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下子走了兩個名人,年青一輩或許不曉得,像我這種資深熟男知道消息以後卻不禁感慨一個時代的消逝。
在那個純樸浪漫的遙遠時代,在閱讀、視聽或娛樂的選擇不多,所以許多莘莘學子,男的大多看古龍、臥龍生或金庸的武俠小說,女的則是瓊瑤的愛情小說,在快意江湖和兒女情長的小說世界中渡過有些無聊苦悶的年少時光,至於音樂,劉家昌的音樂風靡一時,搭配上瓊瑤電影裡面的二秦二林,慢慢變成瓊瑤小說電影和劉家昌電影主題曲的黃金搭檔。
其實這兩個人的人生堪比小說電影,甚至比小說電影還精采,對於創作者來說有兩種型態,一種是憑空想像,另一種則是身歷其境,而瓊瑤的第一部成名作「窗外」據說就根據以往的經歷寫成的,後來也翻拍成電影,剛好也成為林青霞的成名之作。
「窗外」講的是師生戀,小說我沒看過,電影卻是看過,男主角中年老師康南最後鬱鬱而終,不管是在小說或是現實人生,而高中女生江雁容後來依舊過他的生活,只把這件事當成是人生的一段經歷,甚至是小說的題材。
我也當過老師,也曾年青過,一些未經世事的小女生搞不清楚感情是什麼?看到年青帥氣或是幽默溫柔的老師總會將一些對於感情的幻想投射在老師身上,老師這時是暈船?還是了解這其中關節所在?
這件事很好解釋!當兵有一句俗話說:「當兵當三年、母豬賽貂嬋」,意思在不管在男校當女老師,或是在女校當男老師,甚至在男女同校的環境中都會有這樣的效應產生,這時候老師要是把這些愛慕和崇拜當真,那就真的有點昧於江湖了。
「窗外」當中的「康南」身為高中老師,和教育這個體制有了一些契約關係,譬如說「師生戀」被禁止這件事,可是江雁容的出現卻讓康南違背了這樣的契約被掃地出門,最終也沒有和江雁容走在一起,後來的生活是一個朝陽東升,一個日暮西山。
「我心深處」是劉家昌寫給一代玉女明星甄珍的一首歌,那時甄珍正搭飛機要去香港和夫婿在一起,這首歌道盡了無奈的相思之苦,就一般來講,大概就只能「還君明珠淚雙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可是當時劉家昌顯然不這麼想,當自己婚姻觸焦以後,他想起了甄珍,然後開始進行猛烈的追求攻勢,全然沒有考慮甄珍當時還有婚姻,那時的丈夫就是港星謝霆鋒的爸爸—謝賢。
總之後來劉家昌得償所願,抱得美人歸,只是這顆強摘的愛情蘋果最後是酸澀還是甜美?是良緣還是孽緣?都可從後來的反目成仇和對簿公堂看出來。
創作者一般都是離經叛道比較有市場,因為他們在創作中將一般人不敢說的話、不敢做的事一股腦全都寫了出來,可是如果把這些行徑拿到現實社會實行的話,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瓊瑤後來據說介入皇冠出版社負責人平鑫濤的婚姻,最後「共苦」的元配林婉珍收拾起包袱遠走他鄉,然後瓊瑤登堂入室成了正宮老板夫人,開始過上「同甘」的生活。
其實講句實在話,瓊瑤的小說我完整看完的,有印象的只有「一顆紅豆」而已,其他的都被我放在書櫃上當擺飾,對我而言,小說裡面為情所困的男主角都是年青時代帶點流氓氣的我想帶到廁所「好好照顧」的男生,男兒志在四方,女主角不喜歡你,仗著自己美貌在那邊拿蹻,那我們就換找別人嘛!「天涯何處無芳草」,再怎麼漂亮的女生不喜歡我,對我就沒有意義,好像路邊的閒花野草,要我千方百計地追妳?求妳愛我?門都沒有!
從康南、林婉珍到謝賢,他們本來都在一個「窗內」世界裡面過得好好的,後來受到「窗外」人不管是江雁容、瓊瑤或是劉家昌的挑戰,結果挑戰成功,「窗內」的世界一夕崩解,「窗外」的人得到他們想要的,而原本「窗內」的人則在殘破的世界後面暗夜哭泣,獨自療傷止痛。
我對於世界的看法很簡單,那就是有一個底線,這個底線叫「將心比心」或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最起碼不要將「自己的愛情或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名氣歸名氣,能夠永流傳的除了小說、歌曲或電影以外,一種高尚的人格或許才是比較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