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辛格韋德利國家公園,於2004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此處為世界最早的議會所在地之一,亦為冰島脫離丹麥獨立的宣布處。
前一陣子參加一個走讀,行進中,有位大哥暢談他已經收集了幾個世界遺產。當他問我去過幾個世界遺產時,我愣了一下,回說:我連去過幾個國家都沒數過,更不知道去過幾個世界遺產。
見他對收集世界遺產如此熱衷,引發我研究世界遺產,點數自己去過哪些世界遺產的動機。因為擔任淡水古蹟博物館志工,有機會參加相關課程,對世界遺產也有初步認識,不揣淺陋,提出十個世界遺產的迷思。
以下文章彙整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官網,如對世界遺產有興趣,可參閱World Heritage List網站,該網站分述各世界遺產的地理位置、特色、價值、符合的登錄準則及申請世界遺產的歷程等。此外,台灣文化資產局網站亦有中譯簡版之世界遺產網站。
如欲快速瞭解世界遺產,可逕讀迷思一到十,跳過其間之文字說明。
土耳其艾菲索斯Ephesus於2015年登錄世界文化遺產,亦為古代七大奇蹟之一。艾菲索斯為古希臘人所建立的城市,相傳聖母瑪利亞在此終老。
世界遺產的概念源自1950年代,埃及因建造水壩,落成後將淹沒尼羅河河谷的古努比亞遺蹟,因而引發的救援及保護計畫。該計畫完成後,引領各國對人類文明及古蹟的重視,並促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起草保護文化遺產公約的草案。
世界遺產的標誌代表人類文化(內側方形)與地球自然(外側圓形)密不可分。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遺公約》)於1972年年底通過,1975年生效。其主要目的為保存人類歷史留下的偉大文明遺蹟或具高度文化價值的人造建物,並保護珍貴的自然環境。
其中,文化遺產是由人類文明傳承的角度出發,分為:文物、建築群及文化遺址三大類。自然遺產則是由審美、科學與保護的角度出發,分為:自然地貌、動植物生態或自然美景三大類。
欲登錄為世界遺產,至少需符合10項登錄準則(文化世遺6項、自然世遺4項)之一。例如:中國的長城符合文化遺產6項準則之5項,九寨溝則符合自然遺產4項準則之1項,
中國四川九寨溝於1992年登錄為世界自然遺產。
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於1979年登錄為世界自然遺產。
依官網最新資訊(2024年7月底)顯示,經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具有傑出普世價值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OUV) 登錄為世界遺產(以下簡稱世遺)者,共計1,223處。其中,952處為文化遺產,231處為自然遺產,40處為兼具文化與自然價值的複合遺產。
其中,有56處因人為或自然因素(如:筏木、採礦、汙染、火災、定居、戰亂、管理、地質變動、氣候或環境等)造成威脅或潛在風險,被列為瀕危遺產。此外,有3處原已登錄為世遺,因被破壞,不再具有傑出普世價值而被除名[1]。
此1,223處世界遺產分布於168個國家,其中49處為多國共有。例如:歐洲偉大溫泉小鎮(Great Spa Towns of Europe)由七國11個溫泉小鎮所組成。
答案:否。世界遺產有文化古蹟,稱之為文化遺產,亦有自然景觀,稱之為自然遺產,或兩者兼具的複合遺產。此外,須根據《世遺公約》的準則,遵循一定的程序,始得登錄為世界遺產。
答案:否。1,223處的世遺中,有56處為瀕危遺產,有49處為多國共有。
答案:否。已登錄的世遺,一旦失去傑出普世價值,經世遺委員會決議即被除名,目前已有3處被除名。
英國巴斯為歐洲偉大溫泉小鎮之一。巴斯於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後加入其他六國10個溫泉小鎮,於2021年登錄成為歐洲偉大溫泉小鎮世界文化遺產。
尼泊爾加德滿都谷地,1979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2003年曾被列為瀕危遺產,2007年恢復,2015年受強震影響,部分建築物受損。照片來源:Wikipedia_Anders Jenbo_Kathmandu_Durbar_Market_2007.jpg
目前共有195個國家簽署《世遺公約》,其中168國擁有世遺,27國尚無任何世遺(不丹、馬爾地夫、科威特等),有些國家則僅擁有瀕危世遺(阿富汗等)。
聯合國目前有193個會員國,其中191國已簽署《世遺公約》,唯列支敦斯登、諾魯尚未核准。此外,有2個觀察會員國(教廷、巴勒斯坦)及2個非會員國(庫克群島、紐埃)已被核准簽署公約。
亦即,聯合國會員國並非《世遺公約》當然簽署國,非會員國如經世遺委員會通過,亦可簽署公約,進而申請世界遺產登錄。
答案:否。目前有27個簽署國並無世界遺產。
答案 :否。目前有2國為聯合國觀察會員國,2國為非聯合國會員國。
目前,世界遺產共有1,223處,952處為文化遺產,231處為自然遺產,40處為複合遺產,分布於168個國家。
世遺委員會將全球劃分為五區:阿拉伯國家、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非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歐洲及北美地區。其中,歐洲及北美地區擁有最多的世遺,計573處;阿拉伯國家最少,僅96處。
歐洲及北美地區的573處世遺中,歐洲(含俄羅斯)擁有488處,佔全球之四成。北美擁有世遺85處,墨西哥佔三分之一強(35),50處文化遺產,墨西哥即超過半數(27)。有趣的是,除墨西哥,格陵蘭亦被列入北美名單之中。
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世遺數量次之,計296處,佔全球四分之一。其中,亞洲的174處,中國即佔三分之一強(59)。
如以國家來看,擁有最多世遺的前五個國家為義大利(60)、中國(59)、德國(54)、法國(53)及西班牙(50)。其中,擁有最多文化遺產的是義大利(54),擁有最多自然遺產的是中國(15)。
有學者指出,世遺過於集中於歐洲及北美地區,有些地區,如西亞(亦即傳統的中東),則非常罕見。聯合國應將資源更平均地分配於各區,而非以西方為中心。
答案:否。義大利目前擁有最多的世界遺產(60),亦擁有最多的文化遺產(54),但中國(59)急起直追,積極於申請世遺。
答案:否。墨西哥雖屬拉丁美洲或中美洲[2],但其世遺被列入北美名單。
答:否。歐洲及北美地區擁有的世遺佔全球近半,其中歐洲就佔全球之四成,而阿拉伯國家不到一成,西亞地區更少。
柬埔寨吳哥古蹟園區的女皇宮 (Banteay Srei) ,吳哥古蹟園區於1992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亦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墨西哥烏斯馬爾(Uxmal)瑪雅古城遺跡於1996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其魔術師金字塔為橢圓形,而非常見的矩形或是正方形。
申請登錄世界遺產(以下簡稱:申遺)者須為《世遺公約》簽署國,申遺流程分為五個階段:
首先,申遺者得將該國擁有的傑出普世價值(OUV)項目列出預備名單(Tentative List),逐一依據《執行作業指南》的基本文本,辨識符合哪幾項準則(文化遺產6項、自然遺產4項),並依序撰寫申遺報告及準備佐證資料。
提出後,國際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簡稱:世遺中心)根據報告,提出建議,供申遺國家據以調整或改善。再由文化遺產理事會(ICOMOS)或自然遺產理事會(IUCN)的專家,進行現場實地訪評。
訪評後,由世遺委員會進行最後審議,如通過,始得正式登錄。
申遺的流程繁複冗長,且世遺委員會目前每兩年才召開一次會議,由提出申請至正式登錄往往超過十年。例如:日本新瀉的佐渡金山(Sado Island Gold Mines)2010年即被列入預備名單,至2024年才通過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答案:否。僅《世遺公約》簽署國才可以申請登錄世界遺產,且得先提出預備名單,再進行申請。申遺過程分為五個階段,需投入很多資源及時間,曠日廢時,並不容易。
義大利龐貝古城,1997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法國加爾水道橋(Pont du Gard),1985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申請世界遺產的主要目的為保護及傳承具有傑出普世價值的文化遺產或自然景觀,避免被破壞、污染或過度開發,俾檢討既有的保護政策或法令,進而提升民眾的文化知覺。
一旦登錄為世遺,可帶動當地的觀光產業,有助於經濟發展,亦可提升國家知名度與形象。然,登錄為世遺,需投入大量的經費,亦因《世遺公約》的要求,恐影響或阻礙周邊的建設及發展。因此,如欲申遺,須讓民眾了解登錄世遺的影響,並獲得認同與共識。
智利拉帕努伊(復活節島)於1995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的登錄作業係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所掌理。雖然目前簽署《世遺公約》者並非全為聯合國會員國,囿於政治困境,臺灣實難以被同意簽署《世遺公約》,因此至今仍無法申請登錄世界遺產。
臺灣山明水秀,人文薈萃,並非沒有符合世界遺產準則的古蹟或景觀。為使臺灣古蹟文物等的維護管理可與世界齊頭並進,文建會(文化部前身)於2002年起,責成各縣市政府或文史工作室依世遺10項登錄準則(文化遺產6項、自然遺產4項),提報臺灣具傑出普世價值的世界遺產潛力點。
例如: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符合文化遺產6項準則之2項,太魯閣國家公園則符合自然遺產4項準則之3項。
目前,臺灣有世界遺產潛力點18處,包括11項文化遺產、5項自然遺產及2項複合遺產[3]。各潛力點的詳細介紹及符合世界遺產的準則,可詳閱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官網。
答案:否。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加上政治困境,目前無法簽署《世遺公約》,因此無法申請登錄世界遺產。然,臺灣政府依世界遺產登錄準則訂有18處世界遺產潛力點。
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於2003年列入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隨著撰寫這篇文章,尋找過去曾去過的世界遺產,最終還是沒統計出我到底一共去過幾個世遺?!不知道格友們有沒有興趣猜猜看我去過幾個?如果有興趣,我就努力地統計。
有興趣者,請留言:有,並猜猜我去過幾個,例如:有,88。所猜數字最接近我去過的世遺個數,將致贈神秘小禮物。為避免天馬行空過於難猜,速速草算去過的國家共有34個,給大家參考。
不欲參加徵答者,亦歡迎各種類型的留言。
最後,謝謝大家閱讀至此。
捷克庫倫諾夫 (Český Krumlov) 於1992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波蘭克拉科夫Kraków於1978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印度泰姬瑪哈陵於1983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亦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