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植物的CO2補償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鳳梨就是一種CAM植物。攝影:老葉

鳳梨就是一種CAM植物。攝影:老葉

之前貼了一篇關於CO2補償點的文章,裡面提到C3植物與C4植物的CO2補償點。後來有讀者在粉專留言問CAM植物是否有CO2補償點?


查了一下,有一篇2010年的論文提到一種紐西蘭原生的CAM植物Crassula helmsii有進行過測量。這種植物的CO2補償點是< 3 μmol m-3


將C3與C4植物的數值換算過以後如下

C3植物: 50 μmol mol-1 ≈ 2045 μmol m-3

C4植物: 0-10 μmol mol-1 ≈ 0-409 μmol m-3

CAM植物: < 3 μmol m-3


CAM植物的CO2補償點為什麼能如此之低?這是因為CAM植物特殊的光合作用機制。它們晚上開氣孔捕捉CO2,白天關氣孔。


晚上捕捉到的CO2被轉化為四碳酸存入液泡,等到白天有光時,它們把這些四碳酸從液泡移出,進行逆反應產生CO2給卡爾文循環。


因為這個現象,所以CAM植物的液泡晚上會變酸,白天酸性就會逐漸下降。最早發現這個現象的人是德國植物學家與外科醫生海恩(Benjamin Heyne,1770-1819)。他在1812年發現,落地生根(Kalanchoe pinnata)的葉片早上吃起來酸酸的,下午吃起來沒味道。之前也曾看到阿簡老師分享,石蓮的葉片早上吃起來酸酸的,下午沒味道。


因為這樣特殊的光合作用機制,所以CAM植物沒有光呼吸作用;另外因為進行光合作用時使用的CO2來自晚上固碳所產生的四碳酸,所以環境中的CO2濃度再低,對CAM植物也沒有影響。


為什麼CAM植物白天不開氣孔呢?因為CAM植物多半都生活在極端少雨的地區,這些地方一年可能下不了幾次雨,然後雨量又極度集中;為了適應這樣的環境,CAM植物們演化出了這種本領來降低水分的散失。


不過,CAM植物因為白天不會開氣孔,這使得它們能進行的光合作用總量受到限制;加上CAM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四碳酸放出CO2之後並不像C4植物被回收使用,而是直接代謝掉,這使得CAM植物的光合作用整體效率低落,也造成CAM植物長得特別慢。


因此,CAM植物能夠成為農作物的並不多,只有鳳梨、龍舌蘭、火龍果以及梨果仙人掌等少數幾種。


不過,台灣有一種重要的作物也是CAM植物喔!台灣蝴蝶蘭(Phalaenopsis)是如假包換的CAM植物,也就是因為它是CAM植物,所以我常常看到一些擺在辦公室或大廳的蝴蝶蘭死於「過度澆水」...CAM植物真的不怎麼需要澆水!雖然被稱為「蘭」,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蘭花都怕乾!但是很多人聽到是「蘭」,就覺得應該要時時澆水,然後它就回去見祖宗了!


參考文獻:


Signe, Koch, Klavsen., Stephen, C., Maberly. (2010). Effect of light and CO2 on inorganic carbon uptake in the invasive aquatic CAM-plant Crassula helmsii..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7(8):737-747. doi: 10.1071/FP09281


COOMBS, J. (1985). CARBON METABOLISM. Techniques in Bioproductivity and Photosynthesis, 139–157. doi:10.1016/b978-0-08-031999-5.50021-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1/15
謝謝老師分享!很喜歡!已收藏!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42會員
786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因為C4植物比C3植物在高溫下仍能維持較高的產量,所以近年來有些科學家致力於將我們的主要作物(C3植物)改造為C4植物。 但是,我們對C4植物在高溫下的生理學,瞭解得夠透徹了嗎? 最近的研究發現,其實C4植物也怕熱!
Thumbnail
因為C4植物比C3植物在高溫下仍能維持較高的產量,所以近年來有些科學家致力於將我們的主要作物(C3植物)改造為C4植物。 但是,我們對C4植物在高溫下的生理學,瞭解得夠透徹了嗎? 最近的研究發現,其實C4植物也怕熱!
Thumbnail
有讀者在粉專留言問CAM植物是否有CO2補償點? 查了一下,有一篇2010年的論文提到一種紐西蘭原生的CAM植物Crassula helmsii有進行過測量。CAM植物的CO2補償點都很低,這是因為它特殊的生理機制造成的。
Thumbnail
有讀者在粉專留言問CAM植物是否有CO2補償點? 查了一下,有一篇2010年的論文提到一種紐西蘭原生的CAM植物Crassula helmsii有進行過測量。CAM植物的CO2補償點都很低,這是因為它特殊的生理機制造成的。
Thumbnail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Thumbnail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Thumbnail
隨著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降雨的狀況愈來愈不穩定。經常都可以看到新聞報導,哪個地方鬧旱災、哪個地方鬧水災等等。對植物來說,真的是「長安居,大不易」啊。 旱災對植物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乾旱會讓植物從多年生轉為一年生喔!
Thumbnail
隨著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降雨的狀況愈來愈不穩定。經常都可以看到新聞報導,哪個地方鬧旱災、哪個地方鬧水災等等。對植物來說,真的是「長安居,大不易」啊。 旱災對植物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乾旱會讓植物從多年生轉為一年生喔!
Thumbnail
這是一種高山植物,它的花朵會變色的,讓人好生喜歡。查閱資料才得知,在當地民間已有較長時期的藥用歷史。但即使不做藥用,作為花卉栽培也是極具觀賞性的。
Thumbnail
這是一種高山植物,它的花朵會變色的,讓人好生喜歡。查閱資料才得知,在當地民間已有較長時期的藥用歷史。但即使不做藥用,作為花卉栽培也是極具觀賞性的。
Thumbnail
植物需要氣孔(stoma)與外界的大氣進行交換才能取得足夠的二氧化碳與氧氣。另外,植物還需要進行蒸散作用來帶動導管(木質部xylem)裡的水分,才能運輸礦物質與糖。 但是,氣孔對植物的影響到底是怎麼樣的?最近的研究,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Thumbnail
植物需要氣孔(stoma)與外界的大氣進行交換才能取得足夠的二氧化碳與氧氣。另外,植物還需要進行蒸散作用來帶動導管(木質部xylem)裡的水分,才能運輸礦物質與糖。 但是,氣孔對植物的影響到底是怎麼樣的?最近的研究,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Thumbnail
植物能收到多少光,會影響到它們能進行多少光合作用,而葉片角度可以影響植物能收到多少光,所以葉片角度對植物產量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通常葉片「站」得越直,收到的光就越少,產量就越低。而種得密了,葉片站得越直,當然產量就會下降。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想要調整葉片角度,好讓農作物的產量上升。
Thumbnail
植物能收到多少光,會影響到它們能進行多少光合作用,而葉片角度可以影響植物能收到多少光,所以葉片角度對植物產量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通常葉片「站」得越直,收到的光就越少,產量就越低。而種得密了,葉片站得越直,當然產量就會下降。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想要調整葉片角度,好讓農作物的產量上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