌特別吸引目光:「好像要開店了」。隔了幾周再次經過,發現金字招牌變成「開店了」。 仔細一看,門外的白色招牌寫著:「好像不錯 Sounds Nice」,在深夜時分,市場有別於早晨的熱鬧,多數店家早已關門,唯獨這間店還亮著燈。
Thumbnail
台南開元市場外頭的金字招牌,不外乎「xx小吃」、「oo水果行」,卻有一個招牌特別吸引目光:「好像要開店了」。隔了幾周再次經過,發現金字招牌變成「開店了」。 仔細一看,門外的白色招牌寫著:「好像不錯 Sounds Nice」,在深夜時分,市場有別於早晨的熱鬧,多數店家早已關門,唯獨這間店還亮著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