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築一座教會時,我們建造的,不僅僅是磚瓦與樑柱,更是一個充滿信仰、盼望與愛的群體。2025年2月16日,屏東光合教會的主日聚會見證了這樣的建造歷程。林銘敬牧師以「當神要建造時」為題,引領會眾穿越聖經的歷史長河,從方舟到聖殿,從重建城牆到當代教會,探索神如何在人類歷史中動工,並邀請每一位信徒回應祂的呼召。這場信息不僅是一場對建築的思考,更是一場對生命建造的深刻省思。當神要建造時,我們是否願意被祂塑造,成為那個願意回應的器皿?

2025年2月16日,屏東光合教會的主日聚會充滿了活力與盼望。林銘敬牧師以「當神要建造時」為題,帶領會眾穿梭於聖經的建造故事,並將這些歷史見證與現代信仰生活緊密相連,鼓勵每個人回應神的呼召,經歷生命的建造。
不止是建築物,而是生命的建造
聖經中的建造,遠不止於物理性的建築物,更是神在人生命中動工的見證。林牧師開場便幽默地說:「教會也在面臨一個大的建造,就像我們的生命也不斷經歷建造的過程,對不對?」這番話引來會眾的會心一笑,也為信息奠定了核心基調。
接著,他透過聖經中的六大建造事件,勾勒出神如何在歷世歷代帶領祂的子民走過更新、挑戰與復興的過程。
建造的六個階段
- 方舟—神拯救的計畫當世界充滿罪惡,神揀選挪亞建造方舟,為義人預備一條拯救之路。光合教會也如同方舟,承載著基督的救恩,帶領信徒在混亂的世代中堅守信仰。
- 巴別塔—錯誤的建造以人為中心、追求自我榮耀的建造,最終導致分裂與混亂。林牧師提醒,教會的建造應當建立在神的心意之上,而非個人野心或世俗成功。
- 會幕—神與人相會之地會幕象徵神的同在,提醒我們建造的不僅是外在的教堂,更要成為神居住的殿,使每個進入教會的人都能親身經歷祂。
- 聖殿—對神的渴慕大衛因對神的熱愛與不滿足於現狀,渴望為神建造聖殿。這份對神的渴慕也應成為信徒生命中的動力,不斷追求更親近神的生活。
- 重建聖殿—經歷復興的恩典以色列人經歷被擄與歸回,在神的激動與引領下重建聖殿。即便面對阻礙與挑戰,神的作為從未止息,今日的教會亦應持守信仰,在困境中依然堅定不移。
- 重建城牆—恢復與防衛在尼希米的帶領下,以色列人不僅重建城牆,也恢復了民族的信仰與身份。這提醒我們,建造不只是外在的結構,更包含信仰的根基與屬靈的防備。

當神要建造時,會發生三件事
- 上帝的激動:當神要動工時,祂會先激動人的心,使人願意回應祂的呼召。林牧師分享了自己從台南到屏東開拓教會的經歷,勉勵會眾不要埋沒恩賜,而要勇敢踏上神的計畫。
- 仇敵的攔阻:當我們行在神的旨意中,仇敵必然會設法阻擾。從聖殿的重建到今日的信仰道路,挑戰無可避免,但正因為我們的建造對神國有價值,才會遭受攻擊。因此,當困難臨到時,不是退縮的時刻,而是更加警醒、倚靠神的時候。
- 神的預備與作為:神不僅呼召人,也會供應資源,興起合適的同工來完成祂的計畫。林牧師分享教會建堂過程中的見證,如何在財務、場地與人力上經歷神的奇妙供應,印證神的帶領從不落空。
光合教會的現況與展望
屏東光合教會目前正面臨硬體建設的挑戰,不僅是硬體設備的改善,更是信仰群體的塑造。林牧師幽默地提到:「我們現在的廁所還沒有門!」引發會眾笑聲,也提醒大家持續為教會發展代禱與奉獻。此外,教會積極參與烽火行動、全國青年禱告會等,期盼在禱告中看見神更多的作為。
回應呼召,一同參與建造
最後,林牧師鼓勵會眾,不論是在個人生命、家庭、教會或社會,都應回應神的呼召,成為建造者。他提醒大家,建造過程中難免遭遇挑戰,但唯有倚靠神,才能持續前行。他帶領會眾一同禱告,求神激動我們的心,使我們以行動回應祂的計畫。
光合教會的建造不僅關乎一座建築,更是一場關乎信仰與生命的深刻變革。當神要建造時,祂不僅塑造環境,更塑造每一位願意回應祂的子民,成為這個世代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