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 離合真邪第二十七,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黃帝問曰:余聞九鍼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盡通其意矣。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餘不足,補寫於榮輸,余知之矣。此皆榮衛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於經也。余願聞邪氣之在經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歧伯對曰: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夫邪之入於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脈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 從三部九候的脈位點及早發現病位並治療。
吸則內鍼,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鍼,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鍼,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寫。
  • 針術中的瀉法,病人吸氣時進針,並且久留針,當病人再次吸氣時,轉針,目標得氣為止,然後在病人呼氣時,退出針具。
  • 得氣: 得穀氣之意。靈樞終始: 所謂穀氣至者,已補而實,已寫而虛,故以知穀氣至也。也就是脈象平和之意。
帝曰:不足者補之,柰何。歧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內鍼,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鍼,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 針術中的補法重點,病人呼氣時進針,久留針,目標得氣為止,吸氣時出針,出針後按壓針刺點。
帝曰:候氣奈何。歧伯曰:夫邪去絡入於經也,舍於血脈之中,其寒溫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無逢其衝而寫之。
  • 病發的急性期,先求將病情平穩和緩之後,再進行比較激烈的治療手段。不要在急性期的時候就採取過於激烈的瀉法。

 真氣者,經氣也,經氣太虛,故曰:其來不可逢,此之謂也。

真氣者,經氣也,經氣太虛,故曰:其來不可逢,此之謂也。 故曰:候邪不審,大氣已過,寫之則真氣脫,脫則不復,邪氣復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謂也。不可挂以髮者,待邪之至時而發鍼寫矣,若先若後者,血氣已盡,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發機,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機道者不可挂以髮,不知機者扣之不發,此之謂也。
  • 如果病人的身體太虛,無論有沒有毒素要排出,使用瀉法都會使人體的資源流失,要謹慎
  • 使用完瀉法之後,病人的身體會處在免疫力較弱的狀態,容易再度染病。
帝曰:補寫奈何。歧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復其真氣,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處也,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逆而刺之,溫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隴不起,候之柰何。歧伯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減者,審其病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調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脈之處,雖有大過且至,工不能禁也。誅罰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真不可復,用實為虛,以邪為真,用鍼無義,反為氣賊,奪人正氣,以從為逆,榮衛散亂,真氣已失,邪獨內著,絕人長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長。因不知合之四時五行,因加相勝,釋邪攻正,絕人長命。邪之新客來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逢而寫之,其病立已。
  • 以上不議
avatar-img
0會員
39內容數
從麻瓜到稍微有點靈通,探討身心靈的健康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醫毉心路 的其他內容
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 酸味對筋膜、肌腱影響比較重。辛味辣味容易刺激皮膚毛細孔的流汗或是皮膚病變。苦味入心則是苦味的藥材,多半可以處理精神狀況。鹹味食材的鹽分主要由腎臟處理。甘味的食材黏性高,比較能見到影響消化吸收系統。 氣所病:心為噫,肺為欬,肝為語,脾為吞
 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願聞其事。歧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藏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帝曰:願卒聞之。 歧伯曰: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肝苦急: 生活上有些人會有像是腿抽筋、
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 酸味對筋膜、肌腱影響比較重。辛味辣味容易刺激皮膚毛細孔的流汗或是皮膚病變。苦味入心則是苦味的藥材,多半可以處理精神狀況。鹹味食材的鹽分主要由腎臟處理。甘味的食材黏性高,比較能見到影響消化吸收系統。 氣所病:心為噫,肺為欬,肝為語,脾為吞
 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願聞其事。歧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藏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帝曰:願卒聞之。 歧伯曰: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肝苦急: 生活上有些人會有像是腿抽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親愛的大師,我想了解更多有關地藏經的事。裡面有許多觀念及想法,感覺似乎有點不合時宜,但讀經的時候,也明顯地有很強的能量感,身體感到舒服,我感覺經脈及氣輪都被疏通了,這是甚麼樣的原因呢?   孩子,當你下載訊息,與我們對話,文章的內容對讀者來說,也有相似的作用。佛經、聖經或是其他宗教的典範、語錄以
近一個月在唸《大悲咒》、《心經》和《金剛經》,抝口的咒文現在唸得比較順了,在誦讀《心經》時,腦海偶爾也會出現之前看的《唯識》一書中,關於一切都是意識的說明,在誦讀《金剛經》時,也感覺是另一種方式說明的加強版。 雖然古典用語,不是很理解「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的意思,裡面好多句都是這
Thumbnail
以《弊宿經》裡佛教徒與「虛無論者」的輪迴辯論為考察線索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原文一: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如在修習諸黑業果,生死患等時中所說,應以觀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熱惱,或起厭離,以是作意如火燒金,令意背棄諸黑惡品,淨此諸垢。    解釋一:當一個人煩惱起來經過修行就會像火燒金一樣變得光亮。   原文二:如在修習知識功德,暇満義大,三寶功德,白淨業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因果生生報不停 惡緣孽債兩相尋 從今解脫千年結 善道頻開福德門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親愛的大師,我想了解更多有關地藏經的事。裡面有許多觀念及想法,感覺似乎有點不合時宜,但讀經的時候,也明顯地有很強的能量感,身體感到舒服,我感覺經脈及氣輪都被疏通了,這是甚麼樣的原因呢?   孩子,當你下載訊息,與我們對話,文章的內容對讀者來說,也有相似的作用。佛經、聖經或是其他宗教的典範、語錄以
近一個月在唸《大悲咒》、《心經》和《金剛經》,抝口的咒文現在唸得比較順了,在誦讀《心經》時,腦海偶爾也會出現之前看的《唯識》一書中,關於一切都是意識的說明,在誦讀《金剛經》時,也感覺是另一種方式說明的加強版。 雖然古典用語,不是很理解「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的意思,裡面好多句都是這
Thumbnail
以《弊宿經》裡佛教徒與「虛無論者」的輪迴辯論為考察線索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原文一: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如在修習諸黑業果,生死患等時中所說,應以觀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熱惱,或起厭離,以是作意如火燒金,令意背棄諸黑惡品,淨此諸垢。    解釋一:當一個人煩惱起來經過修行就會像火燒金一樣變得光亮。   原文二:如在修習知識功德,暇満義大,三寶功德,白淨業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因果生生報不停 惡緣孽債兩相尋 從今解脫千年結 善道頻開福德門 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