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字體的故事:從古老手稿到現代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份書摘將帶領你探索字體設計的迷人世界,從中世紀的古老字體到現代的無襯線字體,深入了解各種字體的歷史、特色以及應用。我們將檢視幾款經典的字體,包括 Garamond, Times New Roman, Frutiger, DIN, Peignot, Fette Fraktur, Centaur, 和 Jenson,並探討它們如何隨著時代演變,並在現代社會中廣泛應用。

字體的演變歷程

字體的歷史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息息相關。從最初的手寫字體到現代的數位字體,每一次的變革都反映了當時的文化、技術和社會需求。

  • 1世紀: 在這個時期,只有雕刻文字,還沒有字體的概念,更沒有小寫字母 [1]。
  • 12世紀: 哥德體開始盛行,常被用於《聖經》等宗教領域 [1]。
  • 15世紀: 最早的羅馬體出現,仍然保留了手寫的風格,並將字體與人民的傳統宗教解放的風潮相結合 [1]。
  • 16世紀: 古典羅馬體誕生,活版印刷術的出現,使得字體間隔更適合印刷。Garamond 在這個時期廣受歡迎 [1]。
  • 18世紀: 過渡羅馬體出現,筆畫之間的粗細對比越來越明顯。雖然 Baskerville 在英國不受歡迎,但在其他國家產生了影響 [1]。
  • 19世紀: 現代羅馬體的時代,技術的進步使得印刷的線條可以越來越細,羅馬體至此已趨成熟 [1]。
  • 20世紀: 無襯線體成熟,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出現重視功能和用途的無襯線體,其中以 Helvetica 最為突出 [1]。
  • 21世紀: POP體問世,隨著數位字體得以量產,適用於各種資訊化的用途 [1]。

經典字體巡禮

讓我們深入了解幾款重要的字體:

  • Garamond: 由法國字體設計師克勞德·加拉蒙(Claude Garamond, 1480-1561)設計,最早於1530年開發 [2]。它是一種 古典羅馬體,以優雅和易讀性著稱,被廣泛應用於書籍排版和商業印刷 [2, 3]. 蘋果公司也在2010年將其作為官方字體 [2].
  • Times New Roman: 由英國《泰晤士報》於1931年委託設計,旨在提高報紙的易讀性 [4]. 它是一種 過渡羅馬體,具有實用性和權威感,適用於各種印刷和數位媒體 [4, 5].
  • Frutiger: 由瑞士字體設計師 Adrian Frutiger 於1970年代設計, 是一種 無襯線體,以清晰易讀著稱 [6]. 它最初是為了巴黎戴高樂機場的指標系統而設計,現已廣泛應用於各種標識系統和印刷品中 [6, 7].
  • DIN: 是德國工業標準協會制定的 無襯線字體,自1931年推出以來,廣泛應用於道路標誌、汽車牌照等 [6]. 它是一種 幾何無襯線體,具有高度的辨識度 [6].
  • Peignot: 由法國設計師 A.M. Cassandre 設計,於1937年推出。 是一種 裝飾字體,具有獨特的幾何造型和藝術感 [8, 9]. 它經常被用於商業品牌和藝術設計領域。
  • Fette Fraktur: 是一種 哥德體,由德國字體設計師 Christian Bauer 於1850年設計 [10]. 它具有濃厚的歷史感,常用於營造傳統和神秘的氛圍 [10, 11].
  • Centaur 和 Jenson: 都是威尼斯體,都以復興文藝復興時期字體為目標 [12]. Centaur 在 1914 年由美國字體設計師布魯斯·羅傑斯(Bruce Rogers)設計 [12]. Jenson 在 1470 年,由尼古拉·詹森設計 [12].

字體的應用與文化意義

不同的字體,除了在功能上的差異外,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義。字體的選擇可以影響信息的傳達,並反映設計者的意圖。

  • 易讀性與辨識度: 像Frutiger 和 DIN 這類無襯線體,常被用於標示系統,是因為它們具有高度的易讀性和辨識度 [6].
  • 風格與氛圍:Garamond 的優雅和 Times New Roman 的莊重,適用於不同的文本和場合 [2, 4]. Fette Fraktur 則帶有濃厚的歷史和神秘感,適用於特定的文化或藝術主題 [10].
  • 品牌形象:字體的選擇也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許多品牌會選擇特定的字體來建立其獨特的視覺形象,例如 Peignot 經常被用於咖啡店或包包品牌 [9].

總結

字體不僅僅是文字的載體,更是文化和歷史的見證。透過了解字體的演變和特性,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字和設計的魅力。每一種字體都擁有獨特的生命,它們的故事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讀者可以進一步思考

  • 你最喜歡哪一種字體?為什麼?
  • 不同的字體如何影響你的閱讀體驗?
  • 字體的選擇如何影響品牌形象和傳達的信息?
  • 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字體的知識?
avatar-img
7會員
74內容數
筆者在讀神學的時候讀了不少書,希望簡單的整理一下,方享給大家 出版專題頭像: Photo by Naassom Azevedo on Unsplash 出版專題底圖: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nio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籍《基督宗教與儒家對談生命與倫理》探討了基督教和儒家思想在生命倫理和環境議題上的對話,提供了跨文化、跨宗教的視角。這本書不僅分析了兩種傳統的觀點,更引導讀者反思當代社會面臨的倫理挑戰。以下是從書中摘錄的一些重點內容,希望能幫助大家一窺哲學與宗教如何應對這些議題。 核心議題:人類中心主義與
這本書《兼任下流》似乎探討了大學環境中一些不為人知的面向,特別關注兼任教師的處境以及大學教育中潛藏的問題。 從提供的摘錄來看,本書點出了高等教育中,可能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以下是一些重點內容,希望能幫助大家反思大學的本質與價值。 大學的運作與考核 大學的評量標準: 大學應該重視知識的內涵,而不
《內向者空間》是一本幫助內曏者瞭解自我、接納不完美並在現代社會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實用指南。書中探討了內向者的多重面向(社交型、思考型、焦慮型、保留型),並提供應對生活中挑戰(個人空間、社交壓力、表達困難)的策略,以及一套獨特的情緒抒發空間練習,引導內曏者自我探索與成長。
這本書《不怕平庸 教育》的核心觀點是鼓勵我們打破傳統教育框架,注重培養孩子內在學習動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僅追求表面分數和成就。內容涵蓋激發好奇心、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建立良好習慣,以及重視人際關係和情商等面向,幫助孩子成為獨立思考、勇於挑戰、熱愛學習的人。
這本書籍《一句說重點》旨在教導讀者如何將複雜的想法或概念,濃縮成一句精闢的句子。書中提供了一套 循序漸進的方法,並列舉了多種 表達技巧,協助讀者在不同情境下都能準確傳達訊息。 核心方法:四個步驟 書中將提煉重點的過程分為四個步驟[1]: Step 1: 鎖定:首先要具體浮現想要表達的對象[
介紹 《飲食陷阱2》這本書深入探討了現代飲食中常見的陷阱與誤區。本書作者Mandy Wong以營養學家的角度,提供了30個關於食物營養的重要知識,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做出更健康的選擇。本書不僅適合關注健康飲食的人士,也適合所有希望了解食物真相,改善飲食習慣的讀者。本書強調了均衡飲食、選擇全
這本書籍《基督宗教與儒家對談生命與倫理》探討了基督教和儒家思想在生命倫理和環境議題上的對話,提供了跨文化、跨宗教的視角。這本書不僅分析了兩種傳統的觀點,更引導讀者反思當代社會面臨的倫理挑戰。以下是從書中摘錄的一些重點內容,希望能幫助大家一窺哲學與宗教如何應對這些議題。 核心議題:人類中心主義與
這本書《兼任下流》似乎探討了大學環境中一些不為人知的面向,特別關注兼任教師的處境以及大學教育中潛藏的問題。 從提供的摘錄來看,本書點出了高等教育中,可能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以下是一些重點內容,希望能幫助大家反思大學的本質與價值。 大學的運作與考核 大學的評量標準: 大學應該重視知識的內涵,而不
《內向者空間》是一本幫助內曏者瞭解自我、接納不完美並在現代社會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實用指南。書中探討了內向者的多重面向(社交型、思考型、焦慮型、保留型),並提供應對生活中挑戰(個人空間、社交壓力、表達困難)的策略,以及一套獨特的情緒抒發空間練習,引導內曏者自我探索與成長。
這本書《不怕平庸 教育》的核心觀點是鼓勵我們打破傳統教育框架,注重培養孩子內在學習動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僅追求表面分數和成就。內容涵蓋激發好奇心、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建立良好習慣,以及重視人際關係和情商等面向,幫助孩子成為獨立思考、勇於挑戰、熱愛學習的人。
這本書籍《一句說重點》旨在教導讀者如何將複雜的想法或概念,濃縮成一句精闢的句子。書中提供了一套 循序漸進的方法,並列舉了多種 表達技巧,協助讀者在不同情境下都能準確傳達訊息。 核心方法:四個步驟 書中將提煉重點的過程分為四個步驟[1]: Step 1: 鎖定:首先要具體浮現想要表達的對象[
介紹 《飲食陷阱2》這本書深入探討了現代飲食中常見的陷阱與誤區。本書作者Mandy Wong以營養學家的角度,提供了30個關於食物營養的重要知識,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做出更健康的選擇。本書不僅適合關注健康飲食的人士,也適合所有希望了解食物真相,改善飲食習慣的讀者。本書強調了均衡飲食、選擇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三 必須說一下波希米亞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神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二 公元1829年,約翰‧狄利克雷 (Johann P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一 函數概念的發展不可能終結,踏入公元廿一世紀,數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三 1755年,歐拉改變了主意,在《微分學原理》(Institutiones calculi differen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一 因此打從輪廓的浮現,萌牙狀態的函數概念是一個幾何圖象。 有趣的是,兩個世紀之後,即公元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如日中天,法國數學家及哲學家勒內‧笛卡兒承襲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九 屈折變化沒有標誌句子成份如何構成句子的規則﹗這是我們的另一個觀察。句子成份屬規範性的操作指引。現再返回《文通》的意見。《文通》將詞分成七種便是語法上的規範性指引。就句讀而言,《文通》說﹕ 「夫文者,集句以成,如錦繡然,故謂之文。欲知文,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本書關注的是句子成份的分析。 如前述,詞類和句子成份是兩個很不一樣的概念。 詞類的劃分屬歸類性的描述。我們先有一個給定的詞彙,然後劃分若干詞類,比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再進而對詞彙中的每一個詞進行分類,即說某詞屬名詞﹑某詞屬動詞﹑某詞可以是名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七 廿世紀之前,「grammar」(語法) 是個籠統的用語,十九世紀的歐洲語言學家因為中國語沒有屈折特性而聲稱中國語沒有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個用法,「語法」和「語構」基本上同義。 按另一個用法,語法則包括好幾個領域,如語構 (syntax)﹑語義 (semantic
Thumbnail
目錄 序 導論: 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1.0 從函數到函數算法 ......1.1 句子成份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三 必須說一下波希米亞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神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二 公元1829年,約翰‧狄利克雷 (Johann P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一 函數概念的發展不可能終結,踏入公元廿一世紀,數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三 1755年,歐拉改變了主意,在《微分學原理》(Institutiones calculi differen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一 因此打從輪廓的浮現,萌牙狀態的函數概念是一個幾何圖象。 有趣的是,兩個世紀之後,即公元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如日中天,法國數學家及哲學家勒內‧笛卡兒承襲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九 屈折變化沒有標誌句子成份如何構成句子的規則﹗這是我們的另一個觀察。句子成份屬規範性的操作指引。現再返回《文通》的意見。《文通》將詞分成七種便是語法上的規範性指引。就句讀而言,《文通》說﹕ 「夫文者,集句以成,如錦繡然,故謂之文。欲知文,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本書關注的是句子成份的分析。 如前述,詞類和句子成份是兩個很不一樣的概念。 詞類的劃分屬歸類性的描述。我們先有一個給定的詞彙,然後劃分若干詞類,比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再進而對詞彙中的每一個詞進行分類,即說某詞屬名詞﹑某詞屬動詞﹑某詞可以是名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七 廿世紀之前,「grammar」(語法) 是個籠統的用語,十九世紀的歐洲語言學家因為中國語沒有屈折特性而聲稱中國語沒有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個用法,「語法」和「語構」基本上同義。 按另一個用法,語法則包括好幾個領域,如語構 (syntax)﹑語義 (semantic
Thumbnail
目錄 序 導論: 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1.0 從函數到函數算法 ......1.1 句子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