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 日本道路觀察 - 冬季冷到爆為什麼要灑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言

印象N年前的冬季至韓國旅遊,恰巧碰到下雪,時不時能看見路口有工作人員往地上撒白色的顆粒,身在亞熱帶地區且一年四季溫度適宜(近年來不太宜)的台灣,是相當新鮮的事,起初預設是食用鹽或石頭,增加汽車輪胎或腳掌與地面的摩擦力,經查證後才知道原來撒的不是食用鹽而是氯化鈣,其作用在於降低路面水的凝固點,用來防止路面結冰。


日本道路觀察

這幾天待在日本富山市,明明經過水窪處時特別謹慎,回下榻處時卻發現褲管小腿以下全濕,不說還以為和佩佩豬一家跳泥坑,十分不解的自己在傍晚外出散步時更加注意腳下所踏之地,可謂步步驚心(誤),終於被我發現罪魁禍首!單看某些角度(圖一)可能會覺得還好,有的高度(圖二)頗高真的是害人(不對!!)如下:

raw-image
raw-image


所以為什麼要灑水?!

經過幾天的遊覽,Weini發現無論大馬路亦或者人行道上皆有這種不定時的炸彈灑水器,那重點來了,究竟為什麼大冬天下雨下雪還要灑水?!其實跟前言提到的韓國撒氯化鈣是一樣的道理,為的是阻止路面結冰,當然,辦法永遠不只有一個,不同於韓國的是,日本使用灑水裝置,這種裝置在日本又稱「消雪パイプ」,透過在路面嵌入管道,使用融化雪水、地下水(也有海水一說)來沖刷地面,除了能有效融化道路上的積雪,也能起到防止路面結冰的作用,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旅遊最棒的就是不斷的拓展見聞、吸收新知~雖然褲子濕掉當下很不舒服就是了,彷彿已經聽到隊友在後面喊:「注意安全!走路看路!」XD


讀者們在旅遊時是否有見聞什麼新鮮事呢?歡迎在留言處分享!

這裡是日日好日,除了祝大家日日都是好日外,週末愉快!我們下次見~

avatar-img
11會員
18內容數
在心之所向的日本日日『好』日,且日日『好日』 運用文字及圖像,記錄心情、生活、興趣與他的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日好日 的其他內容
週末從涉谷徒步經過原宿旁的代代木公園,聽到復古的美式音樂,聞聲被吸引過去,遠遠地就看到一群在公園熱舞的老少,「咦?!這不是曾在媒體上看過的跳舞暴走族嗎!?」心裡充滿驚喜,沒想到就這樣被自己碰著了,站在一旁欣賞搖滾族舞動,內心的雀躍難以言喻,似乎又更加深入日本這個多彩的國度。
終於購買到心心念念的LEICA DG 50-200(辛苦隊友聽我嚷嚷數個月),除了分享購入新玩具的喜悅以及使用心得,也想和大家分享今天拍了些什麼~
某次偶然發現生活了十幾年的區域原來有一間具年代感、似乎存在已久的二手書局!來不及檢討自己作為在地人卻不熟悉環境這事,興匆匆的上門造訪,書櫃上陳列了五花八門的書籍,只有我想不到、沒有他們沒有的。 那個空間非常奇妙,有著能使到訪者忘記時間的魔力,不知不覺在書海中待了數個小時,最終決定拿一本病理學參
最近開始要求自己多帶相機出門,除了能提升美商外,也想練習構圖、培養和設備的默契,其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對光影的敏感度,藉由觀察、利用光影,進而拍出好照片,這幾次出門發現下午約莫5時、日落前的日光特別吸引我,且照片基本能夠直出! 身為攝影圈的新手小白,作為興趣一直以來都是自行摸索,今天純粹是以輕鬆、
週末從涉谷徒步經過原宿旁的代代木公園,聽到復古的美式音樂,聞聲被吸引過去,遠遠地就看到一群在公園熱舞的老少,「咦?!這不是曾在媒體上看過的跳舞暴走族嗎!?」心裡充滿驚喜,沒想到就這樣被自己碰著了,站在一旁欣賞搖滾族舞動,內心的雀躍難以言喻,似乎又更加深入日本這個多彩的國度。
終於購買到心心念念的LEICA DG 50-200(辛苦隊友聽我嚷嚷數個月),除了分享購入新玩具的喜悅以及使用心得,也想和大家分享今天拍了些什麼~
某次偶然發現生活了十幾年的區域原來有一間具年代感、似乎存在已久的二手書局!來不及檢討自己作為在地人卻不熟悉環境這事,興匆匆的上門造訪,書櫃上陳列了五花八門的書籍,只有我想不到、沒有他們沒有的。 那個空間非常奇妙,有著能使到訪者忘記時間的魔力,不知不覺在書海中待了數個小時,最終決定拿一本病理學參
最近開始要求自己多帶相機出門,除了能提升美商外,也想練習構圖、培養和設備的默契,其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對光影的敏感度,藉由觀察、利用光影,進而拍出好照片,這幾次出門發現下午約莫5時、日落前的日光特別吸引我,且照片基本能夠直出! 身為攝影圈的新手小白,作為興趣一直以來都是自行摸索,今天純粹是以輕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下雪了!下雪了~~~ 還記得那年在北海道,知道要下初雪的那個晚上,我們開心的開了瓶紅酒等著雪 後來好像沒有下,但氣溫非常非常的低, 柴火在爐裡燒著,雖然沒看到初雪,但心暖暖的。
Thumbnail
「今年想看雪。」 孩子出生前,我們夫妻每到年末年初總是會去旅行。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我們都會攢下一年的積蓄,拿著有限的錢,享受窮遊的樂趣。那一年,因為太太的一句話,我們決定去一個會下雪的城市。 12月30日,我們搭乘飛機降落在某個國家,再轉乘巴士來到一個比台灣冷得多的城市。
分雪飄絮 夜宵雜味 散落一地 時令果物 北國冷冽 竟無小強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四月中的台東市,自行車道旁散步的阿姨掀起上衣搧風,我也打算撐陽傘騎單車,只要不是下雨的日子,風已經不再涼。 等很久的這天,終於要上山吹冷氣,車開往關山的台九線上,持續暖風,進入南橫後緩緩上升的海拔,才開始感覺到溫度下降。一路開著窗,仔細感受繞在山路時溫度的變化,也是因為冷氣只有在下雨或晚上才會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異鄉的隨筆,旅行總是能讓文字更有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從駕駛人到車輛在冬季準備上路的必要注意事項和建議。包括了水箱水的準備、除雪和除冰的方法、冬季輪胎的需求以及積雪路況下的駕車技巧建議,並分享了各種經歷和心得。文章充滿了實用性和個人經驗分享,適合準備或計畫前往寒帶國家駕駛的讀者。
Thumbnail
不過,我住北部幾十年所經歷過的唯一罕見最低溫,比8度還要再少3度,那便是2016年1月下旬的「霸王級」寒流,目睹像白米粒般的冰霰從天空飄落,成為此生難忘的經驗。當時大馬路邊有不少車子停了下來,裡面的人好奇地開窗仰頭觀看,伸手承接,也有人拿起手機拍照。因地面溫度在冰點以上,冰霰一著陸,旋即融化成
Thumbnail
這幾天天氣真的有夠冷,很多高海拔的山區也都下雪了,在亞熱帶的台灣能看到這樣的景象的確不太常見。如果想直接衝到山上看雪景也好,或是待在家中從社群平台上欣賞網友們分享各地的雪景也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暖做好。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下雪了!下雪了~~~ 還記得那年在北海道,知道要下初雪的那個晚上,我們開心的開了瓶紅酒等著雪 後來好像沒有下,但氣溫非常非常的低, 柴火在爐裡燒著,雖然沒看到初雪,但心暖暖的。
Thumbnail
「今年想看雪。」 孩子出生前,我們夫妻每到年末年初總是會去旅行。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我們都會攢下一年的積蓄,拿著有限的錢,享受窮遊的樂趣。那一年,因為太太的一句話,我們決定去一個會下雪的城市。 12月30日,我們搭乘飛機降落在某個國家,再轉乘巴士來到一個比台灣冷得多的城市。
分雪飄絮 夜宵雜味 散落一地 時令果物 北國冷冽 竟無小強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四月中的台東市,自行車道旁散步的阿姨掀起上衣搧風,我也打算撐陽傘騎單車,只要不是下雨的日子,風已經不再涼。 等很久的這天,終於要上山吹冷氣,車開往關山的台九線上,持續暖風,進入南橫後緩緩上升的海拔,才開始感覺到溫度下降。一路開著窗,仔細感受繞在山路時溫度的變化,也是因為冷氣只有在下雨或晚上才會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異鄉的隨筆,旅行總是能讓文字更有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從駕駛人到車輛在冬季準備上路的必要注意事項和建議。包括了水箱水的準備、除雪和除冰的方法、冬季輪胎的需求以及積雪路況下的駕車技巧建議,並分享了各種經歷和心得。文章充滿了實用性和個人經驗分享,適合準備或計畫前往寒帶國家駕駛的讀者。
Thumbnail
不過,我住北部幾十年所經歷過的唯一罕見最低溫,比8度還要再少3度,那便是2016年1月下旬的「霸王級」寒流,目睹像白米粒般的冰霰從天空飄落,成為此生難忘的經驗。當時大馬路邊有不少車子停了下來,裡面的人好奇地開窗仰頭觀看,伸手承接,也有人拿起手機拍照。因地面溫度在冰點以上,冰霰一著陸,旋即融化成
Thumbnail
這幾天天氣真的有夠冷,很多高海拔的山區也都下雪了,在亞熱帶的台灣能看到這樣的景象的確不太常見。如果想直接衝到山上看雪景也好,或是待在家中從社群平台上欣賞網友們分享各地的雪景也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暖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