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森林裏的山居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黑森林小火車

黑森林小火車


  三年前,我們一家收拾了行囊,結束了三年多的雪梨生活,飛往北方昆士蘭,開始歷時一個多月的雨林之旅。在輕撫無尾熊、擁抱珊瑚海之後,隨之,扛著三大箱、拎著小三箱、背上背著沉甸甸的三大包,從雪梨飛往蘇黎世,悄然回到春城無處不飛花的德意志。


  在原始雨林中旅行了一個多月,翩然來到了德瑞法邊境的黑森林裏,綠林深幽,夜梟嗚鳴,我告別了車馬喧擾的城市,正式開始了鄉居生活。


  德國!我又回來了。


  歷經了日本細膩婉約的精緻文化、美國氣度宏偉的地理氛圍、澳洲壯闊奔放的湛藍海洋,三次洗禮,三次文化震撼,我又回來了。無論命運如何安排我到那遙遠的國度裏,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我總是要再度回到德國這片土地上,仔細探究其中的緣由,連我自己也不禁詫然沉思了。


  這回是我人生中第六度搬回到德國,來去德國之間,誰料,我又不小心住了六個不同的國家。而這些國家曾經留住了我的人,皆未留住我的心,多年來心心念念要回台灣,也未能如願以償。這不禁讓我去思索,這到底是為什麼?無論我搬去哪個國家,最終都身不由己地回到德國,真是不可思議啊!


  莫非德國這個國家有什麼吸引我之處?也不知是什麼力量一再地引領我回到這裡?仔細想想,德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深度的思維模式、高度的科技發展⋯⋯


  它的確存在著吸引我的魅力。


  與其說是魅力,不如説是一種召喚。


  然而,德國與我所生活過的國家,最大的不同點在哪裡?不同之處有很多,最明顯的地方是那隨處可見、設想周到的便民設施。在美國連在大城市中,都會讓人感到西部拓荒的困窘,資源缺乏。而在德國,連在這深山裡,窮鄉僻壤之中,隨處可見到德國人對於生活環境經營之用心。


  德國人個相當吹毛求疵的民族,説好聽是俱有批判精神,做的不好不完美,會被衆人吐槽的。在力求完美的國家裏生活,不是沒有壓力,一但想到完美主義的好處,周全與便利很難讓人不喜歡,對於德國人的吹毛求疵那種龜毛,也就能多一點包容之心了。


  我曾經去過一處深山裏,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探訪完獨居老婦人之後,走出門外,赫然看見路旁有個公車站亭,隨口問了一聲︰「在這裡也有公車啊!」這個老奶奶便解釋道︰「有個孩子住在這附近,為了孩子能去上學,他們便設了一個站牌。」聽了,不禁令人肅然起敬!這麼便民?單單為了一個孩子而去蓋了一個公車站亭,還蓋了遮擋風雨的屋頂,更具體來說,他們爲了這個孩子安排了一路公車!


  德國人除了思考徹底細密之外,他們對於生活空間的經營也是少有民族可以媲美的,特別能從小地方看出來,尤其是在那些人們不經意的角落之中,可以觀察到他們對於生活空間神來之筆的巧思與細膩的審美觀。


  小姑工作的地方是一棟由古蹟翻修而成的圖書館,巨大的玻璃牆將注重採光的現代簡約主義揉入了中古味,燦爛的陽光欣然地被招攬至室內,這樣的空間理念一掃古蹟那種陰森晦暗的不快之感。若是細心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圖書館内每間廁所,大小不一,形狀也不統一,上廁所的地方格局並非方正。德國人善於利用既有的空間結構,避免大幅度的改造,試圖將有棱有角的古建築架構,翻修得頗具特色,並且兼俱舒適、敞亮、適合現代人的需求。雖然少了方正的格局,卻保有了原來古建築的風味,反因不規則的格局而帶來一種獨特的空間感受。翻修古蹟的技藝,可說是徹底地體現了德國人匠心獨具的巧思。


raw-image


  傳統的德式民宅亦保存了古建築的繁瑣與不規則,除了講求美觀與實用,利用最新的隔熱技術將豐沛的光線引入室內,並結合了精湛的傳統工藝和現代的簡約主義,將外觀裝飾繁瑣、室內樸素簡約、採光明亮舒暢,這三大元素糅合了匠心獨具的傳統工藝,構成德國現代住宅的主要風格。


  雖不俱美式那種豪邁闊氣,不俱日式那種小巧韻緻,更無澳洲炒房之下講求外觀的貴氣。但這種建築是一種人文與空間之間的對話,注重自然的材質,大量采用木頭與石頭,純樸質感散發一種獨特的氣質。在角落裏、無人經意之處,既可看到歷史的陳跡,又可以享受現代技術所帶來的舒適與便利,一點巧思便把自然的元素帶入居住空間之中,比方説,德國人喜歡使用自然的樹幹與樹枝做裝飾,種植各種花卉植物來裝點色調。


  美國人也喜歡木製的房屋,不同的是,他們並不保持原木色,而的德國人則鍾愛原木色。若是要做比較,在美國大城市裡,連在豪宅中,也會讓人感到一絲絲的蠻荒與落寞,在德國黑森林裏,在荒郊野外亦能找到歷史文明的軌跡。


  我目前住的房子,是一所兩百多年的宅第,兩百年耶!說是一座宅第,其實兩百年前我家樓下是馬廄豬寮,樓上是偏房,意思是下人居住之處。而正對面的那一棟,興建於十七世紀,是一棟快要四百年的老房子,列入古蹟保護,才是這個家族原有的宅第。


  因爲是古蹟,當初在整修時,外觀便無法做大幅度改變,因此還保有古早味,是一棟典型的黑森林大木屋。驚人的是,我住在這麼古老的建築裏,完全感受不到歲月的痕跡︰塔型的樓梯間、斜屋頂採光、三角窗、屋梁支架、海灣型浴盆,處處得見主人的用心和苦思,試圖保存著古建築那種不規則的格局,成功地將一棟老宅脫胎換骨成寬敞舒適的大宅第。


  我家所佔據的只是這座宅第的中層的一側,開放式的客餐廳廚房通往兩間臥室,玄關處通往寬敞高挑的浴室,裏面有個海灣型浴缸,住起來十分舒適。這樣的大房子挨著山谷一共建造了六棟,裏面住的全都是親戚,孩子們在各個宅第間上上下下、裡裡外外、自由自在地串門子。


  好似回到我阿公家的古厝裏,不需要事先知會,孩子們便在四合院的各廂房內四處遊走奔跑。以往到親戚家的閨房裏玩捉迷藏,並不需要事先敲門按門鈴,猶如自家門戶,進出自如。兒提時美好的回憶油然浮現於腦海之中,如今竟然也能再度發生在德國的生活環境裡,感覺上有點飄渺如夢。


  孩子們有時候相邀到林中小木屋或是草堆裏探險過夜,大家若是對卡通片『阿爾卑斯少女』還有印象的話,一定還記得,海蒂是睡在「柔軟」的乾草堆中,總是在草堆上快樂地蹭跳著,我小時候有多羡慕啊!這裏的小孩在河谷裏,不時唱著『海蒂』,在麥草堆裏面做著甜美的夢,那可是由河谷森林所築成的夢啊!


  圍繞著山谷的是綠色的森林,濃厚的綠,綠得黑,遂有黑森林之稱,自小便在城市成長的我,頭一遭在森林裏過日子,從未經歷過如此深邃靜謐的生活環境,悠然見南山,舉目所見皆是綠。


  綠意綿延不絕。


  時下在台灣不是正流行著,綠教育與食農教育嗎?卻意外地讓我在黑森林裏的一處河谷中發掘到,綠生活與綠教育,可謂得來全不費功夫。


  這裡沒有網路、電視、iPad、電玩,孩子們從早到晚只有堆沙堆、騎車、騎馬、盪鞦韆、掘土種菜、照顧小動物、赤足奔跑在草地上。這些孩子全是諼諼的堂妹和其他親戚的孩子,大的拉拔小的,小的跟著大的,這一群孩子天天在河谷中暢懷地奔跑著,無憂無慮,無拘無束。


  綠色的森林是看顧他們的保姆、無汙染的山泉滋潤他們的心靈,他們不需要大人無時無刻地看顧照管,小孩子長於自然,自然會長大。


raw-image


  這裡的教養無須教養書,孩子愛吵架就吵架唄!他們天天跟諼諼吵,諼諼天天也跟他們吵,大人不會干涉、不會緊張,小孩就是要吵架,將來人緣才會好。功課不好,媽媽更不會緊張了,功課好不好是天命,人力無法改變。以這樣的心態,媽媽帶起孩子來輕鬆自在,根本沒壓力,孩子們像是放山雞隨處跑跳,和我那種精養的飼料雞相較,不需要費力養育,這種粗放才是帶孩子的精髓。


  妯娌間閒話家常,我不得不感嘆絮叨著,回想起雪梨的學校,雪梨的孩子們已經喪失了遊戲的能力,他們只會聚在一起看iPad。孩子之間並沒有真正的互動,沒有真正地玩一起,沒有辦家家酒、沒有捉迷藏、沒有玩沙堆,沒有分享玩具,連吵架都不會了。以前在雪梨時,有時和媽媽們約好,下課後讓孩子們一起玩遊戲,然而我所看到的卻是,這些孩子手中各自拿著自己的iPad,全都沉迷在電玩的世界裏,沒有遊戲、沒有對話、沒有互動、電玩可以滿足他們全部的需求。


  我家這群孩子則不同,雖然不時竄進我家玩躲貓貓,餓了就來討東西吃,渴了來跟我要果汁喝,想孤獨時,便躲在角落看書,聚在一起時,又哭又笑又吵又鬧,吵起架來,大人完全不介入搭理,感覺上像是一群爺爺不愛姥姥不疼的野孩子,但感恩的是,他們真、的、玩、在、一、起。


  這是我們在雪梨無法經歷到的事情,雪梨的孩子所有玩的樂趣完全被iPad所宰制,他們的心思全部被iPad所佔據,他們只玩螢幕,只在乎虛擬世界,不曾真正地與同儕一同分享遊戲所帶來的樂趣。


  今天的社會,認同電子學習(e-learning)的聲浪極高!肺炎時代來臨,首當其衝的便是學校,爲了形式上維持學校的營運,學校遂引進了網路教學。長久以來,我自己也注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在臉書與部落格上,網路佔去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網路世界總是那麼繁忙,人們忙完了,總有空忙一場的失落感。


  來到這個綠世界之後,我卻發現,再完美的虛擬世界也無法取代這個真實無妄的大自然,大自然原有的單純與寧靜,讓人沈思、紓解、沈澱。


  即便3C產品可以帶來許多學習上的便利,一旦螢幕取代了所有的玩具、所有的玩伴、所有的友誼、甚至整個童年,這些玩電玩的孩子們沒有奔跑的動力、沒有交友的興趣、不喜歡親近土壤、甚至與未曾產生過感情,成日埋首於螢幕之中。


  這時,做父母的不得不思考一件事情了,我們到底在生養一群什麼樣的世代? 這世代何去何從?他們長大之後能夠正常交友嗎?能夠找到另一半嗎?能夠與另一半相處嗎?能夠撫養孩子嗎?他們將如何對待他們的週遭的人事物?


  諼諼在此地踏入學校,幸好這裡的孩子並不看機器,他們在追逐、在奔跑、在嬉鬧、在爬樹,這時我不得不慶幸,德國的孩子會一起拌嘴吵架,會霸凌同學,還好!還好!一切都還正常。在雪梨的校園裏面,我只看到孩子在廊下坐成長長的一排,各自埋首於iPad之中,無聲無息,大家都很忙,沒時間霸凌。


  現在看到一群孩子鬧成一團,膩一起,不時吵架哭鬧,孩子們有吵不完的架、有計較不完的事、大人們就有解決不了的紛爭⋯⋯


  然而,此情此景,不令人感動嗎?


  會吵架的孩子,長大了之後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誰人不是吵架長大的?



avatar-img
101會員
132內容數
徜徉於空山不見人的簡約生活中,匍匐於多語多文化的坎坷道路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薇亦柔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黑森林人喝的是來自山裏的山泉、喝的是自家母牛產的牛奶、吃的是森林裏的蜜蜂所釀的蜜、暖氣爐燒的是自家林地出產的木材,黑森林猶如流奶與蜜之地,與世隔絕。
遠離車馬喧囂的城市,離群索居於黑森林的一處河谷之中,卻帶著赫曼赫塞的流浪情懷,在網上譜出款款衷情的慢活言情。山居的歲月、山居的幽靜、山居的慢活,山居的心境很純淨、很簡約、很直觀,亦從中得到一種辯證人生的終極。
黑森林人喝的是來自山裏的山泉、喝的是自家母牛產的牛奶、吃的是森林裏的蜜蜂所釀的蜜、暖氣爐燒的是自家林地出產的木材,黑森林猶如流奶與蜜之地,與世隔絕。
遠離車馬喧囂的城市,離群索居於黑森林的一處河谷之中,卻帶著赫曼赫塞的流浪情懷,在網上譜出款款衷情的慢活言情。山居的歲月、山居的幽靜、山居的慢活,山居的心境很純淨、很簡約、很直觀,亦從中得到一種辯證人生的終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第三章 住在旅社不出一週,我們便開始到草莓園工作。草莓園看起來一列一列地整整齊齊,沿著山坡地勢種植,顯得高高低低。 工頭駕著小貨車緩緩駛來,車斗上一疊疊的提籃就是我們唯一的工具。每個人先拿一個提籃,兩人一組站在草莓圃的一端,負責同一列的兩側。草莓採滿一籃約五公斤重,還不滿時就必需隨身提著爬坡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茂密的森林插畫,色彩豐富,樹木多樣,植物眾多,營造出大自然景象。這個畫面捕捉了森林的多樣性,前景中有樹葉和植物的細節,高大的樹木輪廓增加了背景的深度。 工具: Bing,Dall-E3,Copilot
Thumbnail
有那麼一天,我在一處山上遇見滿樹的翅果,我聽見她說:帶我回家吧。於是,我拿出背包裡的夾鏈袋,裝了一小袋回家。我把她種在窗前的小花盆裡,一天天得等她發芽。一天早上我聽見小小的聲音說話,她說:你好啊,這是我的新家嗎?
https://tw.news.yahoo.com/%E8%90%BD%E7%BE%BD%E6%9D%BE%E6%9E%97%E8%A3%A1%E5%B0%8B%E5%B0%8F%E9%B9%BF-%E3%80%8C%E7%A7%98%E5%A2%83%E6%A3%AE%E6%9E%97%E3%80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第三章 住在旅社不出一週,我們便開始到草莓園工作。草莓園看起來一列一列地整整齊齊,沿著山坡地勢種植,顯得高高低低。 工頭駕著小貨車緩緩駛來,車斗上一疊疊的提籃就是我們唯一的工具。每個人先拿一個提籃,兩人一組站在草莓圃的一端,負責同一列的兩側。草莓採滿一籃約五公斤重,還不滿時就必需隨身提著爬坡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茂密的森林插畫,色彩豐富,樹木多樣,植物眾多,營造出大自然景象。這個畫面捕捉了森林的多樣性,前景中有樹葉和植物的細節,高大的樹木輪廓增加了背景的深度。 工具: Bing,Dall-E3,Copilot
Thumbnail
有那麼一天,我在一處山上遇見滿樹的翅果,我聽見她說:帶我回家吧。於是,我拿出背包裡的夾鏈袋,裝了一小袋回家。我把她種在窗前的小花盆裡,一天天得等她發芽。一天早上我聽見小小的聲音說話,她說:你好啊,這是我的新家嗎?
https://tw.news.yahoo.com/%E8%90%BD%E7%BE%BD%E6%9D%BE%E6%9E%97%E8%A3%A1%E5%B0%8B%E5%B0%8F%E9%B9%BF-%E3%80%8C%E7%A7%98%E5%A2%83%E6%A3%AE%E6%9E%97%E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