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電影,是從經過歲月的淬鍊與磨難後,才開始 ~~

愛上電影,是從經過歲月的淬鍊與磨難後,才開始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 25 年來的電影課程,從片單、指定閱讀、到授課方法,不知道更新翻修過多少回了。我亦步亦趨,近身觀察全球電影趨勢,追逐大小影展,建立影像資料庫,為的就是要和始終是 20 歲的課堂學生感官保持同步。而我自己卻也因此在這熱火歷程中,積累了(並沒有機會向他們述說,或分享的) 四分之一世紀的電影風塵與典故。 

我如今隨口一張、隨手一把抓,就是十年二十年的記憶;而我能與學生「有感」交流的,卻始終必須是今年或去年的影劇新聞與發燒排行榜。

每年的課程片單上,我都會熱情評介 Linklater 1994年的Before Sunrise 愛在黎明破曉時》

raw-image


每年此刻,站在Z世代的學生面前,我隨口一提就是:1994那年,我剛返國來開始教書工作 (這批學生尚未出娘胎!);也就在當年金馬影展上,被這喋喋不休,又深情款款,酸甜動人的美麗影片當場電暈。而後,又在我 (以及全球影迷們) 雖心有「不甘」,猶抱期待,但卻猝不及防的 18 年真實生活時間流中,導演編劇和同樣兩位男女演員接續推出Before Sunset 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Midnight 愛在午夜希臘時》,完成了這唯美浪漫,讓人情不自禁,想不停戀愛的「真人實境」愛情三部曲。

raw-image


還有!還有!尚克勞雷路許1966年的醉人之作A Man and a Woman 男歡女愛》、1986年的續作A Man and a Woman:20 Years Later 男歡女愛未了緣》、以及2019的終極續作The Best Years of a Life 浮生年華》

raw-image


我陷落在這龐大的歷史感官記憶中,瞠目結舌於年輕懵懂的課堂學生面前,啞口無言以對。這絕不是透過完美分析,就可以讓學生感受這些作品的美好豐盛。

這需要歲月的淬鍊洗禮,與磨難。

因此,我已不想再把餘生浪費在教導年輕人認識他們自己的時代與自己。我只想和同輩人(或只有我自己)不斷回頭慢慢重播我已看過數十回的電影與文學作品。

我覺得我就是《浮生年華》裡的 90 歲男主角,在記憶逐漸流失的暮年,和 53 年前最愛的女人重逢,在詩句與記憶碎片中,反覆拼湊著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fe…

只要有感,秋天就隨傷而至。

我喜歡這樣…

內容總結
愛在黎明破曉時
5
/5
avatar-img
Platero的沙龍
2會員
31內容數
孤獨是一種內心深度的標誌。它標示著一般社交的膚淺言談無法窺見的深沉內斂;而這是值得自己慶幸之事。我們孤獨地走進了悠遠流長的傳統,卻喜出望外,發現眾多志同道合的孤獨者與我為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later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淡江英文系的啟蒙,是聽覺的絲絨革命。 聽的是文化掌故。是音樂。 英文系之於彼時的我,屬聽覺系。
5/5淡江大學
在淡江英文系的啟蒙,是聽覺的絲絨革命。 聽的是文化掌故。是音樂。 英文系之於彼時的我,屬聽覺系。
5/5淡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