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本印刷筆記①——文字數據、裝訂和選紙參考

同人本印刷筆記①——文字數據、裝訂和選紙參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想來逐步整理我的印本心得了

一次發很正式的教學文我覺得壓力會有點大,所以我分段發布

想先整理數據所以①就從數據開始發



印刷文字數據(印刷尺寸為A5)


中文版數據


這是我多次做了試印後總結的合適數據


  • 篇章標題大小:12pt
  • 主要對話文字:9pt(實測印出來後很剛好)
  • 附屬文字(如旁白、標註)6 ~ 7pt(我用的是 6.5pt)



CSP 內使用的數據參數


  • 字元間距:0.5
  • 行距:150%



一開始的對話尺寸是12pt

在電腦上看覺得很剛好,結果一印刷出來就明顯特別大!!

所以若要印刷成本子,請一定一定!要去做試印本!

raw-image


數據大小可自行摸索,這篇的紀錄是給以後的我看的

可以自行摸索最適合的數據





日文版的數據差異


因為我也做了日文版本,翻譯後要塞的文字量超多,整體參數有些微調:


  • 對話字體大小:降為 8pt(看起來比較剛好)
  • 最小附屬字:維持在 6.5pt,不再往下縮小
  • 部分小框文字甚至有降到 5pt,但實測後覺得 5pt 雖然肉眼能看清楚,但閱讀體驗真的會打折。真的要調整的話,最小只建議到 6pt。


電腦的顯字(5pt)

raw-image

印刷後的顯字

raw-image



數據參考值來自這本《書本印刷設計排版排雷手冊》

當時在噗浪團購買到的書(真慶幸當時有買)

這本上網查也許還買得到

raw-image






裝訂邊界 & 實體調整


這次的本子頁數是 60 頁左右,使用膠狀裝訂。

在實際裝訂成書時有一個關鍵重點:


頁數多了,裝訂邊界會吃進更多內容!


雖然早知道膠裝超會吃邊界,拿到書之後,漫畫內容還勉強可以接受,但是後記的文字真的明顯被吃。


這條紅線就是安全邊界,我這次是設定3mm

raw-image


實際印刷後,幾乎都彎進去了

raw-image


為了避免內容被吃掉,我在印刷測試後把整頁內容稍微往右移了兩格(用鍵盤微調)


確定後的數據(膠裝)


  • 安全邊界可以從 3mm 調整為 5mm
  • 如果要用3mm寫文字後記,要「離內側遠一點」




選紙參考



彩色印刷


封面 安格紙 220G

   雪銅紙 220G

內頁 雪銅紙 120G、150G


首先封面,我選安格紙是因為很符合我現在的畫風,印刷出來我覺得很漂亮。

如果不在意,一般選擇雪銅紙就很好看了

有考慮換成250G,但現在的厚度還蠻滿意的


內頁120和150的差別,頁數超過50的話我建議壓低磅數,不然膠裝後變得太厚,重量也會提升

120G會「稍微」透到後面去,但我認為剛剛好!



黑白印刷


封面 雪銅紙 220G

內頁 米色道林紙 120G


封面相同,基本220G起跳,選自己喜歡的紙就好


內頁選「米色道林紙」,對眼睛的感受度較佳

以及印刷有時會有黑墨的雜點,用米色也比較看不出來

磅數推薦120G,我這次漫畫特典選100G覺得太薄,會明顯透出後面的圖。但我也來不及再做一次試印,所以下次印刷會以120為主。

raw-image




avatar-img
極簡狐狸,過好日子
1會員
42內容數
狐生太懶,很喜歡碎念東西。 分享各種懶人極簡好東西、生活日常,以及增加創作產能的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跨年夜被排了休假,所以當天一整天都在專注看這本《劇本中心式—故事創作法》
我對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又延伸思考 這輩子真的不愁金錢之後,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都是為了分享 我大概永遠走不出「創作」這條路 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創作和分享
我自己的同人本要在明年的同人展場上開賣了 相隔五年後再次畫了本子、再次以社團參展,但其實這一開始並不是我的計畫 這次除了創作的感想之外,想來聊聊: 。創作的壽命 。延續創作
跨年夜被排了休假,所以當天一整天都在專注看這本《劇本中心式—故事創作法》
我對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又延伸思考 這輩子真的不愁金錢之後,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都是為了分享 我大概永遠走不出「創作」這條路 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創作和分享
我自己的同人本要在明年的同人展場上開賣了 相隔五年後再次畫了本子、再次以社團參展,但其實這一開始並不是我的計畫 這次除了創作的感想之外,想來聊聊: 。創作的壽命 。延續創作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