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dero madre e Hija con Torre, El Chaltén, Argentina
年前與一群退休老同事們見面,有些甫退休三、五年,有些退休十年以上。久久見一次面,大家氣色都不錯,神情也比退休前來得輕鬆,大家的話題都離不開:退休後忙些甚麼?!
欣見大家退休後,大多有例行的運動,參加各種課程或擔任志工,也有少數在家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很多同事也是我的臉友,常從臉書中得知我的近況,大家問我的問題則是:
這些常被問起的問題,啟發我建構「獨旅等級量表」的想法,並嘗試提出由低階逐步提升到高階的方法(見下篇文章),不揣淺陋,提供給對獨旅有興趣,但缺乏信心或不得不獨旅的朋友們參考。
本文的「獨旅」係指自己一人出發,沒有旅伴同行的自助旅行或半自助旅行(部分依賴他人或參加當地旅行社安排的行程),考量交通等因素,亦可能在當地參加一日遊、徒步導覽或短程套裝行程等(one day tour/local tour/walking tour);非指獨自參加全程有領隊及導遊的旅行社套裝行程。
Mirador Río de las Vueltas, El Chaltén, Argentina
坊間有所謂的「孤獨等級量表」,將一個人逛超市、到餐廳吃飯到搬家、動手術等,分為十級,等級越高,代表越孤獨。然,該十個項目不一定是社交疏離才獨自進行,與其說是「孤獨」,稱之「獨立」更為恰當。
因為,「孤獨」是指社交關係缺乏而產生的負面感受或情緒,「獨立」則為自立自主不依賴他人的心智模式或行為。
有人說:一個人旅行,沒人陪伴很無聊,很孤獨,很害怕,因此窒礙難行。其實不然,獨旅或不獨旅大多是個人選擇,而非被迫或無可奈何。
獨旅,通常並非缺乏旅伴,而是喜歡自由,不希望被他人所牽絆。獨旅時,不一定會覺得無聊或孤單寂寞,反倒可以自在地深入觀察周邊的事物,並可以積極地與在地產生互動。
〈獨旅・正流行〉一文中,即提及獨旅在實務面及心理面的優點。
Laguna de los Tres, El Chaltén, Argentina
由於常有人問我有關獨旅的問題,引發我彙整自己與他人的旅行經驗或對獨旅的知覺,由全然得依賴他人無法獨自旅行,到可克服任何困境及惡劣環境的獨自旅行,建構一個「獨旅等級量表」,將獨旅分為十個等級,依序為:
缺乏旅行的想法及經驗,無法規劃、聯繫、訂票、打包行李及執行,全然被動地跟隨旅伴的安排,無法處理或協助任何旅行的事務。
喜歡參加旅行社的套裝行程,時時跟隨領隊、導遊或旅伴的腳步,害怕落單,如無他人陪伴,則不敢獨自行動,亦不敢獨自在公共空間走動(如逛街、用餐、購物、參觀景點等等)。
對行程有自己的想法,但得仰賴旅伴安排所有的行程細節、訂票、執行及帶領等等。
對行程有自己的想法,可協助蒐集資料,規劃行程,安排部分的交通或住宿等,可在小區域獨自行動,但無法自行解決旅行中的突發狀況。
由行程規畫至執行可獨自完成,亦可獨自行動,遇突發狀況時,雖會慌張擔心,但知道如何求助於他人,且可在他人協助下解決問題。
可全程獨自規劃及執行,亦可解決旅行時遭逢的各種困境,如迷路、住宿被取消、航班被取消或延誤、簽證、財物證件行李遺失或被竊、溝通困難或疾病等問題。
可因應當地狀況或所面對的困境,適時彈性地調整行程及重新擬定交通方式或住宿,不因意外或突發狀況等而影響或中斷旅行的體驗。對於多國、跨洲旅行,亦了然於心。
精通旅行的各種事務,善於遊走不同的環境或地區,喜好參加各種不同的旅行體驗或探索。可帶領他人旅行,善於溝通及處理各種危機,亦善於協助他人解決各種問題。
可適應不同的旅行模式及情境,在不同的國家、種族、宗教、政治或地理環境間自在地移動,且樂在其中。
可在惡劣或不明環境中,如叢林、沙漠、極地、戰地等,尋求生路或進行無計畫且長時間的長途旅行。
以上命名無法中肯精準地將獨旅程度等分為十級,但求粗淺地傳達我對獨旅能力的主要看法。
雖分為十級,第五級「自助熟手」已具備獨自赴國外自助旅行的能力,第七級「獨旅達人」則可悠遊自在地享受多國自助旅行的樂趣。至於第八級至第十級則是專業級的旅行家,非一般人能力可及,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
Mirador del Fitz Roy, El Chaltén, Argentina
有些人認為具備他國求學或工作經驗,或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才較有能力獨旅。其實不然,兩者的確有助於旅行,但非獨旅的必要條件。由於各國飲食、生活習慣、民族性、文化及基礎建設等相去甚遠,且大多以官方語言為主要溝通管道,因此,單一國家的經驗或語言能力,對獨旅的助益有限。
獨旅最需要的是走出去的勇氣,由旅行的被動者、跟隨者,成為規劃者及執行者,甚至成為帶領者或開創者,開創有異於他人的旅行體驗。
欲由量表中的第一級「旅行小白」進階到第七級「獨旅達人」,除了勇氣,經驗也很重要。在下篇文章中,我試將提升獨旅等級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提出具體的步驟,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