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護,沖繩北部的最大城市,但整體來說給人一種人煙稀少、安靜的感覺,之所以會來這裡是為了去名櫻大學參加活動(後來從博物館走到名櫻大學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博物館可搭乘市內公車抵達。名護博物館是位於名護市的新市立博物館,1984年開館,在2020年開始改建,2023年全新開館,是一家很新的博物館,展覽空間有兩層,另外戶外還有古民家的展示,第一樓會安排特展,二樓則是常設展,另外三樓雖然不能上去,但是有開放一個平台讓你可以平視巨大的鯨魚標本。
我去的時候剛好遇到世界のウチナーンチュの日(世界沖繩人日),因此特展ー『「我がふるさとを思う」名護の移民~移民先からの寄付~』,是介紹名護的移民是如何走向世界,以及移民後代們如何與故鄉沖繩建立起聯繫的。
作為沖繩北部最大的博物館,主題是名護的生活,分成海、山、村,三大展示主題。
當你一上二樓就會被本館的重頭戲,巨大的鯨魚所震撼,名護素有捕鯨的傳統,因此特別展示了屬於名護的獵鯨文化與捕魚文化,巨大的鯨魚骨骼著實令人震撼,另外也有鰹魚和鬼頭刀等等,可以再次感受到沖繩受到許多大海的恩惠。 另外也展示了許多海邊生物以及在海與地之間生活的小動物們、以及貝殼等等的標本。
鯨魚
穿過泥地則來到了介紹沖繩北部山區的豐富生態,沖繩北部有著著名的yanbaru國家公園,有著豐富的的生態像是毒蛇與各式各樣的昆蟲。漫步走過山區。
『村』則介紹了沖繩的傳統生活,包含農作的工具、家裡的擺設以及食物(樣品做得很逼真,看到都餓了)等等,也介紹了沖繩戰,以前雖然聽說過當時的人都要艱難的從南部逃到北部,但我也是參觀了才知道名護地區受到的傷害較少以及美軍的收容所制度,以及沖繩文化中很重要的互助文化的具象化-共同賣店。(就是大家集資一起開的商店,現在依然廣泛分佈在沖繩)
共同賣店
收容難民的收容所
因為不能拍照所以只有外面可以拍的照片,在以前沖繩有許多人因為生計而移民到其他國家(主要是南美洲、夏威夷和美國),像是秘魯的日系有七成來自於沖繩,他們在那邊頑強地存活了下來,不僅在當地站穩腳跟也和沖繩建立了牢固的聯繫,在沖繩最艱難的時候提供了莫大的援助,而至今兩邊依然交流密切,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研修生來到沖繩找回自己的傳統文化。
來自世界的捐款
不過名護博物館的優勢很明顯,豐富的展品體現了名護的方方面面,看完貝殼展示,每次經過海邊我都會仔細看貝殼長什麼樣子,尤其是在空中的鯨魚體現了沖繩的一大特色,另外還不錯的一點是介紹牌都是沖繩話和日語並列,可以讓人理解這些東西以前的人是怎麼稱呼的(像是台灣就比較少是並列台語和客語或是原住民話等等),還滿適合帶小朋友來參觀的。
我特別喜歡特展,感受到了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依然努力將自己心意傳達給故鄉,或許台灣也可以來規劃這種展,畢竟台灣也和沖繩一事與世界連接著。
名護本身觀光客較少,如果剛好有來到名護,可以安排來參觀一下名護博物館。
地點:沖縄県名護市大中四丁目20番50号
官網:https://www.city.nago.okinawa.jp/museum/2018071900653/
票價:一般人440円
主題:捕鯨文化、名護生態人文
沖繩的傳統葬禮
罐頭三線,在困境中依然緊握著自己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