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安全管理領域,企業推動資安教育訓練時,經常會遭遇員工抗拒、學習成效不彰的問題,甚至出現所謂的「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ISO 27002:2022 6.3 條文強調,組織應確保所有相關人員接受適切的資訊安全教育訓練,以確保資訊安全責任得以落實。本篇文章將透過 3C 公司的案例,探討如何透過有效的資安教育訓練計畫,提升組織內部資安意識,並克服員工的無助感。
3C 公司遇到的資安培訓困境
3C 公司(Comms, Components, and Computing)是一家專門生產智慧裝置的中小企業,近期準備推動 ISO 27001 認證。然而,當公司內部開始實施資訊安全教育訓練時,發現員工反應冷淡,甚至出現以下現象:
- 資安訓練淪為應付交差:員工僅為了應付考核而參加,未真正理解資安的重要性。
- 員工對資安無感:許多人認為資安是 IT 團隊的責任,與自身無關。
- 資安推動遇阻力:部門主管對資安規範採取消極態度,影響全體員工的參與度。
透過ISO 27002:2022 6.3 條文設計有效的資安教育訓練計畫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3C 公司採用了以下策略,使資安訓練計畫能夠符合 ISO 27002:2022 6.3 條文要求,同時避免員工習得無助感。
- 強化資安與業務的連結(降低認知負荷)
- 研究指出,當學習內容與日常工作無關時,員工容易忽視。3C 公司在培訓中引入「場景式學習」,將資安風險與日常業務結合,例如: 透過案例演練模擬釣魚郵件攻擊,讓業務人員理解社交工程攻擊的風險。 讓 IT 技術人員實作異常行為監測,提高系統管理安全意識。
- 營造正向行為激勵(行為經濟學應用)
- 根據研究,當學習行為能帶來正面回饋時,個體更願意參與。因此,3C 公司採取「資安積分制」,讓員工透過參加訓練、成功通報可疑郵件等方式累積積分,並提供獎勵,如購物禮券或額外休假。
- 建立「資安文化大使」計畫(社會影響理論)
- 研究指出,社會影響對行為改變具有極大影響力。3C 公司挑選各部門有影響力的員工作為「資安文化大使」,讓他們在部門內推廣資安政策,並主動解答同事疑問,促使資安成為團隊文化的一部分。
- 定期評估學習成效(確保認知轉化為行動)
- 3C 公司導入「情境式測驗」機制,而非傳統選擇題測驗。例如: 提供模擬資安事件的情境,讓員工選擇最佳應對方案。 設計實地測試,如發送釣魚郵件,檢視員工的警覺性。
- 這些測驗不僅提升員工的實戰能力,也讓公司能夠確保教育訓練真正落實。
結論與未來展望
ISO 27002:2022 6.3 條文強調,資訊安全教育訓練應與組織需求一致,並且持續強化員工對資安的認知與行動力。3C 公司的案例顯示,透過降低認知負荷、行為經濟學激勵、社會影響策略及實戰測試,可以有效克服「習得無助感」,提升整體資安文化。
未來,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與資安威脅的演進,組織應持續優化資訊安全教育訓練,並運用最新的學習心理學與行為管理策略,確保員工能夠主動履行資訊安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