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漲不跌的股票? 美股ETF-BOXX

只漲不跌的股票? 美股ETF-BOXX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前陣子有平常沒在投資的朋友,跟我聊到他的理財工具,保本型保單!

以他給我的數據,粗估大概就是年化報酬2.5-3.5%左右的單利在增值,且10年內解約都是虧損的!

我好奇問他以台股年化報酬5-10%,怎麼會想要用保單理財呢?

所得到的答案大致就是 股票會下跌、不保本、不敢買股票....

這麼想也是有道理,保單建議書上會很明確地寫上每年帳面價值有多少,保障有哪些;

至於投資股票,往往都是複利計算機按一按,簡單假設每年6-8%報酬率,20年後會有多少錢,相較於表格化的保單,投資股票顯然不夠直覺。


目前中信銀行美元定存年利率,約2.5%左右,對比保單紅利約2.5-3.5%左右,確實保單是保本商品中不錯的選擇!

中國信託銀行2025/1/10 外幣定存利率

中國信託銀行2025/1/10 外幣定存利率




但保單終究有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提前解約會以虧損收場;

以下面這張紅利保單為例,投資6年以內解約都是虧損的!

raw-image


既然保單要持有6年以上才具有保本效果,那股票市場以6年滾動報酬為正的標的,選擇其實也不少! 以台股ETF-0050為例,近20年來不管哪一年買入,只要持有6年以上就沒人會賠錢,這樣是否也能看作是相對保本的商品了呢?


但不管如何,用滾動報酬來看還是不夠直覺,沒有像保單一樣表格化每年能有多少錢!

簡單來說,要說服習慣用保單投資的人,改用股票投資,可能要有以下特性:

  1. 保本
  2. 價值不能跌
  3. 要漲(年化報酬要大於定存)


也就是想要一檔只漲不跌的股票!



目前美股還真有一檔目前看來只漲不跌的股票,代號: BOXX

Alpha Architect 1-3個月箱差主動型ETF


成立於2022年12月,股價100元。

目前2025年1月來看,股價110.5元,年化報酬約5%左右。

2年來每月價格確實是逐步墊高,沒有上下波動!

raw-image


這檔產品除了具備保險保單和定存的保本效果,

還具備隨時買入隨時賣出的特性 (股票本身就是能這樣,不就廢話🤣)

這檔ETF主要是利用美國S&P和QQQ指數的期權做盒式套利,同時買進多空方的CALL&PUT,在買的當下已經確定有將近5%的利差,趨近於無風險套利


以下為基金公司提供的說明,同時買入SPX到期日一樣的選擇權,套利約5.26%。

raw-image


但此ETF套利模式過於複雜,以目前YOUTUBE最多人觀看介紹BOXX ETF的影片來看

也僅是就基金公司提供的資料做套利介紹,影片大部分都在討論該ETF是否需要被課稅,想必美國人對於被課稅也是蠻在乎的😂



目前BOXX ETF每日成交量不到百萬股,相較於QQQ這些美國大型ETF每日成交數千萬股顯得格外冷清。

目前GOOGOLE搜尋還不到10篇中文介紹BOXX ETF的文章,可見知名度還不高,如果以台灣人這麼愛用保險保單理財來看,年化報酬5%的確是蠻吸引人的,成交量可能會大幅提升吧😎




至於股票只漲不跌,真的會吸引到投資人嗎?

這個月我開了BOXX股價線圖給我弟🙋(平常有在玩股票的)和我朋友😎(保險業務)看:


我弟🙋: 蛤,股價漲那麼慢,不如買0050,連高股息隨便一檔都贏他....

我朋友😎: 這是股價嗎? 直線成長? 不可能吧?!












avatar-img
投機遊戲
5會員
2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投機遊戲 的其他內容
定期定額 VS 單筆投資,其實只是個假議題? 定期定額成本鈍化 ≠ 報酬鈍化
買債券ETF還在像考大學一樣,看了系名就選? 台股72檔債券ETF空頭回測,看看哪檔真正抗跌!
定期定額 VS 單筆投資,其實只是個假議題? 定期定額成本鈍化 ≠ 報酬鈍化
買債券ETF還在像考大學一樣,看了系名就選? 台股72檔債券ETF空頭回測,看看哪檔真正抗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