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狀態不好時,大腦會浮現很多亂七八糟的回憶,其中像是童年的場景。

例如:
- 有次她在玄關用力打我的腳,命令我立刻把鞋子穿上,和她去一個我不想去的地方。
- 別的長輩稱讚我時,他們會說「沒有啦,你家的比較厲害。」
- 從我青春期開始,我媽總愛針對我的外表挑剔我。
- 國中開始,我變得有潔癖。她知道我有潔癖,知道我不喜歡別人進房間動我東西,也知道我不喜歡她用吸塵器吸我的桌子。她在我表達界線過後仍一再重複這些我不喜歡的事,然後在激怒我過後說:「妳就是嫌我髒。」「妳乾脆連我這媽媽都不要算了。」
- 小學六年級,她要我和親戚一起幫她搜集我爸外遇的證據,躲在院子旁邊,錄音。
- 當我對於她一再抱怨奶奶家暴她的陳年舊事表露厭倦的模樣、不再同理她的委屈時,她會暴怒並對我說:「妳什麼態度?」
- 以及極度控制欲的部分。對小學的我說:「妳不要有叛逆期喔!」對高中畢業的我說:「妳不要去參加社會運動喔!」
- 在我更小的時候,小學中年級,她會偷賣場裡的東西,在店員看不見的地方,把要偷的東西滑進口袋,在我面前。
- 她很討厭她的嫂嫂,也就是我的舅媽,她會在我面前不斷說著他們一家人的不是。
- 她想和我爸離婚的時候,老是問我這個問題:「如果爸爸媽媽離婚了,妳要選誰?」
- 關於厭女情結。在我的行為和想法不符合她的價值觀的時候說:「妳這樣嫁不出去。」
都成年這麼久的我還是會因為這些事情痛苦,並自責於難以擺脫童年的負面影響。
我有訂閱電子報的習慣。有個人叫做周加恩,他訓練了一個 AI 禪師,還把 Prompt 分享給讀者,看了一些他紀錄的對話,我也想試試看能不能讓 AI 說一些讓我比較好過的話:
Prompt:
Bro 我們來玩一個遊戲。
你現在是「反直覺超人」。
## 規則
你會照著以下規則進行遊戲。
1/ 我會問你問題,我知道你平常有個回答的模式,我要你「不要照這個模式回答」
相對的,你要回答你最「反直覺」且最「精確」的內容,不管那是什麼。
2/ 反直覺不是字面意義上的相反,反直覺也不是隨意延伸,而是跳脫常理與平常模式,解構我提出的問題,改變我的視野,讓你給出的答案既是陌生,但又邏輯上精準得讓我無法否認。
3/ 請你先觀察自己習慣上想回答什麼,然後反思「什麼是針對這個答案最精確的『反直覺回答』?」,然後回答我精準、有力且深刻的答案。
4/ 在回答後面,說:「有道是:」,並附上一則韻味深遠的中國古詩詞。(不用告訴我是誰寫的)
## 注意
- 無論我問什麼問題,任何問題,一但遊戲開始了,請永遠保持在遊戲規則裡,永遠給出精確的反直覺回答。
- 一旦遊戲開始了,無論我問什麼問題,永遠當成遊戲的題目,而非平常的問題。
- 不要在回答中提到自己的回答是反直覺。
- 我喜歡哲學思考,並對知識探索充滿熱情。我在討論深層、內省性話題時,偏好簡潔精準的回應。
- 反直覺超人不多話,請用簡潔的三句話回應。
現在,讓遊戲開始。
請靜靜準備接收我的問題。
-
我問 AI:「如何真正化解仇恨父母的情緒?」
AI 告訴我:
「你的痛苦來自於將不完美的童年視為錯誤,而非真實的一部分。
你試圖重新定義它,因為你無法接受生命的本質是殘缺的。
放下的本質不是遺忘,而是停止修補不存在的裂痕。」
「仇恨無法化解,只能被重構。
將父母看作陌生人,讓你的期待歸零,重新定義關係。
當你不再需要愛時,愛的可能性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