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劍平的現代投資學 :分析與管理(四版)第二章叫做「金融工具」,其實第二章節之後,就已脫離科普的範圍,但不是重點,這本本來就不是科普的書。但是以課程進行的節奏,無論是貼現法的計算、附條件交易的訂價或是期貨追繳的門檻,我認為都不是概論篇該出現的東西,章節在哪裡,內容就在哪裡才會合適。
但文章裡面還有彩蛋,挺優秀的,我都懷疑我漏看了什麼(大笑
本章前面先闡明金融市場是金融工具的交易場所,扮演資金需求者與資金供給者之間橋樑的角色。依資金調撥的方式,金融市場可分為間接金融與直接金融,直接間接看中間有沒有金融機構作為中介。不過作為「橋梁」,其目的是要增進經濟效率,減少資金供給者和需求者之間的交易成本(尋找、媒合、講價等等都是成本)。
接著依交易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場亦可分為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及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其中貨幣市場主要有國庫券、可轉讓定期存單、商業本票及銀行承兌匯票等短期票券;附條件交易及金融業拆款等1年內到期的金融工具;資本市場則有普通股、特別股及存託憑證等權益證券與債券等無到期期間或1年以上到期的金融工具。簡言之,一年內(短期)可以自然變成現金的商品在貨幣市場交易,無法的則在資本市場。
此外,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則包含期貨、期權(選擇權)、認購(售)權證及金融交換契約等。衍生性金融商品作者在介紹時,都認為此商品設計是「為了避免資產價格上漲/下跌而造成的損失」,但是多數時候,都被作為主要的資產進行操作,大家都是虔誠的賭徒(誤)。另外也最後提及市場上也有受以集合投資大眾的資金進行集中管理的「共同基金」,以提供小額投資人投資與分散風險的管道......等內容。
每每打到很細的內容時,就想到主指導教授說,你的文章又多又長,但實則很多不必要的東西,會讓人找不到重點;另一個指導教授則說你文章的內容過於簡略,一時馬上跳出主題會讓人看不懂你這觀點怎麼來的(算了不是重點)
在本章結尾的地方,作者很貼心地放上摘要,有趣的是,以下這段「摘要」沒有出現在本文裡面...請問作者是從哪裡「摘」來的?隔壁老王家嗎?(誤
進行投資理財前,需對所要投資的金融工具有相當的認識,才不至於盲目地投資,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各種金融工具有其不同的風險報酬與特性,端視投資人如何配置投資組合;如果配置得當,能為投資人帶來不錯的獲利,且能降低風險;如果配置不當,則將使投資人暴露於風險之中,隨時可能產生不利的情況。
雖然在前頭我挑戰認為沒有這一章的必要性(事實上在第一章的後半部分已經重複過了),但是這章亦彰顯學生如果只來上兩堂課,他依然能學到資產配置的重要。延續第一章的風險與報酬問題,這章也帶過了所有商品的預期報酬以及可能風險,下堂課起如果家中小強病危到期末而缺席,也可以有足夠的財商思維來應對重補修的學費問題。
不過雖然去隔壁老王家摘的藥才有提到,但作者依然特別強調「投資配置得當」的重要性,因為文章裡的每一樣商品,在公式解說時,都能給人All in後美好的想像空間,但對於資產配置與風險的分散,其實才是我們投資更要注意的事。
雖然如此,身為想要一夜致富的散戶而言,還是會說「All in就對了」,畢竟市場只會留下贏家的痕跡,沒有輸家的消息;聽老夫一句,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幹活對吧(咦?公園放飯了...失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