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同的角度審視與觀察自己。別指望不付出任何努力就全然認識自己,記下你的所思所想,回頭閱讀並分析這些思緒,試著從中找出興趣與專長。你最常提及的事物,往往就是答案。
一旦決定學習一件事,必定要跟隨領域中的佼佼者,因為只有專業人士能引領你達到新的高度
有個常見的寫作建議為「從模仿自己最鍾愛的作家開始」。學習一段時間後,就該停止追隨,開始獨當一面。就如每位成功投資人的選股策略都稍有不同。
學習過程別忽略心理健康和休息,壓力過大反而會形成阻礙。在精疲力盡的狀態下,無論是工作、家庭,或是投資決策,生活中的每個方面都會明顯受到影響
a.從「小」做起。
如果你剛起步,可以每個月固定投入少少的金額,慢慢熟悉投資是怎麼一回事
b.習慣成自然
不論時機好壞,務必長期朝著這些小目標前進。設定好每月投資金額之後,就不要因為市場漲跌而改變。
a.冷靜旁觀股市崩盤
我們習慣股市大部分時間都上漲,不習慣挫折。但你沒淪落到一無所有,肯定也不是靠投資過日子,所以冷靜旁觀就好。
b.能力許可時多投資
不論你的投資風格是主動或被動都要記得,市場下跌時抓緊良機以「打折價」多買進。如果想要以更快的速度累積財富,就在能力範圍內盡可能投入更多。
a.不投資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如果請十位投資人量化某間公司的價值,大概會得到十種答案。世界上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來評價股價,你必須為自己選定一套方法。
b.不借錢投資
當太多人借了太多錢時,價格就會被推高。儘管我們可能數年之後才會看出影響,但繁榮週期終究會結束。
c.不拿日常開銷的預算投資
投資是長遠的。如果你將日常開銷的預算拿來投資,很可能在資金有機會複利成長之前,就被生活所迫賣掉股票,更糟的話甚至會導致虧損。
a.無視外界的雜音
現今的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各種投資建議或警告,但其實沒人能精準預測市場,就連最資深的投資人也辦不到,長期投資人必須懂得辨別雜音。
b.設定可控的理財目標
我們必須以誠實到甚至殘忍的角度設定建立財富的期待值。誰不想四十歲退休?但如果二十歲到三十幾歲時年收入沒有達到幾十萬美元,四十歲退休大概只是癡人說夢,何況平均來說四、五十歲才是多數人的收入高峰期。
a.交易頻率低
市場不利時靜觀其變,等待時機樂觀再一次進行多筆交易。
b.設定10%停損點
最好的方法是在進場前先決定好出場的時機,最常見的出場點位是10%
c.20%的報酬就夠了
你應該專注已經實現的獲利,而不是那些僅存在想像中或口頭上的預期利潤
人生最深沉的悲哀莫過於某天早上醒來,然後想著:「為什麼我沒有早點去做真正熱愛的事情?」。你可以存錢、投資、規劃一切,但你沒辦法掌握壽命。大多數人總是心思飄到遙不可及的未來,告訴自己等到賺夠錢、升遷、拿到畢業證書、找到真愛之後再來享受生命的美好,因而忽略了眼前真實的生活
投資是一條長遠的道路,途中難免會遇到市場波動,過度在意只會讓自己患得患失,影響生活品質。與其焦慮,不如先存好緊急預備金,讓自己在市場下跌時依然保持安心。試著想想退休後的藍圖,讓未來的願景更加清晰,這樣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更有方向和動力哦!
想看更多自我成長、閱讀筆記整理、理財方面、日本生活的分享
歡迎追蹤夢風船的ig:mayu_best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