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活 Story 84:李皓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岐阜縣・黑部市・第6年

摸索未來

在鋼筋水泥盛行的現代,談起木頭時,多數人腦海裡仍能浮現類似且熟悉的氣味與觸感。然而,對李皓綸而言,木頭不僅僅是熟悉的存在,更帶著一股神祕的魔力,使他不斷追尋更加親近的生活方式。

懷著對森林的嚮往,李皓綸在大學時期選擇了森林木材科學作為專攻。儘管台灣是個山巒疊翠、國土有逾六成被森林覆蓋的寶島,但在日治時期結束後,台灣本土的林業卻日漸式微。如今在木材資源上多半仰賴進口,相較於其他森林國家的林業,在規模與發展都相形見絀。因此,剛畢業的李皓綸沒有選擇在森林資源相關產業就職,反而踏上了家具職人的道路。

然而,在台灣家具工廠的工作環境中,李皓綸發現周遭的同事大多將製作家具視為一份例行工作,只求完成分內事務。這樣的心態並非有錯,但在這般環境中,李皓綸內心卻不禁萌生出一股不滿。某天,這股不滿卻被一本書的出現給打破,並且徹底改變了他未來的人生軌跡。

這本改變命運的書,正是日本宮內廳(負責日本皇室事務)御用手工家具職人──秋山利輝所著的《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條法則》。

透過這本書的視角,李皓綸首次領悟到製作家具的領域竟也可以追求至臻完美的境界。從設定困難的目標,到一步一步克服重重障礙;從素人(外行人)蛻變成長,直到成為能為自身手藝引以為傲的職人(專家),這樣的「匠人精神」深深觸動了他的心弦,使得他對這片孕育出無數匠人的土地充滿嚮往,也萌生了一探究竟的念頭。

當決定前往日本後,屬於行動派的李皓綸果決的開始向日本的各家具廠投遞履歷。而在寄出的眾多履歷如石沉大海、苦等半年後,他終於獲得一家位於橫濱的手工家具廠回覆,表示願意為他申請簽證並邀請他到工廠學習。於是,李皓綸收拾行李,踏上了追夢的旅程。

來到夢寐以求的環境,李皓綸如飢似渴般汲取著日本獨特的工匠美學,並在此際領悟到,家具的起點並非始於工廠,而是從孕育木材的森林便已開始。從親近自然環境、熟稔資源的產出,到對原料懷抱敬意,再以感恩之心將木材化為具體的家具,這種觀物之道為他開啟了嶄新的視野。他逐漸明白,純熟的技藝僅是匠人精神的表象,真正的精髓在於由與森林共生文化所孕育而生的文化與思維。

學習匠人精神的日子

學習匠人精神的日子

對日本匠人來說,木頭不只是材料而已,更包含一種「家鄉」的含義。譬如說,「用來做家具的後山木材可能是我爺爺種的,而我在把木材做成家具後會再種下一棵樹」,就形成一種文化。少了這種脈絡,即便技術很好、國際比賽都得金牌,做出來的家具仍然缺一種韻味。


再次挑戰

可惜的是,即便李皓綸感覺自己在這個環境仍有許多事物可以學習,在經過一年的時間後,卻不得不暫時畫下這段難忘歲月的句點。這都是因為家具工廠為他申請的簽證的緣故。

與多數人不同的是,李皓綸是藉由「文化活動簽證」這個頗具特色的簽證來到日本。近年來,除了廣為人知的插花、茶道、傳統舞蹈等文化瑰寶外,許多魅力無窮、歷史悠久的技藝,伴隨著獨特的匠人精神登上國際舞台,漸為世人所重視,而木工便是其中之一,吸引了如李皓綸這般慕名而來的外國人。文化活動簽證,便是日本政府為這些遠渡重洋而來的外國人士所提供的一扇窄門。

這種簽證每年核發量約在兩千人左右,為期一年。由於主旨在於學習日本文化,規定使用此簽證入境者僅能從事非營利活動。這雖讓李皓綸這樣真心嚮往日本文化的外國人擁有較充裕的學習時間,卻也使他在這段期間只能仰賴過往的積蓄度日。好不容易度過艱辛的一年,當簽證更新季節來臨時,李皓綸發現自己的經濟狀況實在難以為繼,只得不捨的踏上歸途。

回到台灣後,他進入一間擁有日系資本的手工家具代工廠工作。儘管此時的生活較在日本時穩定許多,但有關那段收穫許多的日子的回憶卻不曾褪色,反而愈發鮮明,促使他下定決心再次遠征。而這一次,他要以長期深耕日本為目標。

確立方向後,李皓綸反而放下了對家具領域的執著,開始將目光投向各個產業,唯一的條件就是「規模夠大的公司」。這樣選擇的考量在於,他希望藉由大企業完善的制度,來幫助他度過日本生活初期舉凡租屋、開辦各式帳戶、申請簽證等的諸多難關。經過一般努力尋找,在一場就職博覽會上,他終於獲得某食品進口公司的青睞,重獲回到日本的門票。

即便食品進口貿易工作也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依附大企業的日本生活也遠較當初藉由文化活動簽證赴日時安穩許多,但李皓綸內心始終眷戀著那個每天被原木香氣所包圍的環境。因此,當他工作一段時間、順利更新為較長期的工作簽證後,便迫不及待地四處尋覓製作家具的機會。

然而,這次的求職之路卻不似預期順遂,即便獲得部分家具廠的面試機會,但普遍公司規模都遠較他如今的公司要小,考量到簽證以及各項生活補助,李皓綸縱有滿腔熱忱想再次回到手工家具領域繼續深造,最終仍不得不忍痛放棄,將目光投向其他相近性質的工作。所幸有了前次經驗,他很快振作精神,而這時映入眼簾的,正是與他頗有淵源的林業。

開啟與林業的緣分

開啟與林業的緣分

後來是在求職網站上搜尋『木頭相關』工作時,發現了這間位於大分縣的公司。那時對日本林業工作的具體內容其實也不怎迷了解,但當他們找我去面試時,看到現場展示的那些大型機具,覺得實在太帥了,就決定做做看。


林業的起點

過往在日本家具廠的學習雖然讓他了解到木材的可貴,但始終沒機會親身接觸木材產出的環節,加上李皓綸大學時期本就專攻森林資源相關領域,使他對木材的源頭懷抱濃厚興趣,因此很快便決定轉職。令他喜出望外的是,日本的林業界同樣有著「匠人精神」的存在。

李皓綸加入的這間新公司的主營業務其實並非林業,而是發電廠的相關設計。然而,順應聯合國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公司高層看中生質能源的發展潛力,便成立了林業事業部。當李皓綸加入時,公司的林業事業部才剛踏入第三個年頭,正值蓄勢待發之際,整個部門充滿著活力。在這樣的環境中,他每日都能操作剛從歐洲採購而來的精良工具,快樂地在森林中爬上爬下的鋸樹。

日語中,有個優美的稱呼 — — 「木漏れ日(こもれび)」,光影自林間灑落的景色,也是李皓綸最喜愛的景色。每天能在如此詩情畫意的環境中工作,都讓他感到無比幸福。同時,伐木這份工作遠非外人所想的那般簡單,不是從森林一角一路砍伐,再將木材整車運出便能完工,而是充滿不同的挑戰,也為他帶來無數成就感與充實感。

林業工作主要可分為「整理環境」與「產出原料」兩大面向。整理環境需依照砍伐後所期望的森林狀態來規劃:有時需要「定量」,將特定區域整片清理,或砍除特定範圍、特定數量的樹木;有時則需「定質」,將不符合標準的樹木除去或進行修剪。

除了公司自有林地外,他所屬的林業事業部也承接其他電力公司、不動產企業,乃至國家單位的委託案,協助管理這些單位的森林資產。其中,國有林的管理更需嚴格遵循林業發展計畫書,需要預想百年之後的森林風貌與發展方向來施工,一點也不容易。

在產出原料方面,則需依照委託方所需求的規格進行處理:建材公司往往需要垂直且強韌的原木;造紙企業要求將木材切割成特定規格的木片;賣給電力公司作為發電用生質原料(木質バイオマス)的則又是不同規格的木片,每項工作都有其講究。

在這些不同場景中,判斷該砍伐哪些樹木、哪些需要保留、如何砍伐,都需要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的輔助。這不是簡單地將眼前的樹木盡數砍除,而是匠人精神的另一種展現。

充滿挑戰的工作過程

充滿挑戰的工作過程

此外,林業工作還包含森林調查與範圍測量,以確定未來可砍伐的區域與資源產量;砍伐完成後,更需進行森林再生培育,不僅要讓生態系統恢復穩定,還要達到減碳效果,確保未來資源的永續利用。

再者,當森林中的樹木過於稠密時,會相互爭奪生長空間與養分,甚至導致病變,陽光也難以穿透林冠照射而下,造成生態系統衰退。因此,即便在不需要木材的情況下,也要進行「疏伐」 — — 日語為「間伐(かんばつ)」,形容藉由採伐降低森林密度以維持森林健康的專業術語,這也是林業工作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許多人所不知道的是,經過專業人員精心管理的森林,往往比原始的林地發展得更為茂盛。因此,若要維持穩定的自然環境並持續產出優質木材,具備永續理念的林業參與實在不可或缺。

李皓綸對於自己現在的Work Life Balance相當滿意。幾年前,他隨著公司在新的發電廠開發計畫來到岐阜縣,居住的房子與代步用的車子都由公司配給,過著冬天滑雪、春天採山菜、秋天在楓林散步、夏天或河吊或海釣,四季皆有樂趣的閒適生活。

每當友人來訪時,他便攜帶這些大朋友小朋友一同進入山林,親近大自然;閒暇時光彈彈琴、喝點酒,與大自然相依相伴的生活有多愜意,正是他渴望傳遞給他人的生活之道。

同時,他也希望同樣擁有豐沛森林資源的台灣人們,能更深入了解他在日本習得的與森林共生之理念。為此,他在工作之餘創立了「日本伐木工林業男子」粉絲專頁,分享日常工作的點滴,以及林業在永續發展中的重要性,一步一步朝向「買一座山,蓋一棟屋」的夢想邁進。

raw-image

林業是為了帶給周圍的人幸福。看到砍下的木材做成的家具承載一家人的回憶,然後再種下一棵樹,即便50年後我已經離開人世了,但想到這顆樹能再帶給下一代自然資源,我就為自己從事這麼有意義的工作感到欣慰。


對於日本林業的細節有興趣的朋友,非常推薦「日本伐木工林業男子」這個專頁,裡面有著各種在台灣很難得知的內行人知識。同時,李皓綸也時不時的會分享自己與自然相伴的生活,若是想知道全日本森林最近的一群人們的生活型態的話,真的不能錯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千人千日. 1000個在日本的故事的沙龍
23會員
91內容數
10個人看到的會比1個人看到的完整,100個人看到的會比10個人看到的完整,1000個人看到的會比100個人看到的完整。
2025/04/24
從幼稚園就開始接觸日本動漫的niwa,和許多台灣年輕人一樣對日本的流行文化非常熟悉。這些奇想天外次文化所描繪出的日本,雖然只存在於想像中,卻是在她心中埋下了前往一探真實的日本的念頭,還促使她大學期間開始學習日語。
Thumbnail
2025/04/24
從幼稚園就開始接觸日本動漫的niwa,和許多台灣年輕人一樣對日本的流行文化非常熟悉。這些奇想天外次文化所描繪出的日本,雖然只存在於想像中,卻是在她心中埋下了前往一探真實的日本的念頭,還促使她大學期間開始學習日語。
Thumbnail
2025/04/17
大學時期就讀日文系的中森太太,最初對日語的興趣源於一個單純的想法:會說日語的女生看起來很有魅力。相較於英語這個從小就接觸的語言,日語不管是咬字還是腔調,都帶給她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Thumbnail
2025/04/17
大學時期就讀日文系的中森太太,最初對日語的興趣源於一個單純的想法:會說日語的女生看起來很有魅力。相較於英語這個從小就接觸的語言,日語不管是咬字還是腔調,都帶給她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Thumbnail
2025/04/07
與其他同樣成長於哈日世代全盛期的台灣人一樣,藍醬從小就浸潤在日本流行文化之中。她喜歡聽日本音樂、看日本節目,這份對日本的嚮往,讓她在國中畢業後毅然決定投考文藻外語學院的日文科。
Thumbnail
2025/04/07
與其他同樣成長於哈日世代全盛期的台灣人一樣,藍醬從小就浸潤在日本流行文化之中。她喜歡聽日本音樂、看日本節目,這份對日本的嚮往,讓她在國中畢業後毅然決定投考文藻外語學院的日文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別人家是看到日本大人心裡七上八下,他家是日本人看到他心裡七上八下,海山李家惹不起啊!
Thumbnail
  別人家是看到日本大人心裡七上八下,他家是日本人看到他心裡七上八下,海山李家惹不起啊!
Thumbnail
‧ 多年前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阿信》捲土重來,又在緯來日本台重播了。經典就是經典,百看不厭。記得當年文經版小說原著中文本,還是鍾肇政先生翻譯的呢! ‧ 日本寫實主義小說家尾崎紅葉(1868-1903)《金色夜叉》,自1897年起於《讀賣新聞》連載,大受歡迎,包括前篇、中篇、後篇、續篇、再續、三續
Thumbnail
‧ 多年前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阿信》捲土重來,又在緯來日本台重播了。經典就是經典,百看不厭。記得當年文經版小說原著中文本,還是鍾肇政先生翻譯的呢! ‧ 日本寫實主義小說家尾崎紅葉(1868-1903)《金色夜叉》,自1897年起於《讀賣新聞》連載,大受歡迎,包括前篇、中篇、後篇、續篇、再續、三續
Thumbnail
村上春樹,這是一個所有文藝青年都會被吸引住的名字。日本作家,名字裡有村還有樹,試問哪個一天到晚頭腦中帶著幻想、思緒裡懷著惆悵的肖連郎有辦法抵抗。 俗話說得好:「 替身使者都會互相吸引 」在我19歲的那一年直接上網載了[海邊的卡夫卡 ]的盜版電子書,雖然這個行為和文藝青年的形象不太般配,不過「竊
Thumbnail
村上春樹,這是一個所有文藝青年都會被吸引住的名字。日本作家,名字裡有村還有樹,試問哪個一天到晚頭腦中帶著幻想、思緒裡懷著惆悵的肖連郎有辦法抵抗。 俗話說得好:「 替身使者都會互相吸引 」在我19歲的那一年直接上網載了[海邊的卡夫卡 ]的盜版電子書,雖然這個行為和文藝青年的形象不太般配,不過「竊
Thumbnail
【平成大叔的最後一戰】 惆悵異常的鬼故事,緬懷的是一個靈魂的殞落,是平成大叔時代的結束。 「接下來我會努力活到六十歲,領年金過活。」 我很好奇,高野和明睽違十一年的作品《平交道的幽靈》,為什麼選擇帶我們回到三十年前的日本東京,穿越到社會血氣方剛的平成時代,給出一股懷舊又感傷的氛圍呢? #
Thumbnail
【平成大叔的最後一戰】 惆悵異常的鬼故事,緬懷的是一個靈魂的殞落,是平成大叔時代的結束。 「接下來我會努力活到六十歲,領年金過活。」 我很好奇,高野和明睽違十一年的作品《平交道的幽靈》,為什麼選擇帶我們回到三十年前的日本東京,穿越到社會血氣方剛的平成時代,給出一股懷舊又感傷的氛圍呢? #
Thumbnail
Toru Watanabe, is transported back to his student days in late 1960s Tokyo by hearing the Beatles' "Norwegian Wood".
Thumbnail
Toru Watanabe, is transported back to his student days in late 1960s Tokyo by hearing the Beatles' "Norwegian Wood".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還不曾去過那裡,但它一直都在。迷失的人在裡面迷失了,重逢的人會在裡面再次重逢。 ~村上春樹 Art “Play, 'bis, 2022” by Tetsuhiro Wakabayashi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還不曾去過那裡,但它一直都在。迷失的人在裡面迷失了,重逢的人會在裡面再次重逢。 ~村上春樹 Art “Play, 'bis, 2022” by Tetsuhiro Wakabayashi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
Thumbnail
藤澤亨痛批:講談社趕我走,GTO改編日劇後又出來搶風頭
Thumbnail
藤澤亨痛批:講談社趕我走,GTO改編日劇後又出來搶風頭
Thumbnail
《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熊本少年一個人的東京修業旅行 「また、必ず会おう」と誰もが言った》 ✍️作者:喜多川泰 譯者: 陳嫺若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2/07/27(三版) 📝閱讀記錄: 這本小說已經來到第三版了,閱讀完後,我也確實想收藏它,也想推薦
Thumbnail
《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熊本少年一個人的東京修業旅行 「また、必ず会おう」と誰もが言った》 ✍️作者:喜多川泰 譯者: 陳嫺若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2/07/27(三版) 📝閱讀記錄: 這本小說已經來到第三版了,閱讀完後,我也確實想收藏它,也想推薦
Thumbnail
金子茂樹是一位優秀的日劇編劇,他的作品總是看似日常平淡卻又打動人心。這篇文章介紹了他的作品特色以及對日本傳統社會的嘲諷,並深入探討了金子茂樹日劇中的角色與劇情,以及對觀眾生活的反射。
Thumbnail
金子茂樹是一位優秀的日劇編劇,他的作品總是看似日常平淡卻又打動人心。這篇文章介紹了他的作品特色以及對日本傳統社會的嘲諷,並深入探討了金子茂樹日劇中的角色與劇情,以及對觀眾生活的反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