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值不值

創作值不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在的寫作真的只是聊備一格,除了打發時間以外,就是寫上一些自己真正想講的話。

這樣的境界還真的不容易,不再討好市場、忠於本心就意謂著---寫作這件事就真的只是寫作,名和利這些東西大概都會跟你無緣。

我從年青時就看清這個道理了,於是考上教師有了一個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行有餘力就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因為不是靠寫作吃飯,所以我手可以寫我口、我心,文章有時門庭若市、有時門可羅雀,顛峰時每天網路報紙都可以看到我的文章,甚至電視上都引用我的標題,可是慢慢地又落入了車少人稀的地步。

那時的轉折點其實就是土城那個傢伙惹的禍,我在文章中談到第三勢力的制衡,談到土城阿伯,接著就被封殺了,可是我也不以為意,反正你不登我就部落格自己寫,寫著寫著就來到了方格子。

其實到方格子之前,我已經經歷兩個部落格的興衰,部落格被迫關門,我本來的想法是就此收筆,反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剛好看到方格子就來了。

方格子對我有重要的意義,因為我還真的經歷過寫方格子的歲月,在還沒有網路創作之前我都是用稿紙寫文章,一字一字地寫,最後洋洋灑灑寫下兩三張的稿紙,而我最誇張的是在國小作文比賽,寫下大概快十張的稿紙,評審老師大概還沒看完就給了我第一名吧!

可是稿紙真的收藏不易,像我有一篇籃球小說開頭的文章就在歲月流轉中不見了,而現在想要重現當時的靈感就變得不可能,只能接受這部小說不能面世的事實。

創作到底值不值?如果你不從實際收益來看的話,你透過創作創造了一個屬於你的時空宇宙,特別是在小說創作上,在那個世界你悠遊自得,可以逃避現實生活的無聊無奈,像我第一部武俠小說無心劍就是在馬祖當兵時,面對煩悶的軍中生活,透過文字所創造出來的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可以快意恩仇,一方面映照出一些可憎的臉嘴,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好好修理這些敗類。

在教育界待了一段時間以後,開始對於形式化感到不耐,而我原本就是老師心目中的頭疼孩子,迫於生活當了老師以後,行事風格當然和大部份老師顯得格格不入,久而久之就成了獨行俠,於是我利用這些獨行的時間開始構思創作一些我真正想寫的小說,或是憑空幻想出來的小說,或是往日發生的傳奇,甚至是現在進行的故事,反正既然生活中話不投機,那我就寫我的小說、想我的故事。

這樣陸陸續續也寫了許多年,純粹是自己寫著欣賞高興的,如果有人跟著欣賞高興也不錯,如果沒什麼迴響我也不會太在意,畢竟那是寫給自己看的,純粹是為了完成年少時代一個小小的念想罷了。

現在的想法是能寫就寫,不能寫就算了!意思是有靈感就寫,沒有靈感就不寫,基本上是一天一篇,這對我而言算是小CASE,想當年我是左手寫武俠篇章、右手續言情段落,筆法內容絕不混淆,大概一天寫個兩三千個字跑不掉。

其實對我而言,創作最大的價值在於一種完整的歷程,年少時我想當個作家,然後我就這樣一路寫過來,或用稿紙、或用日記、或是一天兩篇、一篇,不斷地累積,讓我心中的思維想法或故事虛擬成真,走過這段歷程以後,或許我對於我的作家身份才會有一種比較堅實的看法吧!至於它值不值?重點在於我又不靠它吃飯!

avatar-img
新石的沙龍
24會員
398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新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籃球運動,尤其著重於作者自身經歷以及NBA近年來的轉變。作者回顧了早年臺灣籃球文化的公平與友誼,並對照現今NBA過度強調身體對抗、三分球,以及缺乏規則保障矮個球員生存空間的現象,表達了對NBA逐漸沒落的惋惜之情,並呼籲回歸籃球運動的勵志精神與公平競爭。
本文探討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重要性,作者以自身經歷,包括在原鄉部落、咖啡館駐唱,以及軍中生活,闡述其對人際關係、社會冷漠及人性複雜度的觀察與反思。作者認為旅行的意義不在景點,而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連結,並期盼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生命體驗。
本文探討了近期逝世的兩位文化名人,文章以瓊瑤的作品《窗外》為切入點,解析了作品中師生戀的道德困境以及背後的真實人生。同時,提及劉家昌的音樂與其情感故事,展示出在創作者的生活與藝術間的交錯,以及這些故事如何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社會變遷。最後,文章強調在追求名利與愛情的過程中,應保持對他人情感的理解與尊重。
寫科幻小說的人剛開始都覺得自己只是光怪陸離的想法或世界寫出來,後來會慢慢發現,他寫的居然是未來的世界。 我的第一篇科幻極短篇叫「美麗新世界」,描寫未來一家光學智慧鏡片眼鏡公司,可以透過光學的作用,利用鏡片將人極度美化,可是前題是你得戴上眼鏡,而男主角恰巧是一個視力良好、不戴眼鏡的傢伙----。
其實我的生活和信仰不太合拍,在信仰圈裡面不僅不屬靈,還有些叛逆。 去年我青少年時的輔導,來自挪威的傳教士宋姐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跟我溝通,希望我回到原來的教會,不過我後來反問他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在教會裡面生活得不快樂,你是希望他勉強待著?還是尊重離開?」
最近觀察到一個現象很有趣,那就是在一些社群或影音播放媒體總是能看到自己有興趣的內容,原來它們早就根據我們上網的軌跡計算出我們的喜好,然後推介我們的喜好內容。
本文探討籃球運動,尤其著重於作者自身經歷以及NBA近年來的轉變。作者回顧了早年臺灣籃球文化的公平與友誼,並對照現今NBA過度強調身體對抗、三分球,以及缺乏規則保障矮個球員生存空間的現象,表達了對NBA逐漸沒落的惋惜之情,並呼籲回歸籃球運動的勵志精神與公平競爭。
本文探討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重要性,作者以自身經歷,包括在原鄉部落、咖啡館駐唱,以及軍中生活,闡述其對人際關係、社會冷漠及人性複雜度的觀察與反思。作者認為旅行的意義不在景點,而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連結,並期盼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生命體驗。
本文探討了近期逝世的兩位文化名人,文章以瓊瑤的作品《窗外》為切入點,解析了作品中師生戀的道德困境以及背後的真實人生。同時,提及劉家昌的音樂與其情感故事,展示出在創作者的生活與藝術間的交錯,以及這些故事如何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社會變遷。最後,文章強調在追求名利與愛情的過程中,應保持對他人情感的理解與尊重。
寫科幻小說的人剛開始都覺得自己只是光怪陸離的想法或世界寫出來,後來會慢慢發現,他寫的居然是未來的世界。 我的第一篇科幻極短篇叫「美麗新世界」,描寫未來一家光學智慧鏡片眼鏡公司,可以透過光學的作用,利用鏡片將人極度美化,可是前題是你得戴上眼鏡,而男主角恰巧是一個視力良好、不戴眼鏡的傢伙----。
其實我的生活和信仰不太合拍,在信仰圈裡面不僅不屬靈,還有些叛逆。 去年我青少年時的輔導,來自挪威的傳教士宋姐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跟我溝通,希望我回到原來的教會,不過我後來反問他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在教會裡面生活得不快樂,你是希望他勉強待著?還是尊重離開?」
最近觀察到一個現象很有趣,那就是在一些社群或影音播放媒體總是能看到自己有興趣的內容,原來它們早就根據我們上網的軌跡計算出我們的喜好,然後推介我們的喜好內容。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