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世界-法之戴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唐朝是一個很會說謊的朝代。

從一開始,李淵就不敢告訴大家,自己是突厥征服中國的前鋒。再來,李世民為了整治世族,做《氏族志》,又開啟大家假造祖宗的白紙黑字。

當代更有史官許敬宗,被舉發以一己之好惡做史。

小事,無所謂,等到了武則天時期,白賊真是去到高峰。

來俊臣跟他的快樂夥伴們所造的《羅織經》誕生,人們才知道捏造黑白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

不過我們還在貞觀。

貞觀有房玄齡之政,魏徵之禮,長孫無忌的情報操作……總該有人管管法律吧?

你如果知道來俊臣,大概就會知道唐朝的司法機關,稱為大理寺。而貞觀法律的奠基,我想就抓大理少卿戴冑來吧。

對於貞觀之治來說,戴冑是個老人家。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陽人。

才開門就撞到山了,安陽本身是個菜市場地名,巧不巧跟相州一樣,都曾出現在河北跟河南兩地。

唐朝標準應該是指今天的河南省安陽縣啦。

安陽是殷墟所在,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是各方爭奪之地。說真的充滿奧妙,很難一言以蔽之。

如果以三國的角度來說,接近河北重鎮:安陽就在鄴城魏郡的邊上而已。

但真的重的又不是它,硬要說的話,文化古都吧。

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楊堅的建國之戰在這裡打的,相州當年就是尉遲迥的管區。楊堅毀去了鄴城,把重心轉移到安陽來。

戴冑在新時代成長,於大業末年進入了門下省,當上了一級公務員。他性格認真忠實,主修律令擅長文書作業,很受大老蘇威跟裴矩的禮遇。

五貴得其二,看起來很屌,但這種寫法就是沒有。

蘇威本身是開皇律的制定者,裴矩則除了外交,更是一流的文書官。

這邊基本就是說,戴冑不是那種很會當官手段很厲害的角色,而是認真勤苦,得到同道中人長輩賞識。

沒錯,蘇威跟裴矩都不會幫他升官發財。甚至當兩大老要跟著隋煬帝下江都,也不會帶上這個能幹的弟子。

戴冑留在洛陽,與攝政王楊侗一起救亡圖存……救到最後就被王世充給篡了。原本戴冑還想要勸退王世充,王世充嫌他囉嗦,早早把他給打發走,這也讓李世民還沒打下洛陽,就得到了這個未來的頂梁柱之一。

戴冑接下來一直在李世民的幕府中服務,唯一知道的職務是「士曹參軍」。

等李世民即位,才讓他轉任兵部郎中。

這大約有兩個意思,第一,戴冑應該是兵部尚書杜如晦的下屬,後來杜如晦死前也推薦他接手「選官」要務。

第二是,杜如晦一開始也沒把戴冑當回事。

其實有時候就是這樣,史書本傳,沒寫出來的事情比寫出來的更重要。

戴冑「性貞正,有幹局。明習律令,尤曉文簿」,看起來好像是個不錯的文人?大錯特錯。他的履歷顯示出,他完全不是文人。

不要說那種六歲會寫詩,遍學諸子百家還是六經專門。戴冑連一經主修都沒有。只懂律令文簿那是下等人,放在秦朝就是個趙高。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的是,正因為貞觀執政團隊不把律法視為重點,這一塊才更有李世民發揮的空間。

戴冑在兵部很快嶄露了頭角,被調往大理寺服務。而他被李世民注意到的時刻,也隨之到來。那是一樁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案子,起於長孫無忌佩劍入宮。

「劍履上殿」,曾經是一級權臣才能有的特權。對李世民而言,長孫無忌絕對有資格。

但貞觀元年?長孫無忌還不配。武德老臣尚在,豈由得他們放肆?

尚書僕射封倫參了一本,認為監門校尉未盡職責,當處死。長孫無忌也要罰銅二十斤。

唐朝人開始分得清金跟銅這樣。

好,封倫有給長孫無忌面子,李世民認為可以。

但大理寺少卿戴冑認為不可以:「校尉跟無忌都犯了錯,按律凡是為天子服務,犯錯就要掉腦袋。今天如果要讓長孫無忌以功抵過,那應該要開法庭。否則以現行法律來說,罰銅於法無據。」

李世民心頭一震:「沒錯,法律不是我說了算。不能因為無忌是皇親國戚就轉彎,咱們,開廷!」

此廷是朝廷,不是法庭。好,開了廷議,封倫還是提出一樣的見解,李世民也準備要拍案決議,戴冑就異議阿里。

「校尉所犯的罪,緣起於無忌,在整件事中他的過錯應該算較輕的一方,如果無忌的刑度較輕,校尉應該更輕。更何況人死不能復生,請皇上三思。」

看起來沒說什麼,其實很重要。

當下,李世民很乾脆的以戴冑的意見為準,饒恕了校尉死罪。同時,更要戴冑參與另一個案子。

由於貞觀方起,李世民大開選舉之門,但就有很多人假報資歷出身想求個好官。講真的有電腦你要核實都很麻煩了,何況西元七世紀?(三世紀堅信宗正資料不會錯的事情我向來當笑話看)

朝廷不堪其擾,李世民索性下令,給你各位一個自首的機會,坦白無罪,查出來有虛假一律死罪。

於是大家就怕死都說實話了嗎?三歲小孩都知道要跟你硬到底了。

總之,有人就被查出是虛報(不然就不會有前面那段了)。

殺不殺?唐太宗要戴冑來審。

戴冑表示,根據律法,應判流放,而非死刑。

唐太宗板起了臉:「現在是要昭告天下我沒有信用,只要賄賂你就能免死嗎?」

戴冑說:「皇上抓到了人就殺,那是您的詔命。但您若派給大理寺審查,那麼臣就會以法律為優先。」

唐太宗冷笑道:「你倒守法,朕不用守信?」

戴冑答:「法律是國家跟天下的信用關係。皇上的詔命,本是因為一時的情緒所發。如今您把犯人交付於我,就是因為您知道不應為了一時的憤怒而殺人,該當交由法律來達成與天下人的約定。這就是『忍小忿而存大信』!」

唐太宗這才正色道:「朕就怕法律不能被徹底執行,如今有你守護國家律法,朕復何憂?」

要知道,李世民是一個殺伐果決的將軍出身,他過去並不會把人的生死當一回事。戰場上,你死就是我活。

但往後,李世民卻不斷要求執政團隊「不以死刑為先」、「要考慮人們的生活」,整個搖身一變要當廢死皇帝。

這,便是戴冑帶來的影響。

欸,我不是要說戴冑讓他變得仁慈,一如前所述,李世民其實是突然找到戴冑這個支點,以及法律這根槓桿……可以讓他「大公無私」的排除異己。

只要皇帝對天下守大信,那麼天下便會站在皇帝這邊。

貞觀元年還沒過完,籍籍無名的戴冑,就進入了尚書省,成為尚書丞,與六部尚書平級。

沒錯,李世民的第一步,是要用戴冑來打敗武德老臣。

不只是法律,而是「天下大義」。

貞觀二年,李世民又從戴冑之議,重整義倉制度。

我們之前也提過,李世民特別強調:這次絕對不能以「國用不足」為理由來徵收各地義倉的資材。務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既然有機會就稍微說一下,其實除了國家強取之外,這個制度還有一個問題是「貧富不均」。

從漢文帝到隋文帝,大家都很會一個收買民心的招數,叫做減賦。

基本上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也在用。

但其實隋朝就發生這個狀況:包括國家在內,有「糧」的地方多到滿出來,沒「糧」的地方一碰到災害就翻船。

比較簡單說,分義倉跟社倉兩種制度。

「社倉」是一個由地方政府管理的機制,就好像郡級的糧倉,是跟鄉縣糧倉「義倉」徵收來維持,有需要時發下去。所以它會有強徵跟交通斷絕發不出去兩種問題。

而戴冑的建議主要就是「恢復義倉」,並且讓減省下來的賦稅,直接由義倉收管。既不是你各位的私有財,也不是國家的財產。來達到取之地方用之地方的概念。

有很完美嗎?我想大家都看得出來並沒有。

李世民強調「這不是我要的稅收」,其實就是「還政於民」。到頭來,主持義倉的仍然會是地方有頭有臉的世族。

什麼意思呢?綁樁。

世族這個東西是政治性的產物,是地方上同姓家族以政治大老為首集合起來的力量。

你身為皇帝,要跟三公鬥法,就不能夠忽略他們背後地方上的力量。正所謂「我可是有台北市二十萬民意支持的」。

而李世民來了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政策下去跟地方家族賣好。

這樣當政治大老要反李世民的時候,世族就鬆動了,不齊心了。畢竟「李世民還是做得挺好啊」。

接下來,封倫天年盡了,蕭瑀也被鬥掉了,就連長孫無忌也轉為顧問職……在太宗本紀上,尚書省主管出現了一年的空缺。

但事情總要有人做。

尚書省天下綱維,百司所稟,若一事有失,天下必有受其弊者。今以令、僕系之於卿,當稱朕所望也。

戴冑以尚書丞的身分,代理了尚書令跟僕射的工作。所有人都說他,好棒棒。

一直到貞觀三年,司空裴寂下台,房杜二人正式擔任左右僕射後,戴冑才轉為六部尚書,又兼太子庶子。

嗯,戴老師的多工系統持續運作,他正官是民部尚書,同時在杜如晦推薦下兼行吏部尚書事。除了太子庶子,還領了諫議大夫,跟魏徵同樣具有直諫唐太宗的資格。

飛黃騰達?不是,你光看他沒有直升尚書僕射就可以肯定,被鬥了。

時論開始批評他出身的缺點:「雖有幹局,而無學術」。行吏部事又「文雅而獎法吏」。

可怕的是,我們前面就說了,其實這些都像是「杜如晦看不起戴冑」的部分。

而杜如晦這時候?已經死了啊。

這是不是一種「孔明遺計斬魏延」,有點難說了。

但我想戴冑身為一個不屬於主政團隊,沒有六四的革命情感,卻成為李世民信天下,鬥老臣的主力,卻是十分肯定的。

貞觀四年,在時論的批評下,戴冑失去了選官的權力。忘了說,這是古代政府非常重要的權力。不過李世民還是強力的讓戴冑以民部尚書的身分,開始「參預朝政」:這則是貞觀專屬的主政團隊專有名詞。

「房玄齡、魏徵並美胄才用,俱與之親善,及胄卒後,嘗見其游處之地,數為之流涕。」

原文做個佐證,戴冑的親善對象確實沒有杜如晦,但也跟主政團隊掛上鉤了。沒錯,寫在這個時間點杜如晦當然已經死了,但那就表示早年戴冑跟這些人不是同一掛的。

貞觀五年,戴冑又上了一表,勸阻唐太宗修復洛陽宮。

裡面有一些局勢相對重要:「比見關中、河外,盡置軍團,富室強丁,並從戎旅。重以九成作役,餘丁向盡,去京二千里內,先配司農將作。假有遺餘,勢何足紀?

河外應該包括了河東、山西、河北部分。山東地區則不在此列。

就是說,這時候的兵役其實非常重。布兵的範圍,更顯示出突厥雖降,實則未定。

而剩下的男丁,在長安兩千里內,如果是單向,那就一路到徐州了喔,也都在服國家的農作跟工匠役。

中原地區,也是一個生產力全開的狀況。

其實非常危險。

新成立的天可汗之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安穩。某些人還在這時候談要叫唐太宗封禪。李世民表示很好,這邊就不細查了,總之李世民一直到貞觀十一年才「幸洛陽宮」,當時應該真的有打消念頭吧。

就跟封禪一樣。

「戴胄於我無骨肉之親,但以忠直勵行,情深體國,事有機要,無不以聞。所進官爵,以酬厥誠耳。」

這是李世民給戴冑最後的一讚,兩年後,戴冑過世。

結局可不是這樣結的,我就問貞觀名臣看到現在哪個跟李世民有骨肉之親了?

戴冑並未名列凌煙閣,也不在世襲刺史名單當中。不過那是因為他無後,以兄子繼爵。

我敢肯定,李世民那句「無骨肉之親」,就代表著封建一事與戴冑之間的關係。

最初討論封建事時,正是戴冑掌天下大事的貞觀二年。

戴冑奠定的法治基礎,或許,同時也開啟了李世民「封建非親」的大門。

avatar-img
258會員
909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褚亮褚希明,褚遂良的父親。這對父子在李世民身邊,從長孫無忌主管的政戰工作起家,褚遂良進而被魏徵拉攏錄用,接下了棒子,成為輔佐唐高宗的顧命大臣。
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他老婆的哥哥。 跟一般隋唐人的傳記不一樣,無忌哥哥不是上追三代,直接從「皇族分支」說起。 「其先出自後魏獻文帝第三兄。初為拓拔氏,宣力魏室,功最居多,世襲大人之號,後更跋氏,為宗室之長,改姓長孫氏。」 長孫,是從北魏皇室中分離出來的「宗室之長」。
魏徵辭去了朝廷的正職,但依然每天辦公,並且努力的給李世民建言。 或許,他正在躲避某個皇宮中的大人物。
李靖,唐初第一名將。 大唐的疆域,淮河以北幾乎都靠李世民平定。以南,則全憑李靖。 同時,李靖也留下許多兵隊編制、訓練、指揮、管理的方針,簡稱兵法,可說是協助唐朝建立強大軍勢的頭號人物。
《舊唐書》裡頭有許許多多的雍州萬年人,實在看不過去了就查一下。原來朱雀大街東就是萬年縣。朱雀大街西的居民才算長安人。 而這個萬年縣也不是原來的萬年縣,其實就是隋朝的大興縣。
終於來到二十三最後一位主角(因為會有一些附傳),不過連結感覺已經往天外天去了?某方面來講也是一個反璞歸真,最後這位孔穎達孔老師,其實國高中好像會教的。 《五經正義》作者,十八學士之孔穎達。
褚亮褚希明,褚遂良的父親。這對父子在李世民身邊,從長孫無忌主管的政戰工作起家,褚遂良進而被魏徵拉攏錄用,接下了棒子,成為輔佐唐高宗的顧命大臣。
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他老婆的哥哥。 跟一般隋唐人的傳記不一樣,無忌哥哥不是上追三代,直接從「皇族分支」說起。 「其先出自後魏獻文帝第三兄。初為拓拔氏,宣力魏室,功最居多,世襲大人之號,後更跋氏,為宗室之長,改姓長孫氏。」 長孫,是從北魏皇室中分離出來的「宗室之長」。
魏徵辭去了朝廷的正職,但依然每天辦公,並且努力的給李世民建言。 或許,他正在躲避某個皇宮中的大人物。
李靖,唐初第一名將。 大唐的疆域,淮河以北幾乎都靠李世民平定。以南,則全憑李靖。 同時,李靖也留下許多兵隊編制、訓練、指揮、管理的方針,簡稱兵法,可說是協助唐朝建立強大軍勢的頭號人物。
《舊唐書》裡頭有許許多多的雍州萬年人,實在看不過去了就查一下。原來朱雀大街東就是萬年縣。朱雀大街西的居民才算長安人。 而這個萬年縣也不是原來的萬年縣,其實就是隋朝的大興縣。
終於來到二十三最後一位主角(因為會有一些附傳),不過連結感覺已經往天外天去了?某方面來講也是一個反璞歸真,最後這位孔穎達孔老師,其實國高中好像會教的。 《五經正義》作者,十八學士之孔穎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脫離之時必受懲。只是他以為會是火燒般的劇痛,就像每次違背誓言或守則時一樣。   這麼說來騎士之王真是心胸寬大,能夠忍受他一次次背誓再祈求原諒,簡直就是君主的典範與恥辱。   如果是人世間的統治者,只怕他完全沒機會活到看見自己墮落。兄長總說他變得太過心思細膩——說白點就是變得狡詐又疑神疑鬼。
Thumbnail
20240620 劉備與唐僧 最近追劇:三國。 赫然發現劉備,與西遊記裡的「唐僧」,有相同明顯的特質。 三國時代,劉備雖因「仁義」而揚名;卻也因執著「仁義」,錯失了許多「平亂一統」的機會。 西遊記裡,唐僧以守戒為第一優先。 但因為「執著」戒律,屢屢讓師徒多人,
Thumbnail
典故: 穿珠局是中國古代一種高明的做局手段,李有福是宋朝時期的一個商人,原本生意做得還不錯,但由於營商環境惡化,朝廷的苛捐雜稅,競爭對手的打壓,以及土匪的打劫,使得他的生活陷入困境。   在一次土匪綁架了他兒子並索要高額贖金的情況下,李有福採取了一個非常巧妙的策略。他首先用家中所有的錢置辦
Thumbnail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大敗之下,太原守軍只得求助於此戰主帥李建成。而李建成這邊自然是老實不客氣,將李世民往死裡打。 兵權被拔,得力助手皆遭調職,李世民甚至被禁足宮中。但我們都知道,他最後還是會贏的。 距離玄武門之變,還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
Thumbnail
李唐需要挑選坐鎮東都洛陽的元帥,主導對抗突厥事宜。所有人知道,誰能入主洛陽,誰就能成為下一任的天子。李世民雖無心於此,但李建成的幫手們,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佈署……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貞觀十一年,被任命為安州督都的吳王李恪為唐太宗第五子,因為喜好打獵,常常使人民的田產作物受損,被言官彈劾,因而削官罰俸,太宗對於兒子受到這樣的懲處,心中頗為不快,有一次對大臣說: 「長史權萬紀侍奉吳王,他不能指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唐太宗曾說:「小人最聰明,也最識時務,他們發覺他們那一套在這個環境中行不通時,必然會改玄易轍。」 以小搏大 東亞政治史上的第一英主,時至今日,在日本人心目中尚無人可與比擬的偉大政治領袖就是中國大唐貞觀之治的帝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三、「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聖經舊約‧傳道書第一章)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歡的駿馬,平常是在宮中飼養。一天這匹駿馬突然無緣無故死了,唐太宗非常生氣,要處死那位養
Thumbnail
桓帝盛怒開始下詔各郡、各封國,逮捕豪族黨人,布告天下,令天下一致討賊。 結果公文在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的環節就被擋回來了,三公聯名拒絕執行。 大家如果還記得,咱們在寫前面的權力框架時我們說過「外朝官」是負責執行和監督的,太尉陳蕃將詔書退回,說:現在要抓的人都是「海內人譽,憂國忠公之臣」,就算有罪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脫離之時必受懲。只是他以為會是火燒般的劇痛,就像每次違背誓言或守則時一樣。   這麼說來騎士之王真是心胸寬大,能夠忍受他一次次背誓再祈求原諒,簡直就是君主的典範與恥辱。   如果是人世間的統治者,只怕他完全沒機會活到看見自己墮落。兄長總說他變得太過心思細膩——說白點就是變得狡詐又疑神疑鬼。
Thumbnail
20240620 劉備與唐僧 最近追劇:三國。 赫然發現劉備,與西遊記裡的「唐僧」,有相同明顯的特質。 三國時代,劉備雖因「仁義」而揚名;卻也因執著「仁義」,錯失了許多「平亂一統」的機會。 西遊記裡,唐僧以守戒為第一優先。 但因為「執著」戒律,屢屢讓師徒多人,
Thumbnail
典故: 穿珠局是中國古代一種高明的做局手段,李有福是宋朝時期的一個商人,原本生意做得還不錯,但由於營商環境惡化,朝廷的苛捐雜稅,競爭對手的打壓,以及土匪的打劫,使得他的生活陷入困境。   在一次土匪綁架了他兒子並索要高額贖金的情況下,李有福採取了一個非常巧妙的策略。他首先用家中所有的錢置辦
Thumbnail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大敗之下,太原守軍只得求助於此戰主帥李建成。而李建成這邊自然是老實不客氣,將李世民往死裡打。 兵權被拔,得力助手皆遭調職,李世民甚至被禁足宮中。但我們都知道,他最後還是會贏的。 距離玄武門之變,還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
Thumbnail
李唐需要挑選坐鎮東都洛陽的元帥,主導對抗突厥事宜。所有人知道,誰能入主洛陽,誰就能成為下一任的天子。李世民雖無心於此,但李建成的幫手們,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佈署……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貞觀十一年,被任命為安州督都的吳王李恪為唐太宗第五子,因為喜好打獵,常常使人民的田產作物受損,被言官彈劾,因而削官罰俸,太宗對於兒子受到這樣的懲處,心中頗為不快,有一次對大臣說: 「長史權萬紀侍奉吳王,他不能指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唐太宗曾說:「小人最聰明,也最識時務,他們發覺他們那一套在這個環境中行不通時,必然會改玄易轍。」 以小搏大 東亞政治史上的第一英主,時至今日,在日本人心目中尚無人可與比擬的偉大政治領袖就是中國大唐貞觀之治的帝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三、「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聖經舊約‧傳道書第一章)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歡的駿馬,平常是在宮中飼養。一天這匹駿馬突然無緣無故死了,唐太宗非常生氣,要處死那位養
Thumbnail
桓帝盛怒開始下詔各郡、各封國,逮捕豪族黨人,布告天下,令天下一致討賊。 結果公文在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的環節就被擋回來了,三公聯名拒絕執行。 大家如果還記得,咱們在寫前面的權力框架時我們說過「外朝官」是負責執行和監督的,太尉陳蕃將詔書退回,說:現在要抓的人都是「海內人譽,憂國忠公之臣」,就算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