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世界大戰正要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年假裡除了吃吃喝喝,感受時不時來湊熱鬧的大小地震外,看到最多的新聞莫過於中國發表的開源大語言模型DeepSeek R1,有人說這是中國在前沿科技的一大勝利,也有人說這是開源社區終究會打敗閉源社區的證明


我不是會寫程式的工程師,所以無法針對新模型的演算方法或技術論文加以評論,只能以一個使用者看兩者的優劣


首先DeepSeek目前是免費且開源的,這一點讓之前付費使用大模型的用戶很驚艷,他們能做到這樣是因為成本降低,這種「降本增效」的方式幾乎是所有中國企業的特性


但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們的網路有點「排斥」DeepSeek,許多問題在討論一半後突然就出現「服務器繁忙,請稍後再試」,這個不穩定性的確蠻影響用戶體驗的


如果只是看這個模型的思維鏈條,可以發現它的「大腦」會自我懷疑跟驗證,直到它認為能給出正確的答案才會「正式回答」,這個步驟我仔細看了以後,覺得很像我們在面對許多事情時內心會產生的「小劇場」,只是AI以具體的文字敘述出來, 讓我有一種「你想太多了」的感覺😅


美國的OpenAI在DeepSeek爆紅以後,不甘示弱地公布了o3-mini和o3-mini-high的新模型,並且在o1及以上的模型也像DeepSeek一樣把思考內容以文字敘述出來,整個使用上的穩定性還是比DeepSeek要好上許多,於高階問題的理解和解釋也能更準確清晰


AI的競爭才剛開始,在這個新時代的拐點,坐看起落,有機會也許還能參與其中,令人由衷感到興奮😆

avatar-img
7會員
174內容數
世界再紛擾 有你就很好 創業過、失敗過、當過上市公司高管,現在最重要的角色是「父親」 一個中年老爸的生活感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親閱誠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Netflix重新上架30年前最經典的愛情日劇「東京愛情故事」,我是在大一時才第一次看這部劇,當時每週三晚上十點在台視播出,我們宿舍一群大男孩擠在交誼廳,就為了聽到莉香那句甜甜的「丸子」 當劇情演到莉香的坦率、里美的猶豫、完治的優柔、三上的自私時,交誼廳裡總會有此起彼落的嘆息聲⋯⋯
今天是大學學測最後一天,對大部分的考生而言,這場為期數年的征戰在今天考完後算是個小段落,接下來準備各個學校、科系的面試,對父母和學生又是一個挑戰 對於我們這種聯考體系出來的世代,幾乎無一倖免地,每個人都會在已經成年工作多年後,還夢到大學聯考當天自己腦袋一片空白而嚇出一身冷汗,那個年代成長的學生⋯⋯
昨天久違地帶著小小編到外縣市開會,因為天氣很冷,原先以為即使搭計程車也只能在約定的大門口下車,還要走一大段路才能到會議地點,沒想到車子可以直接開進去到大樓門口,要下車時,司機先生表示因為左邊的門有安全鎖,特地下車幫我開門(以前遇到的情況大部分是我們會主動從右邊下車),這是讓我驚喜的第一件事⋯⋯
那天和弟弟Lucas在車上聊天,聊到了「自由」的概念,他覺得自己在功課上很自由,因為想什麼時候做就什麼時候做,沒有人會管他 我問他:「那你覺得為什麼你在寫功課上有充分的自由?」他想了一下,搖了搖頭。我跟他說:「因為爸爸希望你和姐姐能從小就開始練習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昨天睡前看到樊登老師的一段影片,他聊到「隨喜」的概念,如果我們全部的心思只在自己身上,很容易因為遇到一些不順利就陷入低潮,但如果能把注意力分散一點在別人身上,真心地為別人發生的好事高興,自己也能嘗到喜悅的滋味⋯⋯
這兩天我自己做了幾件蠢事,在做的當下以為自己是體貼和為別人著想,細細思考後發現那是因為自己對於事情太過心急,沒有顧慮到我做的事再更深層所代表的意義,其實是有點不信任別人 我深刻反省自己,有幾個可能的原因(但不能當成藉口): 1.從疫情那年之後,我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自己完成⋯⋯
最近Netflix重新上架30年前最經典的愛情日劇「東京愛情故事」,我是在大一時才第一次看這部劇,當時每週三晚上十點在台視播出,我們宿舍一群大男孩擠在交誼廳,就為了聽到莉香那句甜甜的「丸子」 當劇情演到莉香的坦率、里美的猶豫、完治的優柔、三上的自私時,交誼廳裡總會有此起彼落的嘆息聲⋯⋯
今天是大學學測最後一天,對大部分的考生而言,這場為期數年的征戰在今天考完後算是個小段落,接下來準備各個學校、科系的面試,對父母和學生又是一個挑戰 對於我們這種聯考體系出來的世代,幾乎無一倖免地,每個人都會在已經成年工作多年後,還夢到大學聯考當天自己腦袋一片空白而嚇出一身冷汗,那個年代成長的學生⋯⋯
昨天久違地帶著小小編到外縣市開會,因為天氣很冷,原先以為即使搭計程車也只能在約定的大門口下車,還要走一大段路才能到會議地點,沒想到車子可以直接開進去到大樓門口,要下車時,司機先生表示因為左邊的門有安全鎖,特地下車幫我開門(以前遇到的情況大部分是我們會主動從右邊下車),這是讓我驚喜的第一件事⋯⋯
那天和弟弟Lucas在車上聊天,聊到了「自由」的概念,他覺得自己在功課上很自由,因為想什麼時候做就什麼時候做,沒有人會管他 我問他:「那你覺得為什麼你在寫功課上有充分的自由?」他想了一下,搖了搖頭。我跟他說:「因為爸爸希望你和姐姐能從小就開始練習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昨天睡前看到樊登老師的一段影片,他聊到「隨喜」的概念,如果我們全部的心思只在自己身上,很容易因為遇到一些不順利就陷入低潮,但如果能把注意力分散一點在別人身上,真心地為別人發生的好事高興,自己也能嘗到喜悅的滋味⋯⋯
這兩天我自己做了幾件蠢事,在做的當下以為自己是體貼和為別人著想,細細思考後發現那是因為自己對於事情太過心急,沒有顧慮到我做的事再更深層所代表的意義,其實是有點不信任別人 我深刻反省自己,有幾個可能的原因(但不能當成藉口): 1.從疫情那年之後,我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自己完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作者認為AI,它不特屬於哪一個產業,在一定時間成熟之後,它充斥你我生活之中,就是像水電一樣的自然。有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它的未來發展到哪裡? 當這變化還很劇烈時,過早投入反而浪費時間與成本,所以作者的洞見是:什麼是你我最珍貴的價值?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生成式AI無疑是引領未來的關鍵力量。透過深度學習技術,AI系統能夠從大量資料中發掘規律,並創造出全新的內容,無論是文字、圖像、音頻還是視頻,都可以在AI的加持下重新定義。
Thumbnail
  靜靜地坐在桌前,腦海中如潮水般不斷回想著 Open AI 發佈會的點點滴滴。那一場發佈會,宛如一道淩厲的閃電,猛然間照亮了未來那原本被重重迷霧所籠罩的道路,卻也在我的心中肆意地湧起了無盡的不確定與惶恐。   看著那些關於 AI 發展的詳細介紹,我仿佛看到了一個正以驚人速度變化著的世界在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多智能體系統(MAS)在生成式AI領域中的應用,以及GenAI對於AI_MCU和Software defined hardware的影響。文章還總結了SDH設計模式對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影響,並提供了有關GenAI的一些額外信息。
Thumbnail
*從Embedded World看到,AI在工業領域的發展,會比原本預期再慢一點。 *目前在消費端、服務端,例如顧問業者、客服、buy now pay later等業務,有很多AI功能、LLM模型導入。 --初階的碼農容易被AI取代。 *工業端,最早是PLC編程,到IPC,未來在IPC裡面 會
別小看語言模型,我們的歷史記載,不是都靠著文本嗎?
Thumbnail
紀錄片探討了中國大陸在 AI 領域的發展現狀、潛力、機遇和挑戰。透過實地考察和專家評論,為觀眾呈現一個立體、客觀的中國大陸 AI 發展藍圖。
Thumbnail
前言 在2024年,地球經歷著一場長久的疫情,但希望的曙光似乎終於降臨。 同時,全球科技界也在CES消費性電子產品展中展示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盛宴,AI PC的新技術讓人類面對未來充滿無限的可能性。 本故事將融合疫情解封、CES展覽,以及夢幻的科技前景,為讀者帶來一場奇幻的冒險。 角色介紹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作者認為AI,它不特屬於哪一個產業,在一定時間成熟之後,它充斥你我生活之中,就是像水電一樣的自然。有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它的未來發展到哪裡? 當這變化還很劇烈時,過早投入反而浪費時間與成本,所以作者的洞見是:什麼是你我最珍貴的價值?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生成式AI無疑是引領未來的關鍵力量。透過深度學習技術,AI系統能夠從大量資料中發掘規律,並創造出全新的內容,無論是文字、圖像、音頻還是視頻,都可以在AI的加持下重新定義。
Thumbnail
  靜靜地坐在桌前,腦海中如潮水般不斷回想著 Open AI 發佈會的點點滴滴。那一場發佈會,宛如一道淩厲的閃電,猛然間照亮了未來那原本被重重迷霧所籠罩的道路,卻也在我的心中肆意地湧起了無盡的不確定與惶恐。   看著那些關於 AI 發展的詳細介紹,我仿佛看到了一個正以驚人速度變化著的世界在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多智能體系統(MAS)在生成式AI領域中的應用,以及GenAI對於AI_MCU和Software defined hardware的影響。文章還總結了SDH設計模式對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影響,並提供了有關GenAI的一些額外信息。
Thumbnail
*從Embedded World看到,AI在工業領域的發展,會比原本預期再慢一點。 *目前在消費端、服務端,例如顧問業者、客服、buy now pay later等業務,有很多AI功能、LLM模型導入。 --初階的碼農容易被AI取代。 *工業端,最早是PLC編程,到IPC,未來在IPC裡面 會
別小看語言模型,我們的歷史記載,不是都靠著文本嗎?
Thumbnail
紀錄片探討了中國大陸在 AI 領域的發展現狀、潛力、機遇和挑戰。透過實地考察和專家評論,為觀眾呈現一個立體、客觀的中國大陸 AI 發展藍圖。
Thumbnail
前言 在2024年,地球經歷著一場長久的疫情,但希望的曙光似乎終於降臨。 同時,全球科技界也在CES消費性電子產品展中展示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盛宴,AI PC的新技術讓人類面對未來充滿無限的可能性。 本故事將融合疫情解封、CES展覽,以及夢幻的科技前景,為讀者帶來一場奇幻的冒險。 角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