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旁(ㄅㄤˋ)龍是什麼?
火旁龍bong liongˇ是苗栗縣獨有的元宵節慶活動。
為北天燈、中(火旁)龍、南蜂炮、東玄壇、西乞龜其中之一,也是臺灣客家庄12大慶典之一。
火旁龍七部曲
- 糊龍:通常會在正月初九(天公生)前完成,主要由龍主取材製龍。多半使用較輕的桂竹製作龍骨架。
龍的種類又可分為金、銀、藍、綠、紅(分別對應五行)。
向左上捲起為公龍、向右上捲起為母龍(遵守左尊右卑的傳統)。
龍身採單數,以9、11、15節較多。
- 牽龍:舉辦「牽龍安座」儀式,讓「客家龍神」從客庄的守護神提昇至客家的守護神。
- 祥龍點睛:在正月初九(天公生)當日舉行。祈求天神賜降神靈瑞氣,附於龍身,藉神龍繞境參拜,護祐蒼生。
- 迎龍:客家人相信「神龍」登門參拜,等於「神明造訪」能為地方消災,給家戶帶來好運。
- 跈龍:即跟著龍走,帶來平安吉祥。
- 𪹚龍:龍愈𪹚愈旺,迎龍時燃放鞭炮,有恭迎神龍的靈氣驅邪納吉之意,一方面慶賀助興,一方面增加年節熱鬧氣氛。
- 化龍返天:過元宵節後,龍隊須返回龍籍點睛的土地公廟「謝神化龍」,其意功德圓滿送龍神返天。
包龍是什麼?
早期從店家或一條街的住家開始,透過一起集資準備紅包、準備鞭炮或煙火來添增過年氣氛。
2025年火旁龍時程
2/6-祥龍點睛(苗栗玉清宮)
2/8-火旁龍嘉年華(玉清宮至貓裏喵親子公園)
2/9-火旁龍之夜(河濱公園)
2/14-化龍返天(苗栗五文昌廟)
詳情可以至粉絲專頁觀看
資料來源:玉清宮苗栗(火旁)龍-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臺灣宗教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