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不會決定你的一生

大學專業不會決定你的一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是大學學測最後一天,對大部分的考生而言,這場為期數年的征戰在今天考完後算是個小段落,接下來準備各個學校、科系的面試,對父母和學生又是一個挑戰


對於我們這種聯考體系出來的世代,幾乎無一倖免地,每個人都會在已經成年工作多年後,還夢到大學聯考當天自己腦袋一片空白而嚇出一身冷汗,那個年代成長的學生和家長,把大學聯考當成是人生前半段最重要的KPI


可是我想對今天考完學測的孩子們說,恭喜你們打完了一場戰役,無論結果如何,你們的學習過程不會白費,即使成績不如預期也不用慌張,你們才18歲,你們的人生還沒開始


現在的學生跟當年真的很不一樣了,不管在成熟度、接收的信息量、面對這個世界的廣度都比我們多得多,所以學生們一定也知道,在這個世代裡,重要的不是學什麼專業,而是學習的能力,因為不論今天在學校學什麼內容,到了畢業時所有的東西可能都已經截然不同


抱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心,享受學習的樂趣,未來有太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可能。The world is waiting for you, keep learning and have fun!

avatar-img
親閱誠福的沙龍
8會員
187內容數
世界再紛擾 有你就很好 創業過、失敗過、當過上市公司高管,現在最重要的角色是「父親」 一個中年老爸的生活感受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親閱誠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久違地帶著小小編到外縣市開會,因為天氣很冷,原先以為即使搭計程車也只能在約定的大門口下車,還要走一大段路才能到會議地點,沒想到車子可以直接開進去到大樓門口,要下車時,司機先生表示因為左邊的門有安全鎖,特地下車幫我開門(以前遇到的情況大部分是我們會主動從右邊下車),這是讓我驚喜的第一件事⋯⋯
那天和弟弟Lucas在車上聊天,聊到了「自由」的概念,他覺得自己在功課上很自由,因為想什麼時候做就什麼時候做,沒有人會管他 我問他:「那你覺得為什麼你在寫功課上有充分的自由?」他想了一下,搖了搖頭。我跟他說:「因為爸爸希望你和姐姐能從小就開始練習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昨天睡前看到樊登老師的一段影片,他聊到「隨喜」的概念,如果我們全部的心思只在自己身上,很容易因為遇到一些不順利就陷入低潮,但如果能把注意力分散一點在別人身上,真心地為別人發生的好事高興,自己也能嘗到喜悅的滋味⋯⋯
這兩天我自己做了幾件蠢事,在做的當下以為自己是體貼和為別人著想,細細思考後發現那是因為自己對於事情太過心急,沒有顧慮到我做的事再更深層所代表的意義,其實是有點不信任別人 我深刻反省自己,有幾個可能的原因(但不能當成藉口): 1.從疫情那年之後,我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自己完成⋯⋯
之前想的某些事情或計劃,因為覺得自己不是技術背景出身,很多事都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忙,總是想到一半甚至是做到某種程度就得停下,因為找不到繼續往前邁進的方法 這個情況在最近幾個月有很大的不同,因為AI的急速發展,如果想做一件事,大概在不同領域裡的AI都能找到某些方法可以開始,開始了就有機會⋯⋯
「一邊拓寬生命的寬度,一邊延長生命的長度」 這是大陸的「羅胖」羅振宇老師在今年跨年演講中的一句話,我是從2015年知道羅振宇老師的,當時剛到上海,下載了微信,朋友推薦有個「羅輯思維」的群組,每天群主羅胖都會發一段60秒的語音,有時候是他生活中的小事,有時候是他對某件事的看法,短短的60秒內⋯⋯
昨天久違地帶著小小編到外縣市開會,因為天氣很冷,原先以為即使搭計程車也只能在約定的大門口下車,還要走一大段路才能到會議地點,沒想到車子可以直接開進去到大樓門口,要下車時,司機先生表示因為左邊的門有安全鎖,特地下車幫我開門(以前遇到的情況大部分是我們會主動從右邊下車),這是讓我驚喜的第一件事⋯⋯
那天和弟弟Lucas在車上聊天,聊到了「自由」的概念,他覺得自己在功課上很自由,因為想什麼時候做就什麼時候做,沒有人會管他 我問他:「那你覺得為什麼你在寫功課上有充分的自由?」他想了一下,搖了搖頭。我跟他說:「因為爸爸希望你和姐姐能從小就開始練習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昨天睡前看到樊登老師的一段影片,他聊到「隨喜」的概念,如果我們全部的心思只在自己身上,很容易因為遇到一些不順利就陷入低潮,但如果能把注意力分散一點在別人身上,真心地為別人發生的好事高興,自己也能嘗到喜悅的滋味⋯⋯
這兩天我自己做了幾件蠢事,在做的當下以為自己是體貼和為別人著想,細細思考後發現那是因為自己對於事情太過心急,沒有顧慮到我做的事再更深層所代表的意義,其實是有點不信任別人 我深刻反省自己,有幾個可能的原因(但不能當成藉口): 1.從疫情那年之後,我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自己完成⋯⋯
之前想的某些事情或計劃,因為覺得自己不是技術背景出身,很多事都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忙,總是想到一半甚至是做到某種程度就得停下,因為找不到繼續往前邁進的方法 這個情況在最近幾個月有很大的不同,因為AI的急速發展,如果想做一件事,大概在不同領域裡的AI都能找到某些方法可以開始,開始了就有機會⋯⋯
「一邊拓寬生命的寬度,一邊延長生命的長度」 這是大陸的「羅胖」羅振宇老師在今年跨年演講中的一句話,我是從2015年知道羅振宇老師的,當時剛到上海,下載了微信,朋友推薦有個「羅輯思維」的群組,每天群主羅胖都會發一段60秒的語音,有時候是他生活中的小事,有時候是他對某件事的看法,短短的60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