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的 4 家營造(工程承攬)股 2024/12 營收創單月新高者有 1 家、次高者 1 家;2024 全年營收創新高有 2 家、創次高 2 家,整體而言還是很不錯。營收大增是反映持續創新高的在手訂單去化順利,營收沒大增者應該是工程推進還不到高峰。展望 2025,由於 2023 和 2024 營收基期高,2025 營收想持續成長需要動能,而最重要的是毛利率,要看公司的產品組合內容以及營業成本與費用的管控是否合理
除了國統,觀察股 2024 營收不錯的共同主因是「台積電」。查詢建照可知,台積電最近寶山廠 F20 的 CUP 和 FAB,以及去年 12 月高雄廠 F22P3 的 CUP 和 FAB 都核發建照了,我認為對根基、洋基和潤弘都是好消息
國統 2024/12 營收 6.39 億年增 23.7% 創歷史新高,2024 全年營收 52.5 億年增 26.9% 也創歷史新高,這是立基於過去以來在手訂單不斷增加的自然結果,只要沒有天災或下雨延宕工程。進入枯水期後 11 月營收沒爆發,12 月算是小爆發,更明顯的營收成長還是同過去講的,時間到了之後營收成長會更明顯、持續時間長達數年
不過,展望 2025 營收已不是重點,重點在營收的產品組合內容以及營業成本費用的管控,這個就繼續觀察
日前行政院說要推出「大南方新矽谷」方案,這項由國科會主導的行動方案將把嘉南高屏的科學園區與科技產業園區串聯成半導體S廊帶,與國統有關的是其中的「供水規劃」,除了擴大供水的區域調度,也會增加再生水供應,詳細內容等政府部門更多資訊放出來後再分享
另行政院也提到「降低自來水漏水率計畫」,未來 8 年將再投入 807 億要達到先進國家的 10% 目標,預計要汰換的管線達 5,681 公里
比較重要的是可能漲水費
降漏計劃新聞稿中:「卓院長強調,合理的水價是國家和人民必須勇於面對的問題,請經濟部啟動合理的檢討,適時提出報告。」然後 1/10 奇摩新聞〈漲完電價漲水價!卓榮泰指示啟動水價檢討 漲幅上看4成〉這篇說:「現行水價從1994年開始便未調整過 ...... 根據國際水協會(IWA)在2022年所公布的資料,台灣平均家戶水價每度9.24元,是全球第三低 ...... 由於水價已經31年未調漲,加上水價便宜導致民眾並不珍惜,因此有必要啟動合理水價檢討機制。」像漲水費或缺水這些題材,對水資源廠國統是有利的
新訂單部分,繼 12/6 簽訂管材銷售合約 4.33 億後,12/20 又公告取得「屏東縣下埔頭、大庄及東海養殖生產區海水供水系統(供水站及輸配水管線A區工程)」,國統占 30% 2.43 億,雖然訂單不大,至少持續累計在手訂單
根基 2024/12 營收 16 億創 2024 單月營收新高、也是近兩年次高與歷史第 6 高,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之前提的 AP6B FAB 在 12 月初領到使照認列較多營收,雖然 2024 全年 142.34 億沒有 2023 的 143.5 億(最)高,但也不錯了創次高,但重點還是在毛利率,因為 2024H1 毛利率 6.87% 與 2023 和 2022 同期相比衰退很多,24Q3 毛利率 9.14% 有拉上來,希望 Q4 更好
營收開完後用之前 EPS 推估表去跑,我覺得 24Q4 毛利率比較可能是 12.7%~15.9%、EPS 為 3.07~4.2 元,所以 2024 EPS 是 7.01~8.14 元,很主觀的推測,僅供參考
像根基這種小型股(其實本文提到的都是),掌握基本面之後在乏人問津時布局是第一個重點,至於第二個重點是,之後如果受到市場關注而大漲例如 24Q2 (股價132元) 可以思考是否賣出調節,再之後等股價下跌考慮接回,避免抱過一座山,這樣會不會比一直續抱來得好呢?就留給大家各自判斷
我在臉書分享完後,網友留言 2025「可能配(息)3.5-3.8 ,股價還得跌掉一些些」,或許可能如他所講,我自己是持有 4 年多且質押出去,就續抱
最近在 Google 看到網友上傳 AP6 的照片,其中 AP6B OFFICE 棟整體大致完成,或許會在今年 Q1 領到使照認列較多點營收,替淡季添上色彩
比較好奇是最近公司官網顯示再取得台積電工程,指的是哪一個?
這更重要,通常一個台積電工程 1~3 年完工。根基公司官網顯示 2024/12/20 董事會決議取得台積電工程標案(追認),我認為可能是下列之一,也或許一個以上:
2025/1/6 剛核發的建照,承造人(營造廠)空白,工程造價 2.6 億(不等於實際承攬金額)
2024/12/30 核發的建照,承造人(營造廠)空白,工程造價 13.15 億
2024/12/17 核發的建照,承造人(營造廠) *** 也是空白,工程造價 17.29 億
希望拿下的是 FAB,FAB 量體與金額都比較大,像根基 24Q3 在手訂單衝到 668 億有一部份就是承攬台積電嘉義 AP7P1 FAB,應該啦
洋基 2024/12 營收 18.5 億年增 60.4% 創歷史次高,2024 全年營收 152 億年增 -2.07% 也創次高,都不意外,因為公司 2024 有說可能不會高過 2023
公司 2025 起營收維持穩定成長應該沒無問題,特別是當承攬的工程在土建完成後機電空調工程進場,施作高峰時將認列較多營收,大案像 ASML 林口廠和高雄凹子底開發案,其中 ASML 林口廠最新進度為 2025/1/2 地下 1 樓勘驗通過
看起來潤弘 12 月趕工潮跡象明顯,2024/12 營收 25 億是當年最高和歷史第 4 高、2023/12 營收 23.55 億、2022/12 營收 26.4 億、2021/12 營收 25.56 億也都是當年最高。2021 全年營收 212.5 億、2022 營收 245.5 億、2023 營收 224.3 億、2024 營收 261.3 億創歷史新高,幾乎逐年成長挺厲害的
股價部分,可以溫吞很久,也可以劇烈波動,去年 8 月除權息到今年 1/9 約 5 個月幾乎一條水平線,但除權息前的一個月上漲近 50%
最近幾年潤弘合併營收成長,有一部份原因來自子公司潤泰材和潤德,潤泰材美特耐泥作沙漿系列產品大賣,潤德室內設計業務也很夯。潤泰材 2024/12 營收 6.62 億創歷史新高、2024 全年 66.7 億年增 21% 也創歷史新高;潤德 2024/12 營收 1.94 億創歷史次高、2024 全年 20.1 億年增 31.8% 創歷史新高
寫潤弘電子書時對子公司本來只提一下,後來發現不能只是一下,因為子公司貢獻逐漸上升重要性也很高,並且兩家都已上市櫃有資本市場的利多,並且母子公司在營造業上中下游是完整的布局要一起講 (再加最終母公司潤泰新、兄弟公司潤泰建設)
可以參考下面的 2023 在建工程,這是高科廠辦的部分,20 個工程中台積電占 8 個,可留意其中 7 個為專業分包,只有 1 個是總包
總包是工程總承包的簡稱,是指除了規劃設計以外的全部施工,亦即按(別人的)圖施工,例如承攬的「MS TPE03 新建工程」。至於專業分包則是工程總承包單位將部分工程發包給其他廠商,也可稱為協力廠商,例如在建工程表中有 8 件都是由其他廠商分包給潤弘,其中有 7 件都是台積電晶圓廠,再對照潤弘 2023 年報重要契約可知是高雄楠梓園區 F22P1、台南園區 F18P8 以及竹科寶山F20P1。這種契約相對人為營造公司者,就是專業分包(給潤弘),知名營造公司如互助營造和達欣工等都是潤弘客戶。
這裡有個地方值得特別留意,其實本章第二節也已提過,就是在 2023 一年之中潤弘作為台積電協力廠商「同時供應高達 7 座廠」的能力,而時序到了 2025 據報載台積電將在全球同時興建 10 座晶圓廠創下空前紀錄,其中 7 座位於台灣包含新竹與高雄各 2 座、中科嘉科和南科各 1 座。台積電高雄廠規劃蓋 5 至 6 座,目前建照核發至 P3,後面還有 P4~P6;中科的部分 AP5B 預計 2025 完工,焦點在中科二期擴建預計興建 4 座廠,至於嘉科則從原本蓋 2 座規劃擴建至 8 座,南科管理局正在評估擴建嘉義園區。簡單說,2025 起台積電建廠仍將是潤弘源源不斷的訂單之一。
以上粗體字摘錄自我的潤弘電子書。
電子書寫到預鑄工法時卡關好幾天,實在不懂。野了幾天之後繼續敲鍵盤,朝可能效益的方向寫或許會好一點,例如獲內政部建築新工法審核認可通知的 PCS 工法其效益為何?有市場需求嗎?
這次刻意慢慢寫,因為過程總能發現打臉自己的地方必須重寫。例如鋁模板工法相較傳統木模板減碳比例高達 63%,既然環保又好用那為何 2023 全部 35 個工程只運用在 2 個工程
看好潤弘並納入投資組合的理由在 11 月營收提過了,更詳細理由在這篇。對潤弘電子書有興趣的朋友請持續關注,過完農曆年後應該會上架,也可以先參考《根基財報分析懶人包2.0》,1 份 200 元你買書我捐款
新年快樂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