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 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上):這世上沒有對與錯的邏輯,只有對你有利的觀點 中,分享了這本書在探討是非對錯以及思考問題時的底層邏輯。
這次,我們繼續深入這本書的後半段,探索如何從個體進化到理解他人背後的底層邏輯。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座遊樂園,既然擁有了入場券,就該盡情玩樂、全力體驗一切。然而,讀完《底層邏輯》後,我更想精確地形容:人生就像一場遊戲,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精準挑選你的機台、角色與夥伴,並掌握遊戲的勝利要素。
劉潤在書中寫道,這個世界上有些人,一旦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功,就能輕鬆在其他領域複製成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人存在呢?這背後藏著一個以理科角度套出的「人生公式」:
人生商業模式 = 能力 x 效率 x 槓桿
能力:獲取能力的能力
這裡的「能力」不是指簡報、表達或閱讀能力,而是更本質的「獲取能力的能力」。意思是:將能力具象化,並用兩年的時間獲得相當於別人五年的成果。這種能力可以透過高強度的努力,例如加班、熬夜或高效反饋來提升。
效率:用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價值
擁有能力後,下一步是提高效率。例如,用17分鐘快速決策,判斷某件事是否值得投入接下來的17個小時。這種選擇背後反映了高效能思考。更高階的效率是,在學習一項技能時,直接尋找該領域的「頂尖者」作為導師。他們可以幫助你避開冤枉路,節省超過一半的時間。
槓桿:放大你的能力與效率
即便能力和效率提升到極致,每天仍然只有24小時,能做的事情依然有限。因此,想要事半功倍,必須依賴槓桿。劉潤介紹了四種槓桿:
以資本槓桿為例,小明向銀行貸款,投資穩定年利率的股票,利用股票收益支付貸款,賺取中間利差。這便是槓桿的力量:複製並放大。但前提是,你必須擁有強大的能力內核。如果小明不清楚哪些股票收益穩定,即使開啟槓桿,也只會加速虧損。
「槓桿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力內核的強度。內核強大,槓桿會讓你更快成功;內核薄弱,槓桿只會加速失敗。」
擁有清晰的商業模式還不夠,你還需要透過高效的時間管理,讓每一局遊戲都能贏得漂亮!
這裡我想推薦幾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像是《少才是力量,簡單高效六大原則》、《原子習慣》、《原子時間》及《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
時間顆粒度是指在安排和管理時間時所使用的最小單位。若想妥善運用時間,首先要學會掌握自己的「時間顆粒度」。
隨著職業化程度的提升,時間顆粒度往往會越來越小,因為需要更精確地分配與利用每一段時間。像郭台銘、張忠謀這樣的商業大老闆,他們的時間顆粒度非常細緻,因為一天中充斥著無數需要決策的重要事項。
然而,當你發現自己的時間顆粒度過大時,可能是拖延症在作祟。此時,不妨適時放下完美主義,不要等待完美的時機,立刻行動!
在探索角色定位時,可以用「常態分佈」與「頭部效應」來分析。如果用經濟學的角度看,這對應於「完全競爭市場」與「獨佔市場」。關鍵的區分點在於:邊際交付時間。
邊際交付時間,指的是每增加一項服務或產品所需要的額外時間。例如,畫家完成每一幅畫都需要固定的時間與精力,一旦將作品賣給A,就無法再賣給B,這意味著邊際交付時間高。
相對地,鋼琴演奏家每次表演只需投入一次,就能讓全國觀眾欣賞。如果彈奏得足夠出色,影響力會隨著觀眾擴散效應而放大,這屬於邊際交付時間低的情境。
選擇「邊際交付時間高」的角色,即使做得再好,因為時間有限,很難滿足整個市場需求。這類市場通常由無數參與者分食,即使你非常優秀,收入也會受限,難以壟斷,但也相對穩定,餓不死。
相反地,選擇「邊際交付時間低」的角色,一旦成功,就有機會壟斷整個市場。然而,這條路承擔著更高的風險,因為要成為頂尖者極為困難。頭部效應的優勢,正是建立在大部分人無法進入這個市場的基礎上。
因此,在創造你的角色時,你需要做出選擇:是成為一個穩扎穩打的參與者,還是冒險追求壟斷效益的頭部玩家?
在人生這趟旅程中,有朋友的陪伴,樂園才會有趣。更精確地說,遇到人並建立關係,是我們從出生開始就需要學習的課題。找到合適的「玩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挑戰之一。
人脈的本質:平等的價值交換
人脈的核心在於「價值交換」。有人可能會疑惑:「我和小美是好朋友,但我們從來沒有交換過什麼物品啊!」實際上,價值交換並不局限於物質。
舉個例子:小美失戀後打電話向你傾訴,她需要的是情緒上的支持,而你陪伴她、傾聽她,這就是一種「情緒價值」的交換。人脈並非單方面的施與受,而是雙方在不同層面上的互助。
我們經常會無意間幫助到一些人,同時也接受了他人的幫助。正如書中提到的,「你能幫助的人,才是你真正的人脈。」 如果你無法幫助那些比你更厲害的人,這並不代表你無用,而是說你的能力還需要提升。
努力提升自己,建立健康的人脈
當你覺得能力不夠時,無需灰心。只要專注在自己的領域努力,總有一天你會用更好的方式回饋他人。因為健康的人脈關係是建立在雙方共贏之上的,而不是單方面的消耗。
劉潤在書中提到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先生提出的「10-30-60法則」,這是一個用來理解和經營人脈的理論。但什麼是10-30-60法則呢?以下深入探討它的內涵。
馮侖先生以圓形作為人脈擴散的模型(上圖),從最內圈到最外圈分別是10-30-60:
馮侖認為,一生中需要花精力去維繫的人脈,其實不多,只要把這60個人的關係經營好,就足夠支撐你的人生。
想要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邊界感是不可或缺的原則。邊界感的核心,是對所有權的認知,包括有形(如手機、錢包)與無形(如價值觀、時間、權力)。
什麼是邊界感?
每個人都應該明白:什麼是屬於你的,什麼是屬於他的。在自己的範圍內做事,不隨意干涉他人的領域。若有需要跨越邊界,必須事先徵得同意,即便雙方關係再好,也不能逾越分寸。例如:
沒有邊界感的人,無論年齡多大,都可能成為人際圈中令人厭煩的「巨嬰」。
下篇文章中,我將結合《底層邏輯》中提及的觀念,與大家分享一些生活中實際應用的案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轉發,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