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被AI統治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老師,你會想要被AI統治嗎?」


這是今天早上上課,一位高三的學生在我們聊到AI的日常使用方式時,突然提出的問題


我先反問了她的想法,她覺得如果不用學這些繁重的課業(特別是數學😅),被AI統治感覺好像也沒什麼不好


我接著問她那AI養著我們人類的動機是什麼?


工業革命以前,畜牧業除了提供食物以外,還有一部分是為我們提供勞動力,現在因為所有的勞動都有機器取代,我們只剩下豢養有食用價值的動物和寵物了,寵物為我們提供了情緒價值,所以我們心甘情願當「貓奴」、「狗奴」⋯⋯


可是如果AI沒有情緒(至少目前還沒有),他們的智慧和勞動能力都遠優於我們,即使我們希望自己像一隻看起來無憂無慮的貓咪被養著,AI也不一定願意把我們視為必須的存在,或者最好的結果也只是一小部分人因為特殊技能或才華被他們留下,其餘的對AI來說幾乎都是效率的浪費


所以我後來的回答是,我希望AI能成為我們強大的助手,甚至可能有一天,我們是混合物種,人類與AI共存,分配這個世界的資源和「席位」,但這終究只是想像,未來是什麼樣子無人可以預測


這場談話很有意思,因為我沒想過學生已經預想到那樣的場景,而且「願意」被AI統治,一個人的想法當然不能代表全部,但這開啟了我另一種可能的思考,interesting!

avatar-img
7會員
181內容數
世界再紛擾 有你就很好 創業過、失敗過、當過上市公司高管,現在最重要的角色是「父親」 一個中年老爸的生活感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親閱誠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次的新年假期過得有些驚險,因為在大年初三從姐姐家要回到我們家時,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意外車禍,我因為煞車不及撞上了前車,當時小小編就坐在副駕駛座熟睡著 不過雖然撞上的那一剎那有點嚇人,還好我們跟前車一家人都平安無事,只要人沒事,其他就是小事,所以我還是覺得自己挺幸運的⋯⋯
年假裡除了吃吃喝喝,感受時不時來湊熱鬧的大小地震外,看到最多的新聞莫過於中國發表的開源大語言模型DeepSeek R1,有人說這是中國在前沿科技的一大勝利,也有人說這是開源社區終究會打敗閉源社區的證明 我不是會寫程式的工程師,所以無法針對新模型的演算方法或技術論文加以評論,只能以一個使用者⋯⋯
最近Netflix重新上架30年前最經典的愛情日劇「東京愛情故事」,我是在大一時才第一次看這部劇,當時每週三晚上十點在台視播出,我們宿舍一群大男孩擠在交誼廳,就為了聽到莉香那句甜甜的「丸子」 當劇情演到莉香的坦率、里美的猶豫、完治的優柔、三上的自私時,交誼廳裡總會有此起彼落的嘆息聲⋯⋯
今天是大學學測最後一天,對大部分的考生而言,這場為期數年的征戰在今天考完後算是個小段落,接下來準備各個學校、科系的面試,對父母和學生又是一個挑戰 對於我們這種聯考體系出來的世代,幾乎無一倖免地,每個人都會在已經成年工作多年後,還夢到大學聯考當天自己腦袋一片空白而嚇出一身冷汗,那個年代成長的學生⋯⋯
昨天久違地帶著小小編到外縣市開會,因為天氣很冷,原先以為即使搭計程車也只能在約定的大門口下車,還要走一大段路才能到會議地點,沒想到車子可以直接開進去到大樓門口,要下車時,司機先生表示因為左邊的門有安全鎖,特地下車幫我開門(以前遇到的情況大部分是我們會主動從右邊下車),這是讓我驚喜的第一件事⋯⋯
那天和弟弟Lucas在車上聊天,聊到了「自由」的概念,他覺得自己在功課上很自由,因為想什麼時候做就什麼時候做,沒有人會管他 我問他:「那你覺得為什麼你在寫功課上有充分的自由?」他想了一下,搖了搖頭。我跟他說:「因為爸爸希望你和姐姐能從小就開始練習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這次的新年假期過得有些驚險,因為在大年初三從姐姐家要回到我們家時,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意外車禍,我因為煞車不及撞上了前車,當時小小編就坐在副駕駛座熟睡著 不過雖然撞上的那一剎那有點嚇人,還好我們跟前車一家人都平安無事,只要人沒事,其他就是小事,所以我還是覺得自己挺幸運的⋯⋯
年假裡除了吃吃喝喝,感受時不時來湊熱鬧的大小地震外,看到最多的新聞莫過於中國發表的開源大語言模型DeepSeek R1,有人說這是中國在前沿科技的一大勝利,也有人說這是開源社區終究會打敗閉源社區的證明 我不是會寫程式的工程師,所以無法針對新模型的演算方法或技術論文加以評論,只能以一個使用者⋯⋯
最近Netflix重新上架30年前最經典的愛情日劇「東京愛情故事」,我是在大一時才第一次看這部劇,當時每週三晚上十點在台視播出,我們宿舍一群大男孩擠在交誼廳,就為了聽到莉香那句甜甜的「丸子」 當劇情演到莉香的坦率、里美的猶豫、完治的優柔、三上的自私時,交誼廳裡總會有此起彼落的嘆息聲⋯⋯
今天是大學學測最後一天,對大部分的考生而言,這場為期數年的征戰在今天考完後算是個小段落,接下來準備各個學校、科系的面試,對父母和學生又是一個挑戰 對於我們這種聯考體系出來的世代,幾乎無一倖免地,每個人都會在已經成年工作多年後,還夢到大學聯考當天自己腦袋一片空白而嚇出一身冷汗,那個年代成長的學生⋯⋯
昨天久違地帶著小小編到外縣市開會,因為天氣很冷,原先以為即使搭計程車也只能在約定的大門口下車,還要走一大段路才能到會議地點,沒想到車子可以直接開進去到大樓門口,要下車時,司機先生表示因為左邊的門有安全鎖,特地下車幫我開門(以前遇到的情況大部分是我們會主動從右邊下車),這是讓我驚喜的第一件事⋯⋯
那天和弟弟Lucas在車上聊天,聊到了「自由」的概念,他覺得自己在功課上很自由,因為想什麼時候做就什麼時候做,沒有人會管他 我問他:「那你覺得為什麼你在寫功課上有充分的自由?」他想了一下,搖了搖頭。我跟他說:「因為爸爸希望你和姐姐能從小就開始練習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當AI可以幫校長規劃校外教學、處理偶發事故,甚至寫回覆函,其實也意味著,老師很多事不必再求助校長和行政:因為可以直接問AI,而且她們訓練的GPT也會比較強,因為比校長多了課程教學、班級經營的實務,答案會更精準。 同樣的,師生之間也會有這種變化,學生的AI工具與能力,未來也會強過老師。 這其實有點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我對於加入AI內容有一個大膽的想像,我覺得它會給我很大不一樣的人生狀態,但我也可以不要加入它,雖然多次與它聊天,我不確定結果是什麼,我也很難猜到它對於我的真正影響是什麼,是不是網路的方便性呢,還是更厲害更深入的改變,有時候我覺得我可以不使用它,不過因為我自己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所以我有時候就會使用AI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生成式Ai讓教育領域歡喜又擔憂,我們擔憂文字生成Ai,可能會使學生失去邏輯性的文字表達能力。換個角度思考,AI可以扮演「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的推手,有些事情/感覺還沒化身為文字時,有一種摸不著邊際之感。若能讓Ai對應這些事情/感覺產出文字,不著邊際就能轉成具象可見的東西。
Thumbnail
AI 在教育上應用的討論日漸活躍,但教育工作者對於其應用方式與影響仍有疑慮,也關注 AI 如何改變學生學習行為與教育系統。鼓勵學生適應 AI,在負責任的情況下使用,以培養批判性思考。此外,教育工作者應從自身開始掌握 AI 相關技能,政府與學校也應提供相關培訓。需注意 AI 應用中的道德層面和相關問題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當AI可以幫校長規劃校外教學、處理偶發事故,甚至寫回覆函,其實也意味著,老師很多事不必再求助校長和行政:因為可以直接問AI,而且她們訓練的GPT也會比較強,因為比校長多了課程教學、班級經營的實務,答案會更精準。 同樣的,師生之間也會有這種變化,學生的AI工具與能力,未來也會強過老師。 這其實有點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我對於加入AI內容有一個大膽的想像,我覺得它會給我很大不一樣的人生狀態,但我也可以不要加入它,雖然多次與它聊天,我不確定結果是什麼,我也很難猜到它對於我的真正影響是什麼,是不是網路的方便性呢,還是更厲害更深入的改變,有時候我覺得我可以不使用它,不過因為我自己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所以我有時候就會使用AI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生成式Ai讓教育領域歡喜又擔憂,我們擔憂文字生成Ai,可能會使學生失去邏輯性的文字表達能力。換個角度思考,AI可以扮演「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的推手,有些事情/感覺還沒化身為文字時,有一種摸不著邊際之感。若能讓Ai對應這些事情/感覺產出文字,不著邊際就能轉成具象可見的東西。
Thumbnail
AI 在教育上應用的討論日漸活躍,但教育工作者對於其應用方式與影響仍有疑慮,也關注 AI 如何改變學生學習行為與教育系統。鼓勵學生適應 AI,在負責任的情況下使用,以培養批判性思考。此外,教育工作者應從自身開始掌握 AI 相關技能,政府與學校也應提供相關培訓。需注意 AI 應用中的道德層面和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