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不同課程中,處理到作品裡的「懺情/自我救贖 self-redemption」主題,我自己都非常為之動容,無論我曾經反覆介紹講解過多少次。而學生們總是一臉「無感/無辜」樣,心中暗想:「老師,你一定小時候不學好,做了太多壞事,所以現在一天到晚講什麼 self-redemption!」。
年輕的生命,活得太輕率,完全無暇沉澱反思。只有在被歲月淘盡了浮光掠影的青春氣泡後,才可能驚覺自己需要「轉大人」了。而這一「轉」,就必定會「轉」出許多無可迴避的遺憾與傷痛了。
這些遺憾傷痛,會如影隨形貼著我們的生命同步成長,不斷在生活的各個可能的角落,幽幽然魅影般,把我們放在生命方向盤上的雙手,在必須抉擇的關鍵時刻,斷然轉向錯誤 (甚至自毀) 的方向。讓我們一而再,再而三,重複犯下相同的謬失。
這就是人們必須面對遺憾傷痛,經由自我救贖的懺情,與自己心中魅影和解的時刻了。
(還記得電影《Inception 全面啟動》吧?正是因為 Cobb 對愛妻 Mal 的遺憾/傷痛/罪惡感,以至於他率領的強大盜夢/植夢超級無敵團隊,每每在任務執行的關鍵時刻總是凸槌破功,被 Cobb 自己心中的 Mal 所擁有更暗黑強大的破壞力所內反。要完成最終極的一次植夢任務,他必須面對自己的遺憾與傷痛,也就是經由「自我救贖」的儀式,完成與自己和解的天人交戰。) (將另文處理此超級燒腦片)
而在教學場景另一端的授課解惑人,只要我們夠赤裸地審視自己每天的課堂人生,就無法否認,每一次走進教室,就是準備要重複經歷一次(不能喊出聲的)內心撕裂傷。
雖然我仍然可以和學生「相處融洽」,然而在最深沉幽微的心底,我清楚感覺到,那是隔著彼此之間巨大的荒原,我「屈意承歡」的結果;也是某種善意的「情意扭曲」。這屈意和扭曲,也構成一種循環反複的苦澀遺憾。
即使學生能在課堂上體驗豁然開朗的啟蒙大悟,也是一種我的善意「情意扭曲」造成的錯認與誤識。
課堂是充滿 psychoneurotic dynamics 的場域。沒錯,有少數幾位學生還算有慧根,看得出我都只是在課堂上自嗨!因為「自嗨」和在此的告白書寫,是我僅剩的自我防衛機制,讓我得以免於當場崩潰。
我因此曾對學生擺明了說:課堂是我獨自狂歡的地方!(書寫是我的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