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信仰不僅是個人心靈的寄託,更是連結社群的橋樑。1871年,杜君英庄的第一座禮拜堂在平原上悄然建立,為當地的平埔族與客家族人提供了一個超越文化與語言的共同場域。這座禮拜堂不僅見證了族群間的合作與融合,也在災難與分裂中,彰顯了信仰跨越困境的力量。杜君英教會的故事提醒我們,和諧與共生,並非理想的遙不可及,而是信仰與理解的真實體現。
消失的地名:杜君英庄
「杜君英庄」位於今屏東縣內埔鄉大和村,其名稱源自於清代台灣的民變領袖─杜君英。杜君英於1707年自廣東海陽縣移居台灣,並在內埔地區開墾土地。1721年,他與朱一貴結盟發動反清起義,攻佔府城(今台南市)。然而,杜君英與朱一貴之間因爭奪領導權而失和,最終起義失敗,杜君英被俘並處決。
起義失敗後,杜君英的舊部逃至屏東內埔鄉的番仔厝(今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一帶定居,並稱該地為「杜君英庄」。清廷為懲罰杜君英的反叛行為,在其活動範圍設立了「逆杜君英庄界」碑,象徵著杜君英的叛亂。隨著隘寮溪的氾濫,部分居民遷徙至今大和村一帶,並在此為杜君英立下衣冠塚,墓碑上刻有「逆杜君英庄界」字樣,並以「杜」字上方加點來象徵杜君英的悲情。
杜君英庄的名稱因此由來,代表了當時居民對杜君英的感念,即使他在清朝眼中是叛逆者,當地人卻視他為英雄。隨著時間推移,杜君英庄的名稱及其紀念活動一直流傳至今,成為當地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象徵。
1871年,李庥牧師在當時的杜君英庄設立了第一座禮拜堂。當時,信徒們多來自平埔族(馬卡道族),他們每週需要跨越崎嶇的道路,徒步到阿猴街(今屏東市)參加禮拜,路途艱辛且時間不固定。當地缺乏合適的聚會場所,禮拜的過程充滿不便。李庥牧師決定設立一座地方性的禮拜堂,從而讓信徒們能夠在當地安靜、方便地進行福音活動。
最初的禮拜堂雖簡陋,但信徒們的信仰卻堅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教會吸引了更多的信徒,其中不僅有平埔族人,也逐漸有了來自客家社區的成員。這些族群的信徒開始相互交流,共同參與禮拜,形成了教會中初步的族群融合。
教會的擴展與族群合作
1875年,隨著信徒人數的增加,原本的禮拜堂已經無法容納更多的人。教會決定進行擴建,在公會的資助下,信徒們自籌資金,開始興建一座新禮拜堂。這座新堂完成後,吸引了更多的客家信徒參與。當時的杜君英教會,成為了當地平埔族與客家族群共同信仰的場所。
儘管語言和文化有所不同,但平埔族與客家族人並未因這些差異而產生衝突,反而在共同的信仰下,彼此進行交流與合作。這樣的合作並非毫無挑戰,但信仰的共同目標和教會的引導,讓大家能夠在和平的氛圍中相處。
災難與重建:水災中的困境與新生
1896年的一場洪災,將杜君英教會原有的禮拜堂徹底摧毀。洪水湧入,讓原本已經成為社區信仰中心的教會遭遇了生死存亡的危機。在災後的重建過程中,巴克禮牧師提出了將舊教堂材料分成三份的建議,平埔族人和客家族人各自出力重建兩座新禮拜堂。這不僅是物理上的重建,更是族群間在災難中合作的見證。
這次的分裂並未導致衝突,而是透過公平的資源分配,實現了族群的共同合作。平埔族和客家人各自成立了內埔教會和中林教會,這兩個新教會分別成為兩個族群信仰的聚集地。分裂並未導致裂痕,反而成為教會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
教會的持續影響:族群融合的延續
雖然杜君英教會最終因水災分裂成兩個教會,但其影響力並未因此消失。內埔教會和中林教會繼續承擔著地方的福音工作,並且保持著良好的關係。這樣的分離,從未引發過族群之間的衝突,反而在教會內部形成了更加穩固的族群協作模式。
這段歷史彰顯了杜君英教會在當時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更是一個促進族群間合作與交流的場所。在當時的台灣,族群間的摩擦並不少見,但杜君英教會卻通過信仰,為當地的平埔族和客家族人提供了一個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平臺。
後記
在爬梳杜君英教會的資料的過程中,總是被杜君英教會的三十年歷程所震撼。在這段不算長的時間裡,信仰成為平埔族與客家族群之間難得的交會點。這不是一段沒有摩擦的歷史,但卻以一種和平而深遠的方式解決了那些原本可能導致分裂的問題。從一座簡陋的禮拜堂開始,平埔族信徒的堅定步伐,和客家族群的逐步加入,交織出了一幅族群融合的圖景。而在災難降臨時,信徒們以合作與公平為基礎重建家園,讓我深刻感受到,當信仰成為共同的語言,族群間的差異便不再是彼此對立的理由,而是彼此成長的契機。杜君英教會的歷史不僅屬於當地的教會,更是台灣多元族群共生的一個縮影。這段歷史提醒我們,族群的和諧從來不是偶然,而是無數次選擇合作、理解與共存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